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这几天,一篇名为《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讲的是一对父母没给孩子报3万的早教班、8万的双语幼儿园,也没买800万的学区房,而是辞职带着孩子环游世界去了。文章更像是一则图文并茂的游记,但因为话题跟教育和房价这两个人们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挂上了钩,导致其成为又一篇爆款文章。
说它是“又一篇”,是因为类似的话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之前,像《500万元买学区房还是投资移民》《最近有点为北京感到难过》《成都小区里的阶级斗争》等“爆款”,就已经在舆论场上引发过不小波澜,而所有喧嚣的源头都指向一个词——学区房。
在其身上,人们赋予了各种想象,每次也争得头破血流,可到最后,似乎讨论买学区房还是环游世界哪个更可取,已经不再重要,如何加深中产阶层的焦虑,把鄙视链条拉得更长,才是主题。
就像这篇《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一样,本身只是记录一对父母与孩子环球旅行的日记,却因为不少人的转发和情绪代入,硬是将其变成了围绕教育和房价的新的“鄙视场”。在文章的评论下方,数以十万计甚至更多的读者,围绕“800万投资学区房值不值”这个问题,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除开很多欣赏的眼光和赞同的掌声,一些认为这是变相炫富、矫情又庸俗的观点也占据着很大部分,他们或是认为这样的旅行没用,又或是觉得不买学区房这事儿过于哗众取宠,最终会害了孩子。
总之,这篇文章能够刷屏,足以说明所谓“精英世界”和“底层世界”的隔膜,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可问题是,买学区房和环游世界哪个更可取,根本就是两个维度的考量,如果非要说它俩的关系,顶多就是跟个体的选择和意愿沾一点边,还不至于将“中等收入陷阱”“起跑线恐慌”等牵扯进来。而一旦将原本两个维度的考量混为一谈,那么最终得出的结果,依然会是另外一种建立在学区房投资基础之上的焦虑。
在这个过程中,“以房子定阶级”的单向度的财富观,已经把诸如“自由”“公平”之类的生活价值观悬浮起来,人们只关心房子,其次才是生活,至于生活品质的好坏,往往都是可有可无。而在大城市有房还是没房,是学区房还是普通房,似乎也成为阶层区分的标志,有房的人,他们做什么都能被赋予诗意,而无房的人,就连到处走一走、看一看,都会被人说成是奢侈。最终,投资学区房这样一个经济问题,就会变成文化和观念问题。
电视剧《小别离》中的方圆和董文洁夫妻的做法,就是这种观念的典型表现。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生活全都建立在孩子身上,把投资学区房当作打破阶层的“敲门砖”,他们越抗争就越深陷,在中国,这样的父母,岂止是千千万。可最后,孩子的教育提升了,家长们却累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拼尽自己的全部心力,仅仅是为了拼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所以,当我们疯狂地投资学区房时,还必须要搞清楚:我们到底投资的是教育还是焦虑?从《清华北大毕业生买不起学区房》,到《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焦虑的父母和焦虑的中产阶级,一个个焦虑的个体,就构成了一个焦虑的时代,而把这种焦虑抽离出来,会发现在其背后,是众多家庭教育困境的缩影。或许,高学历和高房价并不存在对应的逻辑,但不得不承认,把教育投资“物质化”,已经成为了不少家庭的必然选择。
而从这篇“学区房”文章说开去,我想,不仅是中产阶层,每个人都有必要意识到,摆脱焦虑的最好方式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说到,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技术和知识掌握和理解,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一种固定资产。孩子的成长环境固然重要,但一味把环境当作其人生成长的唯一标准,恐怕也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
而对于那些既没有学区房,又没有足够金钱供孩子上早教班、培优班的家长来说,他们可能无法体会到中产阶级的焦虑,类似的文章,对他们来说也不具太多参照性。然而,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更好的生活,没有哪一对父母更优秀,也没有哪个家庭更富有,因为说到底,每一种以爱为出发点的教育投资都值得被肯定,除了喧嚣和争吵,我们还能做的,是理解和欣赏。也许你买不起学区房,但你仍然可以用超越物质和金钱的爱守护孩子,没有必要为了实现名不副实的“中产梦想”,背负巨额的贷款压力,降低家庭生活的品质。
就像我微信朋友圈里,一位刚刚晋升为“奶爸”的同学,给他儿子的寄语一样:在城市或者农村的几平米空间内,也足以带你去看世界,你的命运不只是一张考卷捆绑你的肩膀,你还有万里路需要去行,还有万卷书需要读,愿善良,眼界,胆识,好运与你同行此生!
文/宋潇(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