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林郑月娥:请叫我林太,下个5年,我们一起同行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连锦添 张庆波 作者: 编辑:周怡琳 2017-06-20 13:45:18
时刻新闻
—分享—

  林郑月娥问候人民日报客户端网友:多来香港走走

  距离正式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林郑月娥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心一意做好候任工作。

  近日,她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中环候任特首办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足下这片土地,正是这位“湾仔的女儿”出生、成长、打拼的地方。

  在她关于香港过去、现在、未来和经济民生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那个被誉为“有心、有力、有承担”的新一任行政长官,对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和推动香港发展充满信心。

  她已做好准备,带领730万香港同胞奔赴新的未来。

林郑1.jpg?x-oss-process=style/w7

林郑月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最好叫我林太”

  记者:先说一个题外话。由您的名字大家想到一个文化现象:冠夫姓。这种现象在内地已经没有了,为什么在香港不少女性都冠了夫姓?在您正式就任特首后,希望大家怎么称呼您?

  林郑月娥:以前是这样。现在很多已经结婚的女性官员,并没有冠夫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好说,就是结婚时看到范徐丽泰她们冠了夫姓,我也很认真地把身份证、护照全都改了。最初的时候也没有不习惯,因为在香港,比较熟的朋友都叫我Carrie,其他的就是林太,很少有叫林郑的,所以您最好也叫我林太。之前典礼上司仪常叫我林郑司长,往后会不会叫我林郑特首,我也不知道。

  “侯任工作非常繁重”

  记者:外界对候任特首办有些好奇。可否介绍一下候任特首是怎样候任的,要做哪些工作?

  林郑月娥:从3月26日我当选成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到7月1日正式就任,有很多事情要办。基于工作需要并按照惯例,现届特区政府为下一任行政长官筹建了候任特首办。三个多月的工作非常繁重,主要有四个部分:首先是组成一个班子,按照基本法规定提名新一届特区政府的主要官员,报请中央政府任命;第二是与现届政府进行顺利交接,定期与现任行政长官梁振英讨论交流;第三是按照我在选举期间提出的政纲做筹备工作,目前的焦点是放在教育方面;第四,要跟各界联系,打好各种关系,尤其是与立法会的议员。

  担任特首“任重道远”

  记者:香港回归20年,正进入“50年不变”的中期。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担任特首,当您接过中央政府任命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林郑月娥:我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表达:任重道远。其实任何时候担任香港特区的行政长官,都要肩负很重的责任。按照基本法规定,行政长官既要向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也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人们对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对行政长官有很高的期盼。特别是回归20年的香港正处在一个很关键的时刻,更需要我们掌握面前的机遇,把香港的经济搞得更好,也要让香港的市民享有更好、更优质的生活。

  记者:正如刚才所说,行政长官既是特区政府行政机关的首长,又是整个特别行政区的首长,要向两个方面负责,您怎么做好其中的桥梁角色?

  林郑月娥:这就要求行政长官全面准确地落实基本法,一方面向中央人民政府全面详细地反映香港的情况,同时把中央对于特区的政策清楚无误地向市民说明。我将做好沟通,这非常重要,因为“两制”没有根本的分歧,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是两个方面的共识,大家都希望香港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两制’完全可以共存共赢”

  记者:问一个数字问题,1和2的问题。如何理解“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您认为“一国”之内“两制”的相处之道是什么?

  林郑月娥:我看最准确的就是要回归基本法也就是“一国两制”的初心。香港回归了祖国,是祖国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在“一国两制”的顶层设计下,香港被允许保留资本主义的制度、法律体系、金融体系以及特有的生活方式等。过去20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一国”之内“两制”完全可以共存共赢。现在随着国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起步,香港将会获得更多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的机遇。

  “不变的就是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肯定”

  记者:香港回归20年了,您认为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变化的?

  林郑月娥:我看不变的就是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肯定,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香港社会,都非常重视且坚定不移地去贯彻落实。同时,每一个经济体系也都需要改变,以应对周边地区竞争力的加强。香港的“变”就是要不断提升竞争力,巩固和进阶发展。未来经济充满不确定性,挑战多多,香港必须先装备好自己。

林郑2.jpg?x-oss-process=style/w7

林郑月娥与记者交流。

  竞选口号与“一带一路”实现“五通”的想法一致

  记者:您在竞选的时候以“同行”作为竞选口号。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与谁同行,如何同行?

  林郑月娥:之前有一段时间,有人感觉到香港社会比较分裂,好像大家意见很不同,很难同心做一件事情,所以我提出了“同行”这个口号。它的英文还有一层意思:增强联系。正如国家“一带一路”构想中实现“五通”的想法,其内涵转化到香港社会同样适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强政府与市民的联系、特区与中央和内地的联系,也要加大与海外的联系,比如签订自由贸易、金融合作协定等。

  记者:管治一个地方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有句俗话叫“按下葫芦起了瓢”。您上任后如何顾及各方诉求,获得最佳的施政效果?

  林郑月娥:在我的竞选口号“同行”以下,还有三个关键词:关心、聆听、行动。政府必须关怀各界,多方聆听,积极作为。上任之后,我会跟各界保持紧密联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无论是教师、社工、医生还是商界,特别是商界里的中小企业,我们都会认真了解其需求,制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政策,并落实到行动上。

  对行政与立法机关“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有信心”

  记者:这几年香港行政与立法关系有时候显得紧张,您会为改善这种关系做哪些尝试?

  林郑月娥:行政和立法有一些紧张的关系无可避免。立法机关的一项职能就是监督行政机关,所以很难要求所有的立法会议员和特区政府的看法完全一致。但行政与立法机关都是为了给市民办事、为市民福祉服务的,只要两个机关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相互了解,开展积极讨论,就能找到一个妥善的方案。选举后,我用了一些时间与立法会议员沟通,谈得蛮好的。尽管有些议员在某些事情上和我想法不一样,但通过沟通也能增进共识,在一些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先易后难吧,我对两者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有信心。

  “有所作为,政府才能做得更好”

  记者:近年香港GDP在全国的占比变小,有人认为,相比邻近一些高速发展的地方,香港显得“原地踏步”,您觉得这种说法成立吗?

  林郑月娥:香港的经济属于比较成熟的形态,要求它每年实现大幅度的增长是比较困难的。当然我对香港现在每年2%左右的经济增长也不满意,希望可以做得更好。为此,我在竞选的时候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措施。政府角色方面,以前强调香港是个自由经济体,政府最好不干预,但是现在要增强香港的竞争力,应该“两只手都要动起来”:一方面是发展市场经济、守护自由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比如,要增加本地的科研投入,鼓励企业投放更多资源,政府在税务上就要提供支持;要吸引更多专才到香港服务,入境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就要跟上。有所作为,政府才能做得更好,发展才能更有保证。

  “香港的公务员团队非常优秀”

  记者:您在政府任职36年,在很多个重要岗位工作过,对香港18万公务员团队怎么评价?

  林郑月娥:香港的公务员团队忠于职守,非常优秀。由于中央授权香港高度自治,这里的很多情况比一般的地方要复杂些。我们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也要制定执行特区的政策,包括守护好这个国际大都会的优良秩序,地方虽小,管理的事情却非常多。我对香港的公务员包括纪律部队非常赞赏。但也要看到,现在公务员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使用科技方面,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服务需求方面,都要求香港公务员不断创新,能在资源限制下有效地回应市民的诉求。

  记者:在正式就任行政长官后,您会把施政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林郑月娥:我在竞选期间提出有三个方面需要优先处理,未来施政重点也在这些方面。第一是土地房屋。香港的房地产太贵,很多市民难以买房,这会影响社会稳定。其实土地房屋已经是本届政府的重点,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未来五年还得加大力度。第二是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计,是香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投资。第三是经济发展。这三方面都非常重要。还有,香港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20年,65岁以上人口数量还要翻一番。怎样让老人得到更好的医疗和照顾服务,也是我非常关注的。

  “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

  记者:如果寄语香港未来五年的话,您会用哪一句话告诉人民日报的广大读者?

  林郑月娥: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在我担任政务司司长时,统筹所有的庆祝活动。当时我选了这么一句话来表达在香港回归20周年时对未来的期盼,那就是“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所以我希望用这句话来勉励我们自己,也送给人民日报的广大读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