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不同群体在书展上各取所需
一波波新书推荐出现在微信朋友圈中,似乎在宣告,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将来临。
近年来,上海书展办得红红火火,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如今,书展尚未开张,一份列有948项活动的清单已经闪亮登场。上海书展为时不过一周,掐指一算,书展中的每一天都有百余项活动要开展,着实热闹。作家毕淑敏说,阅读总是孤独的。可在书展里,无论如何是没有孤独者的,或者说根本没有孤独的机会。
每年书展一开,广大书友自然不会缺席。可若缺乏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还应三思而后行。书展现场人流涌动、摩肩接踵不说,“熊孩子”与各类粉丝的“出没”更是让人头疼不已,将书展当作避暑消夏好去处的人也不在少数。每个展区都设有餐饮区和休息区,为读者提供了尽可能的便利。
每每目睹书展的壮观景象,总让笔者有些恍惚。平时怎么没发现,身边竟有那么多“读书人”?拿活动中数量最多的讲座来说,主会场嘈杂喧闹的环境很难促成安静从容的深度谈话。文化嘉宾在书展中充分享受一回明星的待遇,可除了宣传和营销的噱头外,能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智慧结晶,无从得知。
书展的主角本应只有一个,那就是书。真正的爱书之人未必稀罕书展上的活动和价格不甚实惠的新书。如此说来,书展岂非一无是处?其实,以单一视角评判书展和活动,难免有偏颇之处。
实际情况是,阅读在国内仍是奢侈品。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7月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在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1.7%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有45.2%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书展活动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能让万千百姓产生与书籍亲密接触的愿望,实属功德无量。就此而言,活动不仅该办,而且也值得点赞。
话说回来,若书展沦为某些文艺爱好者孤芳自赏的典礼,才是莫大的悲哀。可资借鉴的例子,是实体书店生存状况近年来的回暖。当年,读书加咖啡的经营模式同样饱受非议。如今,实体书店的多功能经营模式不仅为大众所接受,更让图书市场如沐春风。从各地书展迅猛发展的态势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图书业明天会更好。
看来,关键问题仍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书展和活动?以笔者之见,兼顾各类群体的需求,用人性化的设置为读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是当务之急。比如,能否尽量将各类活动安排在主会场之外?记得当年《晚明大变局》的首发式位于一个餐饮点旁,任年近八旬的樊树志一再提高音量,后排的读者还是听得模模糊糊。又如,既然儿童文学是图书市场的重镇,那么能否为青少年开辟一块专区?如此,书展现场对“熊孩子”的吐槽会减少许多。
当然,要在有限的场地空间里安排如此密集的活动,势必面对诸多困难,不妨给主办方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不同群体在书展中求同存异、各取所需,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更值得期待的是,在热闹的书展和活动过后,阅读能够真真切切地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到那时,人们自然能用平常心来对待书展。
(作者: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