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洪水中的脊梁】高铁长沙南站保卫战:48小时“生死时速”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唐飞飞 2017-07-05 10:30:4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在七一建党节之际,一轮强降雨突袭长沙,在防汛抗洪的最前线,广大党员干部正用血肉之躯筑起坚强防线,在洪水中迅速挺立起一道坚韧的脊梁。红网长沙分站、时刻新闻长沙频道特开辟《洪水中的脊梁》专栏,记录基层党员干部在面对洪水时的坚定足迹,诠释他们危急时刻豁得出来的先锋本质。

7月2日,68岁老党员、原合丰垸堤委会主任李长勤发现河堤管涌。

管涌点距离高铁南站的直线距离仅300米。

  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 长沙报道

  “这个管涌点,宽口粗,距离高铁南站仅300米,如果不能一眼识破,那管涌口扩大,随时有决堤危险,整个高铁南站地区将被淹没,后果不堪设想。”7月3日16时,雨花区渔场社区浏阳河堤段一处大帐棚,68岁老党员、原合丰垸堤委会主任李长勤正在讲课,44年和洪水打交道的经验,让他成了识别、处理各种险情的“老口子”,但说起7月2日9时发现的管涌,他仍心有余悸。

  沿着浏阳河堤岸往北行驶一公里,越过劳动东路,有一个湖南交通职院的基坑。7月1日11时40分,这里发现了管涌群。雨花区黎托街道王润虎眉头紧锁:堤内一公里处就是高铁南站,如果垮堤,别的不说,高铁站内的乘客生命安全马上失去保障,全国各地的交通也会阻断。地铁2号线、磁浮线还可能全线沦陷。来不及多想,他一头扎进抢险队伍,18个小时过后的那个清晨,他在雨中长长舒了一口气。

  熬得红肿的眼睛,湿了干干了又湿的T恤……接连两天紧张抢险后,李长勤和王润虎依然坚守在阵地上。7月5日9时,浏阳河㮾梨站水位从洪峰40.98米回落至38.01米。对于险情点,他们仍在安排力量不间断监控和巡查。

  防汛“老口子”,大堤上能嗅出管涌

  “首先要仔细观察水泡,土壤空隙加上水的压力会形成大量水泡。”李长勤讲的课,就是如何辨险排险。从冒水泡、沙侵、到涌沙冒水,再到管涌,讲起辨险的细微特征,他都如数家珍。

  作为技术组负责人,李长勤早早就在防汛的大棚里教大家如何发现险情。“我们责任段里技术组8人,巡堤组有50多人,我们每天都听长爹讲课,他闭上眼,用鼻子都能嗅出管涌来。”李长勤的同事说。

  7月2日9时,浏阳河水位40余米,超警戒水位4米多,水面远高于堤内的川河南路。李长勤徒步带防汛值守人员巡堤时发现管涌,随后立即上报。

  “从发现管涌到拿出方案,我花了10分钟;从出险到沙卵石到现场,也是10分钟。”10分钟后,打桩、构筑围堰,各种工作迅速铺排;城管队、当地居民纷纷加入抢险。

  李长勤感慨,幸亏准备工作做得很足,“10台装好砂石的大翻斗车,早就准备在那了。”3台挖掘机、大锤、竹竿、麻绳、油布、棉絮、铁丝、麻袋、钢管、管钳子等各种“兵器”,防汛指挥部都已经备齐。

  抗击管涌群,浏阳河大堤演绎“生死时速”

  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喊声震天……7月1日晚大雨滂沱,三百余名排险人员,正在洪水高悬的浏阳河大堤,演绎一场抗击管涌群的“生死时速”。

  上午11时40分,交职院基坑内发现管涌,很快,两三处管涌又“冒”出来。王润虎眉头紧锁,大堤之上,外侧江面高悬,管涌不治住,若掏空了堤底,大堤溃坝势在必然。

  雨花区委书记张敏和区委副书记、区长刘素月迅速赶到现场,与专家一起拿出了抢险方案:先进行排险,而后用沙袋对管涌周围进行围堵,最后加上沙卵石等物资,进行埋压和填充。

  装填、传递、碾压……抢险队员奋力与时间赛跑。一车车沙卵石开到现场,倾倒而下填在最大的管涌处,“可是,填压了这个管涌,那个又冒出来了,就像水开了一样,到处都在冒泡、喷涌。”

  天黑泥湿,抢险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滑下。好在救援物资沙卵石就在对面,好在地势开阔,调来的5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能在这里高效率运转。“三百余人在这里通宵达旦奋战到第二天早上6点,倒进去了八九百车沙卵石后,终于控制了险情。”王润虎这才舒了一口气。

  浏阳河沿线的这两个出险点,相距不过1公里,但都对高铁南站地区造成极大威胁。雨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调度,迅速有效地控制了险情。防汛减灾的具体实效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了相关预案的有效性、组织调度的科学性、也检验了一线干部的责任心和应急处置能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