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主持人孟非因坐高铁被吵,在微博上反映“高铁上很多熊孩子发出的噪音其实远不如他们爹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哄孩子发出的噪声”,并以国外的女性专用车厢为例,称中国高铁也可以有熊孩子车厢。
此言论引起网友热议。一部分颇有同感的网友表示支持,并说现在孩子素质差,其父母也有很大责任。但也有网友表示反对,认为搞太多专用车厢会乱套,治本之策应在于从小教育。笔者认为,“熊孩子车厢”实则是一种隔离思维,对解决高铁上孩子吵闹现象有害而无益。
将熊孩子们放进一个车厢,听上去简单,但操作起来难。如何定义“熊孩子”,是以年龄为界一刀切,还是弄个吵闹信用积分,每在公共场合吵闹一次就扣分,低于多少分就进“熊孩子车厢”?无论如何实施,都难以达到公平,因为“熊孩子”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判断。如此,没有一个确切标准的“熊孩子车厢”就成了一种标签,给一些孩子强加了“熊孩子”一词背后的负面评价,如吵闹、不守规矩、不懂事等等。这样的评价随着不同人的主观印象而改变,任何人都可以为“熊孩子”联想出自己的理解,并添加在所有被贴上标签的孩子身上。
“熊孩子车厢”体现的其实是一种隔离思维,其暗含的意思是因为这些孩子太吵,打扰了其他乘客,就应该把他们安置在专门的地方,与其他人隔离开来。照这种思维,今后高铁上还应该出现“嗑瓜子”车厢、“唠嗑”车厢,只有守规矩的人才能在正常车厢里。那些支持“熊孩子”车厢,并借用“女性专业车厢”为证的人实际上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熊孩子车厢”虽然用了“专用车厢”的概念,但反映的是一种偏见与利己主义的自私,而非对专用人群的尊重和设身处地的考虑。更准确地说,提出“熊孩子车厢”的人只考虑到自己的权益受损,却缺乏站在孩子以及父母的角度上着想的同理心。
这种隔离思维来源于人们对现今社会秩序乱象的焦虑。中国人的规则意识和维权意识在提高,但由于客观经济因素上与人的教育素质上的不平衡,仍存在大量违反规则与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面对秩序乱象,“守规矩”的人会感到排斥,并习惯找国外在这一方面做得好的例子加以苛责,迫切地想用别人的模式生搬硬套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却往往忽略了乱象背后的根源。
“熊孩子”现象的本质是教育问题,更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素质沟”问题。家长应改变“溺爱”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孩子公德心和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的培养。人们也应该对其抱有耐心和换位思考的宽容心,谨防隔离思维带来更深的偏见。
社会规则的运行与秩序的维护是一个公共事件,需要的是全民素质提高,我们都应多一点理性和宽容,少一些隔离思维下的偏见和排挤。
文/胡梦佳(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