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像麦加那样去化解“父子战争”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王俞 2017-07-12 08:25:51
时刻新闻
—分享—

  央视最新一期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其中一起寻亲未果的故事,让很多观众如鲠在喉:一个毕业于人民大学,长年在高校教书的父亲,被儿子“炒鱿鱼”二十三年。这是一场典型的“父子战争”,父亲以教育的名义,以老子自居,按既定模式严苛管教,叛逆的儿子无法忍受,最终自断亲情。父母风烛残年看不到希望,四十多岁的儿子仍孤身漂泊没有港湾。

  同样陷于“父子战争”的作家麦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和解的样本。他那封走红的给儿子的信,充满了一个父亲对生活感悟的分享,对人生对青春的探讨,更有爱子心切的哲理表达。他与儿子的和解,得益于儿子在高考阶段的醒悟,但不要忽略了作为父亲的麦加所采取的姿态:一是不放弃——想尽各种办法,尽管都以失望告终;二是不动武——作为强势的父亲,特别是作为有文化的父亲,更应以动武为耻;第三,容忍孩子有一个混帐的过程——如果麦加不能忍耐,“战争”即有可能升级。

  而那位教授父亲没有放弃的是家长制,动武则成了常规手段,儿子在被父亲操控的日子里,精神几近崩溃,一场逃离酿成了没有赢家的马拉松战争。

  这类战争有的是“父子战争”,有的是“母子战争”。我就有过类似经历,最早的印象是叛逆期被母亲追到田野里打,直到我不再跑,认错,然后母亲会端上来一碗当时最为奢侈的蛋炒饭。而在父亲粗暴对待尚不懂事的我时,母亲总是适时介入化解矛盾。

  我的父母没有文化,但就是这样“粗糙”的方法,从电视里这对老年夫妇的寻亲表白看,恐怕他们都没有做到,与其学历与身份大相径庭。那位儿子仍然没有接受父母的道歉,这种不近情理的决绝,是给当下“狼爸虎妈”们的一副清醒剂。很多父母自以为是,自己决绝,却不允许孩子决绝;自己不亲近孩子,却要孩子亲近,哪那么容易。

  每一个家庭教育的悲剧,根本上都是父母放弃教育和教育不当的结果。

  文/易国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