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雾霾是因为“核雾染”、放疗对治疗癌症毫无用处、来自太空的陨石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可能出现这些转发度很高,看似非常科学实则扭曲事实的流言。人们为什么会轻易相信这些披着科学外衣的流言?它们都具有哪些特点?究竟该如何鉴别一个信息的真假?9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技部等主办的2017年全国科普日开幕,就如何避开流言陷阱,成为手握科学武器的赢家,专家们纷纷支招。
1.人们为何总被流言击中
四窜的流言往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甚至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科学类流言的直接危害是会引导错误行为,扰乱人们的生活生产秩序,例如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可能直接对一种食品或一个企业、一个产业造成严重伤害;其间接危害是降低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如果这种状态延伸到其他领域,危害更大。”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晓勘说。
例如,2016年一篇题为《化疗5年存活率只有2.3%》的网文将“化疗无用论”的观点推上了网络的风口浪尖。文章通过列举国外学者发表的多个研究数据和介绍化疗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来佐证“化疗5年的存活率只有2.3%,很多因癌症死亡的人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化疗”这一说法。这不仅让公众疑心,更让那些准备和正在接受化疗治疗的病人忐忑不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小田曾对“化疗无用论”的流言进行了剖析:“这篇文章看起来说得头头是道,但其中引用的数据基本都是虚假的。”张小田表示,文中列举的许多数据既没有备注参考文献,又没有明确论文来源,只是通过列举大量的数据来增加说服力,“乍一看可以唬唬外行人,实际上并不能找到研究根据,因此不足取信。而且其中关于化疗有效性的表述与医疗界目前的研究结论相差甚远。”
但人们究竟为什么如此轻易地被“科学类”流言击中呢?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对近年来的“科学类”流言进行逐月分析发现,这些“科学类”流言大多通过移动互联社交工具传播,在这种基于信任关系的传播模式中,信息的接收方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水产学会研究员刘雅丹看来,人们之所以容易相信并传播“科学类”流言的原因,还在于“轻信”。“稍有留意就会发现,这些‘科学类’流言往往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内容中常出现很多专业用语,引用国外科学期刊内容,还常有专家出场。”刘雅丹说:“这种流言看似引经据典,其实却是移花接木、子虚乌有,或是将科学上尚无定论的多种意见中的一种拿出来,作为绝对正确的一方面进行传播。”
例如,2015年曾流传的“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的流言最为典型,它包含了科学流言生产的多个关键词:危害生命——癌症;公众普遍还不太了解的新技术——转基因;食品——玉米;外国科学家——法国科学家。
像这样的“科学类”流言往往无法靠常识去识破,即使去搜索以往的辟谣信息也不容易立即识别,而且这些“科学类”流言即使已被科学界辟谣,仍会“死灰复燃”,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再加上辨别求证困难,“很多人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最终导致众口铄金,三人成虎的局面。”刘雅丹说。
2.辨别流言,要抓哪些关键点
2017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2016年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流言进行了梳理,并发布了“2016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上榜的十大科学流言有“大个儿草莓打了激素;喝苏打水预防癌症”,还有“血栓抽吸装置问世,心脏支架被淘汰;X射线安检仪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等。对这些上榜的流言进行梳理便不难发现,这些“科学类”流言的内容一般是养生保健、大气雾霾和食品安全等大众关心的话题,本身就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公众关注。
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进行的研究分析显示,“科学类”流言多数集中在健康和环保两个领域,特别是前者。2014年“十大‘科学’流言”中,有8条与健康有关。2015年“十大‘科学’流言”中,健康类流言有7条。
同时,“科学类”流言还表现出明显的重复性特征,既有领域和主题在不同时间的反复出现,也有具体时点上同一主题、领域的集中重复。
“对2014年、2015年流传的流言进行梳理,我们发现癌症、牛奶、WIFI、素食、蔬菜、鸡蛋、油、手机等关键词时常会出现在各类流言里。”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秘书长童庆安说,“以最突出的致癌流言为例。2014年的105条‘科技类’流言中,致癌流言11条,占10%以上,而每条流言的模式大都一致,即某种食物会导致癌症。”
根据微信2015年全年的举报次数整理出的“十大朋友圈流言”也佐证了这一观点——在这10条流言中,与健康直接相关的两条全部“致癌”——“沐浴乳Paraben成分致癌”,举报处理158710次;“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举报处理153228次。其中,沐浴乳传言早在2011年就已流传,4年后仍然进入“十大流言”。据微信管理团队介绍,“致癌”类流言每次都能流行,不断有更换产品主题词的“致癌”流言产生,如“穿海绵文胸易患乳癌”“自来水直接煮饭会致癌”等。
与此同时,流言的出现还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我们还发现关于雾霾的流言大多出现在易出现雾霾天气的冬季,即1月、2月、12月,而水果类流言多发生在其上市期。”童庆安说,“比如‘内蒙古风电偷走了北京大风导致雾霾’,就曾同时借势空气污染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个重大背景而迅速传播;而每年西瓜上市前后,关于膨大剂的流言都会适时出现。”
3.“科学类”流言如何终结
目前为止,最可笑的一起看似具有科学道理但实则是无稽之谈的流言事件,大约要数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之后,很多人听闻碘能防辐射,便去抢食盐的疯狂举动了。尽管此事已成笑谈,但大大小小的“科学”流言仍会时不时困扰人们。根据腾讯公司对微信朋友圈2015年数据的分类统计显示,当年朋友圈流言的举报处理总量为21695437件,其中,科学常识类占了11%、食品安全类别占了20%、迷信占了9%,各种披着科学外衣的相关流言占到总量的40%,全年近868万件,这其中约有一半是食品安全类流言。
正如广播电视新闻的先驱者爱德华·默罗曾说:“真相还在穿裤子的时候,谎言都环游世界一周了。”流言似乎总是跑在真相前面,那么,该如何终结这些歪曲事实的“科学类”流言呢?
在刘晓勘看来,这些“科学类”流言的重复传播反映了纠错信息的传播广度和持续时间不如流言本身,强力纠错效果不明显这一客观事实;但另一方面,如果针对“科学类”流言在领域、主题和时点上的重复进行研究,或许能找出对其进行预先防范的方法。“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解释涌现,从而击碎伪科学的假面具,向公众传播科学的思维模式,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的‘免疫力’,提升公民的整体科学素质。”
“所有人都可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因此更应该努力做谣言的终结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科普奖”获奖者、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李象益表示,在数字化新时代,科普辟谣工作只有加快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抢占渠道和阵地,同时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才能有蓬勃的生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整个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7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