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记者 张珍 实习生 廖祎然 衡阳报道
“把这个藕捡上来,挑上去,上车,装回来,给他们洗洗,100块一天。”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乡利民村村民王德成在水田里挖出一条完整的莲藕向记者介绍。
65岁王德成在自家门口当起了职业“挖藕人”,凭挖藕的丰富经验自家门口就能挖“金”脱贫。像王德成这样,不少利民村贫困户中老年劳动力都在莲藕基地谋得了一份工作,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利民村是省级贫困村,莲藕基地正是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结合本地特色招商引资过来的项目。莲藕基地投入使用900亩,基地长期雇佣当地村民30多人,临时就业上百人,高峰期每人日均工资超过200元。如今,不仅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集体的“大蛋糕”也做大了,每年村集体收入达12万元。
利民村仅仅是衡阳三百多贫困村中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衡阳市有322个贫困村,11.2万名贫困户,为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水平,衡阳市深入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专项行动,精准发力,靶向给药。
精准识贫擦亮眼睛“回头看”
为精准扶贫找准痛点,才能对症下药。
大数据时代,建立全面、准确的贫困户数据库对日后扶贫工作持续有效地展开十分重要,衡阳市采取“回头看”的专项行动进行大排查大诊断大整改。
如何“回头看”?要看谁?目前衡阳市正在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的贫困户及贫困群众进行一次“回头看”,全面复核上报数据,做到“应进尽进、应出尽出”。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假”贫困户,纳入符合条件的“真”贫困户;对脱贫“未满”的在系统标识为“返贫”,重新制定帮扶对策;对原来没有纳入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按照标准和程序重新纳入。
另外,衡阳率先在全省启动农村低保对象清理整顿工作,重新认定低保对象15.4万人,推行农村低保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11.2万符合条件的低保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低保兜底脱贫1.97万人,每人每月发放260元以上。
产业扶贫抓“特色”敢吃螃蟹
在角山乡省级贫困村和平村,一个面积达300亩的猕猴桃基地已经建成,如今猕猴桃逐渐成为和平村的品牌农产品,猕猴桃基地带来的福利惠及50多户贫困户。按照规划,基地总规模将达到2000亩,生产周期为50年,每亩每年可以实现至少2400元的纯利润。
然而,一开始,猕猴桃作为一个新型的农业产业项目,并不被贫困户面对这个“外来物种”,不愿接受,不敢尝试。为此,经过多方考察实验,村里面打造新模式,决定先打造一个300亩的猕猴桃示范基地,种植成功后带动贫困户加入进来。
和平村扶贫队队长丁衡生介绍,“由我们村里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服务,再加上提供这个订单农业,鼓励他们去种。”这种“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多元化农业企业经营模式,让农户企业实现了互利共赢。
在产业结构上,衡阳市探索实行了“委托帮扶+股份合作”“公司+扶贫基地+科技示范户”“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扶贫开发模式,带动11.6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今年衡阳市启动产业扶贫项目345个,投入项目资金2.5亿元,涉及贫困人口7.8万余人。
将金融扶贫引向田间地头
从2014年扶贫工作队进驻到2016年两年时间,衡阳市南岳区水濂村的村民们全部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扶贫工作队队长周乐平挖出了“好”办法——金融扶贫。工作队联合当地农商银行、扶贫部门、生产经营项目单位和贫困户四方,用金融“搭台”、助产业“唱戏”,给当地种植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每个贫困户可以享受最高5万元的政府财政贴息贷款,用于开展种养殖业,在没有合适项目的情况下,可采用"分借统还"的模式,选定当地经营较好的种养殖合作社,将贫困户们的授信贷款进行统一投放。
金融不只是城市资本运作的利器,也应是乡村脱贫致富的有力支持。为把金融扶贫引向田间地头,今年衡阳市扶贫小额信贷发放金额2.23亿元,新增贷款户5212户。如衡南县谭子山镇杨湖村成立碧峰有机枣业畜禽合作社,动员43户150人贫困人口采取“分贷统还”模式争取扶贫信贷150万元,以资、以地、以劳入股合作社,发展酥脆枣680亩,每户每年分红2000余元。
扶贫攻坚最后一年,成果渐渐显现,但这不意味着扶贫大功告成,相反,走向富裕的号角才刚刚吹响。这一年,衡阳将精准发力、真抓实干、多措并举打赢这场攻坚扶贫战,脱贫致富后的湘南中心必将真正闪耀湖湘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