编者按: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的2017年“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文艺汇演,从今年3月份启动以来,全省各市州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精心策划和安排,使文艺汇演活动在各市州、乡镇、社区广泛开展,极大地活跃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老百姓幸福指数。近日,省文化厅协同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访全省各市州,推出“欢乐潇湘”市州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各市州群众在活动中的盛况和精彩亮点。
红网时刻记者 秦芳 通讯员 尹意 长沙报道
9月22日晚,在2017全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决赛长沙市专场舞台上,几十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变换着队形,在摸索中寻找自己在舞台上的站位,有人碰到了同伴,有人碰到了钢琴。
最终,这些孩子以天籁般的歌声,合唱一首《蒲公英》,赢得了全场时间最长的,足足持续了约两分钟的掌声。这些孩子,是来自岳麓区“翼之梦”合唱团的31个盲童。
对生活怀有美好向往的盲童,为儿女婚姻大事发愁的父母,想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的基层文艺爱好者……创作题材来自群众,群众来演,百姓来看,台上台下、幕前幕后,2017“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自3月在长沙启动以来,共吸引上百万群众参与,在全市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高潮。
挖掘“根”文化 为文化大餐奉上一道“小菜”
锣鼓亭子是长沙县双江镇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表演形式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时是为庙会等祭祀活动游行和行香时表演。长沙县原双江镇赤马村村民大多是由江西迁移而来,在江西车子的基础上予以改进,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锣鼓亭子制作和表演形式。
锣、鼓、镲、唢呐轮番上阵,歇凉打扇捶洗衣服……“欢乐潇湘”决赛长沙市专场上,长沙县文化馆将锣鼓亭搬上了舞台。在《锣鼓亭》表演现场,锣、鼓、镲、唢呐轮番上阵,音乐清丽委婉,优美动人,演员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朴实而喜庆。节目编导周洪波介绍,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节目登上“欢乐潇湘”的舞台,是看中了节目的原生态和浓郁的乡村特色。
“这个节目是根据农村生活创作,加入了很多的农村生活场景。”周洪波表示,其中搓衣、捣衣等洗衣服的动作,以及砍柴、拉钎担等积极劳动的场景,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看到会感到很亲切。他说,如果说当晚的“欢乐潇湘”舞台是一道“文艺大餐”,那么他们的节目就是一道可口的“小菜”。
“在我看来,‘欢乐潇湘’的舞台就是要表现有湖南特色的东西,属于我们自己的‘根’的文化,当然,向上向善这两点很重要。”周洪波说。
讴歌时代新风 反映百姓喜怒哀乐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长不大。但孩子长大了,婚姻大事却又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父母的一块心病。芙蓉区木芙蓉艺术团团长林亚男领衔出演的舞蹈《相亲》,取材于长沙烈士公园相亲角的故事,将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们的创作必须反映社会现实,反映群众生活,顶天立地,倡导社会主流价值。”林亚男说,为更好的将该剧表演出来,木芙蓉艺术团成员曾前往长沙烈士公园相亲角现场采风。“要化解常见的代际矛盾,需要塑造新型的人际关系,这个舞蹈就是要告诉家长们,要敢于放手,不要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人。”
宁乡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山水之恋》,将通俗歌曲与传统戏曲混搭,效果十分惊艳。“艺术就是要创新,好的内容要通过好的形式传达。”宁乡县文化馆副馆长罗汇灵说,通过混搭,才能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使得这一严肃的题材在各级演出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有一个梦,稻禾长得像高粱,稻穗长得像扫帚,谷粒长得像花生米,人们永远远离饥饿。”在禾下乘凉,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一生的两个梦想。芙蓉区文化馆志愿者艺术团根据他的梦想,编排了一支原创歌舞《我有一个梦》。
开福区《山村的笑》,通过描述山村的笑声,展现基层老百姓发至內心的喜悦和幸福感,歌颂了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雨花区《雨中的你》采用歌伴舞形式,再现了今年夏天特大洪灾中,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战士们抗洪抢险、保家卫国的感人场景。长沙县歌曲《长沙有个家训村》以家训挂门口,家风记心头,教化于人。
在长沙,“欢乐潇湘”是一场充满着生活气息、反映百姓喜怒哀乐的文艺汇演,也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讴歌时代新风的文艺汇演。
最广泛最深入地发动群众
“队形变化和上台大概练了两个月,毕竟他们看不见。”翼之梦合唱团带队老师李金妮告诉记者,在这些孩子们里,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9岁。因为他们希望用正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用音乐而不是身份获得观众的认同,他们坚持不让老师引导着走上舞台中央,让别人知道他们有视觉障碍。
但心细的观众还是很快就发现了这群孩子的不同。不过,他们在台上的摸索,配以空灵的歌声,更让人感动。
“他们的服装,一举一动,每一声吟唱都很美。”观看演出的高女士,为这些孩子们哭红了双眼,在接受采访时,她心中依然没能平复心中的那份感动和激动。演出结束后,孩子们排着队,后面的双手搭在前面的肩上,缓步离去,他们的脸上挂着明媚的笑容。送他们走下舞台的,是“2017年全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决赛长沙市专场全场持续时间最长的掌声”。
“能有一个光彩夺目的舞台充分的展示自我,让我们这些老年人找到了很多快乐。”67岁的伍仁珊,是男人帮艺术团团员,一身京剧行头的他参加了当晚的演出,收获的掌声令他激动不已。
“欢乐潇湘”决赛长沙市专场当晚,剧场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里也坐了许多人,剧场外的显示屏前,众多群众围站一起,同步观看。
长沙市“欢乐潇湘”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整合全市群众文化品牌资源,实现了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吸引了全市1900余支群众文艺团队,10万多名群众演员参与其中,现场观众累计超过100万人(次),成为今年长沙市演出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发动最深入、参与面最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