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感知中国·湖南文化走进芬兰
6月的雨雾虽然未揭,潇湘的空气里已经有了初夏的味道。
穿城而过的湘江十分悠扬,如远村山寨里传来的歌舞,又似近处的船桨划过洞庭的水面。岸边的野花感受着水温,兀自从容饱满。晨曦尚未蒸腾出这片土地的灼热。
此刻,世界的另一端,伊纳里湖的冰雪融化了,波蒂尼亚湾的破冰船,正驶过碎裂的冰层。
芬兰,这个被湖面与森林覆盖的国家,正等待着夏日的来临,等待着不停歇的白夜,与短暂的暖意。
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域,水可以热情似火,也可以宁静如冰。长沙与赫尔辛基,这两座同样被水覆盖的城市,在不同的水域映衬下,也有了截然不同的风物人情。
当一队满载湖湘文明的人马,将似火的水域风情,卸在赫尔辛基的码头,这座千里之外的宁静湖国,将会与之碰撞出一曲怎样的冰与火之歌?
是湘西姑娘们浓郁热烈的花边襟衣,撞上萨米人吐纳着森林气息的芬兰刀吗?抑或是咀嚼着沼泽豆的驯鹿,对视着洞庭湖上空的白额雁?
当除夕的焰火照亮橘子洲的夜空,湖湘大地融进暖色的火光,拉普兰的村子里,圣诞老人的雪橇才刚停稳,驯鹿在一片白芒的积雪里,注视着极夜里的点点烛光。
湖湘似火的水,浇灌出金黄的稻浪;芬兰如冰的水,滋养出肥美的生鲜。当湖湘的田垄上撒满春耕的身形,芬兰结冰的湖面上,正是钻洞捕鱼时星星点点的人影。这是农耕文明与渔业文化千年来涵养出的巨大文化差异。
于是,这一队远跨千里的人马带着湖湘的历史与现在,到达6月29日的赫尔辛基音乐厅,来感知这一曲跨越千年的冰与火之歌。
感知,需要介质。
湖湘文化虽萦绕在岳麓山脚,弥散潇湘热土,却无色无味,需要具体的载体得以展现。就像长沙的如火体现在舌尖上,蛰伏在气温里,湖湘文化的厚重,在历史的积淀中,更在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里。
不论是一针一线汇聚三湘灵气的湘绣,还是手塑火焠、描云画蝶的湘瓷,抑或是采摘晾晒、把湖湘沉沦收进叶脉的湘茶,把云雨山川写入素纸的湘书……无不是感知湖湘文化,最好的凭借。
这一队远赴千里之外的人马,带着湖湘文化的凭依,带着湖湘文化的底蕴,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这个并不陌生的国度。把具体可感的湘字艺术送给芬兰,把湖南文化“走出去”的信心带给世界。
近些年,湖南始终把文化“走出去”作为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方向,着力扶持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拓展出版物、影视节目、文艺演出等文化产品出口和服务贸易,通过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同时,积极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在各种活动中向世界展示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而“走出去”的成果同样斐然。2015-2016年度,中南传媒等湖南17家文化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湖南广电芒果独播视频海外新媒体合作等4个文化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如今,“感知中国”的脚步再次出发。独具魅力的湖南文化来到北欧“千湖之国”,开启了一段两地文化交流的美好时光。交流的同时,中南传媒将与芬兰邦尼集团签订多项合同并达成系列活动;7月3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丹麦安徒生中心儿童文学研讨暨出版交流会将在安徒生的故乡丹麦欧登塞市举行。
当前,以“合作共赢”为底色的“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正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积极“走出去”,同样是客观要求所在。
芬兰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上世纪50年代,芬兰时任议长苏克舍拉宁访华,开启两国高层交往先河。芬兰也是首个与我国签订政府间贸易协定的西方国家。中芬建交67年来,两国交往与合作一直在友好、快速的轨道上运行。
而湖南与芬兰,在林业领域有着21年的合作历史,双方已共同实施10多个项目,取得丰硕成果。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不断“走出去”的湖南,与芬兰加强合作,也是题中之意。
当厚重的湖湘文化与截然不同的芬兰碰撞出一曲冰与火之歌,当湖南的气息里飘散出北欧的风情,当芬兰的图书馆里展出湖湘的名著,当“墙壁”越来越少,“融合”越来越广,“共赢”越来越近……
这是开放的世界,是变小的世界,也是互惠的世界。
湘遇芬兰,山高路远,不相忘。
文/雁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