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8月1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赵晶)安化黑茶甘醇浓厚,常德丝弦欢快婉转。8月1日,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活动先后来到益阳安化和常德。
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活动,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一次大型公益性的非遗保护、传承与传播活动,旨在向社会广泛宣传和弘扬湖湘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唤起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自觉意识。
活动以“探三湘秘境,生机盎然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由非遗专家、文化专家、设计师、媒体等组成的探访车队,分湘南、湘北两条线路,深度探访湖南境内4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化千两茶属黑茶类,其工艺发源、传承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有140年历史。手工操作,土法生产。其制作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制作黑毛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复揉、烘焙等5道工序,然后进行千两茶精深加工,黑毛茶经过筛分、拼配,再采用软化、装篓、踩压、扎箍、锁口、冷却、干燥等工序,日晒夜露55天,遂成成品。
益阳茯茶是边销茶中的大宗产品,益阳茶厂生产的茯砖茶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茯砖茶对于消腻去脂有独特功效,需要通过一道特殊的“发花”工艺,以使砖体内密布“金花”,“金花”愈茂盛,品质愈好。“金花”是冠突散囊菌的孢子体,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才能形成。
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益阳市茯砖茶制作技艺、安化县千两茶制作技艺和四川省雅安市南路边茶制作技艺。
8月1日,探访车队来到资水之畔的中国黑茶博物馆。在这里,茯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杏益向大家介绍了,一片树叶是如何打造了一个产业。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教授则为大家作了题为《一带一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讲。一边欣赏安化千两茶制茶工艺,一边品鉴甘醇浓厚的黑茶,探访队员们在万里茶道的地图上寻找着安化的位置,畅想当年的繁华与兴盛。
下午,车队又奔赴常德,领略常德曲艺的精妙。“当地的人们具有良好的生活情趣和讲求审美的生活姿态——历史上的书香及富贵人家对丝弦的喜爱,就是典型的例证。”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文科向大家介绍,常德曲艺,传承良好,水平较高。
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带的汉族地方曲种。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传入常德后,经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变、发展而成。
一场湖南曲艺专场汇演在常德市文化馆上演。常德“金鼓王”邵丹带来鼓盆歌《传承》,淳朴的演出唱出了打鼓匠的骄傲与辛酸。常德丝弦经典曲目《王婆骂鸡》,生动刻画了王婆的泼辣形象。湖南渔鼓、长沙弹词、湘西三棒鼓、侗族琵琶歌轮番上演,让队员们连连赞叹湖南曲艺的丰富多样,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