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打前站 | 雨中莫斯科感受“中国热度”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周怡琳 2017-07-04 09:09:08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 七月初的莫斯科,雨水比往年明显要多。自飞机降落,到这里打前站的记者就与这座城市的“中国风”时时邂逅。从机场标识牌上的中文提示,到用中文打招呼揽客的街边商家;从俄罗斯人手上的华为手机,到景点里络绎不绝的中国游客……雨中的莫城虽凉意袭人,但频频出现的中国元素让人感觉温暖了许多。

夕阳下的莫斯科红场(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俄罗斯是我年轻时的梦”】

  在莫斯科欧亚风情旅行社的中文导游石明磊眼里,好雨意味着好兆头。眼下正是赴俄罗斯旅游旺季,他一个月要接待3个以上、平均40人规模的中国旅游团,忙得不可开交。

  他向记者介绍说,相比远赴西欧,来俄罗斯旅游的价格一般要便宜一些,淡季五六千人民币就可以规划一次很好的旅行。除了价格优势,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沉淀也让它在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受追捧,愿意规划深度俄罗斯游的中国旅客越来越多。

  老年人更是石明磊旅游团里的常客。“中国老年人还是很喜欢来俄罗斯的,他们普遍有苏联情节,喜欢俄罗斯歌曲和大列巴,为俄罗斯的复兴发展感到高兴,尤其喜欢总统普京,很多老人都把人生的第一次出境游给了俄罗斯。”

  在莫斯科郊外的谢尔盖耶夫小镇,记者到达时正赶上雷阵雨,就和几名同在一起避雨的中国游客聊了起来。

  74岁的蔡国战来自北京。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里,俄罗斯给他的印象最深。“苏联时代也好,现在的俄罗斯也好,都是中国的好朋友。俄罗斯是我年轻时的梦,所以我这辈子一定要来这里亲眼看一看,找找前苏联的影子,也看看现在的俄罗斯怎么样。”


[NextPage]

谢尔盖耶夫小镇(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才来莫斯科一天多,良好的印象已在形成。蔡国战说,自己对这个国家最大的印象除了幅员辽阔外,就是俄罗斯人“很有礼貌,素质比较高”。“他们在公共场合很少大声吵闹,排队上车礼让为先,这些都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

  而在很多莫斯科人看来,中国人身上也有很多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

  62岁的伊戈尔已经给新华社亚欧总分社开了17年的车,是这里当之无愧的“老人儿”。受儿子影响,他80多岁的妈妈一遇到讲中文的人,就爱缠着他们说两句汉语,“你好”、“吃过了吗?”张口就来。每个去伊戈尔家的中国人都会喜欢上这个会用标准“你好”打招呼的俄罗斯大妈,老太太见了中国人也特别亲,好几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都喊她“伊戈尔妈妈”。

  “我的中国‘孩子’们聪明极了,他们特别勤奋,能吃苦,这一点,俄罗斯的年轻人真的该好好学学,”伊戈尔妈妈说,“我希望他们也能多去中国看看,也有自己的北京‘妈妈’,上海‘妈妈’。”

  【“我想请习主席喝杯最好的伏特加”】

  安德烈在红场著名的“古姆”国立百货商场外经营着自己的路边咖啡屋,同时也卖伏特加酒。他对记者说,习近平主席来访问是个好消息,估计自己的小店最近几天又要客满了。“现在我每年接待的中国客人至少增长10%,为此我专门提供中文菜单。”

傍晚的“古姆”国立百货商场(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在安德烈看来,来红场的中国人不再只是走马观花般匆匆而过,越来越多的人会走走停停,慢慢品味,也有很多人来他这里歇歇脚喝杯咖啡。“如果习近平主席能来红场看看,我一定要请他喝一杯我这里最好的‘灰雁’伏特加,没有俄罗斯人不爱这口。”

  一提到习近平主席,红场附近的报摊主伊万诺夫就竖起了大拇指。他说,自己前几天就知道习主席又要来莫斯科了,希望这次能亲眼看看这位对俄罗斯很友好的大国领导人。

  “我知道我们普京总统和习主席关系很好,这很好理解,习近平主席很睿智,人又温和,而有些西方领导人总是那样自大,对俄罗斯各种看不惯。”50多岁的伊万诺夫说。

  来伊万诺夫报摊上买杂志的女大学生安菲娅是普京总统的粉丝。她听了会儿记者和摊主的聊天后,忍不住也参与进来。“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一直很好,现在两国的关系更是历史上最好的。而且国际形势也需要中俄多合作,这样世界才能更和平,更公平,要是都由西方国家说了算,那怎么行。”


[NextPage]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陈玉荣告诉记者,自己亲身感觉,如今俄罗斯关于中国正面、友善的声音越来越多,认为中国对俄罗斯来说是机遇、是福祉。“可以说,如果没有中俄两国元首的战略眼光,中俄关系到不了如今这样的高水平。”

  至今,习主席已和普京会见22次,发展出良好的工作和私人友谊。频繁的高层互动也成为新时期双边关系的一大亮点。

  在陈玉荣看来,频繁的元首互访,正是目前中俄关系“高位运行”的表现,关系好才走动多。“双方领导人密切的工作关系和深厚的私人友谊正是引领和拉动双边关系的‘火车头’。双方坦诚相待,什么都可以拿出来谈,也反映出高度的政治互信。”

  7月的莫斯科,莫斯科河河水奔流不息,克里姆林宫的钟声依旧按时敲响。3日,莫斯科将再次迎来熟悉的老朋友——习近平主席。可以想见,这座古老的城市,又将掀起新一波的“中国热”。(记者:朱东阳、骆珺、王晨笛;参与记者:魏建华、刘华、李建敏、缪晓娟;编辑:陈璐、徐晓蕾、王丰丰,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