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段晓明:让湖南对外交流展览成为“一带一路”的文明使者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汤红辉 编辑:蔡娟 2017-06-10 23:15:37
时刻新闻
—分享—

2017年文化遗产日湖南省主场活动暨湖南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在长沙举行。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以《湖南省博物馆对外展览与文化交流实践》为题作主旨发言。

  红网长沙6月1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蔡娟 汤红辉)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上午,2017年文化遗产日湖南省主场活动暨湖南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在长沙举行。论坛特邀专家阐述了湖南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的渊源与实践。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以《湖南省博物馆对外展览与文化交流实践》为题作主旨发言,畅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湖南省博物馆在对外文化交流展览、履行区域文明使者的文化传播使命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使命: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

  “毋庸置疑,博物馆在这条‘文明之路’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段晓明说。湖南省博物馆作为一座主要反映湖南区域文明的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立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致力于优秀文化的传播。近年来,湖南省博物馆坚持对外合作开放,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展开了深入的展览与文化交流,这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原则不谋而合。

  自2003年以来,湖南省博物馆不断引进和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对外交流展览。引进境外展览20个,如从国外引进的“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19世纪欧洲绘画精品展”“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赴境外推出展览16个,如在意大利威尼斯宫推出的“马王堆汉墓传奇展”、在纽约推出的“长江中游商周青铜展”等,向国内公众介绍世界文明与优秀文化,向国外公众展示与传播湖湘文化。

  创新:持续推进对外展览与文化交流

  根据《湖南省博物馆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将于2017年竣工开馆,9月举行开馆典礼,宣布新馆对外开放。

  段晓明透露,在新馆开馆之际,将推出原创大展“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至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讲述13至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艺术、文化之间不绝于缕的交流故事。

  “如以上这张图,从马王堆出土的这件素纱襌衣,到庞贝壁画上这位穿着中国丝绸、衣袂飘飘的花神,我们眼前,就会隐约地浮现出一条早期的中欧丝绸商路。”段晓明详解展品细节,并给予高度评价:该艺术大展具有原创性、学术性,且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契合,其亮点在于,以往丝绸之路文明展往往局限于单方面展示艺术文物,而本展览却首次全方位整合了分散于中国、意大利、法国、美国60多家博物馆的200个典藏资源,实属罕见。

  此外,2018年,湖南省博物馆还将引进“捷克布拉格艺术博物馆展览:穆夏·欧洲新艺术运动瑰宝——斯拉夫史诗”“意大利都灵博物馆展览:埃及·永恒之屋”等展览,均值得期待。

  段晓明介绍,新馆陈列的展品也值得期待和关注。2014年成功洽购的“国之重宝”皿方罍器,将在新馆中完整展出;千年沉船“黑石号”的部分船体残骸和一批长沙铜官窑瓷器,也将搬进新馆。

  未来,湖南省博物馆还将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对外展览与文化交流。在展览交流方面,策划和推出更多的跨文化展览。在合作机制方面,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文化机构签订展览交流、人员培训合作等相关“谅解备忘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