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记者李亚红、罗争光、高亢)天黑后,温度骤降至摄氏零度以下。点起火,帐篷内变得亮堂温暖。
从西藏拉萨坐车一路攀升到海拔4500多米,相当于珠穆朗玛峰一半高度时,法制日报社记者李豪来到当雄县乌玛塘乡郝如村。他顾不上休息,伴着头脑胀痛的高原反应,进贫困户家采访,倾听群众摆脱贫困的奋斗心声,感受世界屋脊的时代脉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进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世代贫困的山乡,正发生沧桑巨变。
全国新闻媒体130名记者,用一个月的时间扎根全国22个省(区市)110个贫瘠乡村,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一同生活、一起劳动、一起见证。他们参与并记录着波澜壮阔的“中国式反贫困”行动,激情澎湃,用心用情谱写脱贫攻坚的时代篇章。
投身其中,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负崇高使命扎根脱贫攻坚一线
“从茅草房到瓦房,再到大平房。”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鸭坡村蹲点的工人日报社记者杨召奎记录了当地村民王万启等家庭在政府帮扶下住房变迁的故事。
村民们感叹“这些政策就好像专门为我们设计的一样”。这也让驻村一个月的杨召奎深信:“精准扶贫”找准了病症,开对了药方。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念念不忘,在贫困群众那里必有回响。
“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岁月如歌,初心不忘。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
国家的伟大,在于成就逐梦传奇;记者的荣光,在于记录时代变迁。“五一”节假日前夕,参与蹲点的记者启程,奔赴脱贫攻坚一线。
他们深感,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此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履行使命责任捕捉打动人心的故事,发出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闻报道,为脱贫攻坚战助力加油。
新华社记者在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脱贫攻坚蹲点,见证亲历这些“孕育新中国”的红土地,正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开启脱贫攻坚新征程。
一个月以来,各媒体大量“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在田间地头孕育。一篇篇报道,既有奋斗,也有期盼:
在湖南的光明日报社记者唐湘岳《粽子的别样味道》写出贫困村百姓的幸福和期盼;在云南的新华社音视频部记者许杨一路随行,拍摄制作《背80斤山货爬6小时山路怒江赶集小伙:期盼有条公路》;在新疆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孝成随干部入户走访,播发《驻村现场报道:你听群众心声群众听党声音》……
当记者们亲历了河北、贵州等地百姓从山窝里的老屋搬进楼房,吉林、湖南等地办合作社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重庆、安徽等地的“致富路”让百姓生活好起来……纷纷感叹:如期脱贫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既做调查研究、采访报道,也要与困难群众结对子,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是驻村调研活动的初衷,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很多驻点记者除了采写报道,还帮助村民翻地除草、修房垒厕、上课支教;借助媒体平台发布医疗救助、产品销售等信息,解决村民实际困难。
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太阳山村村民李根旺计划养蓝孔雀,但“市里县里都没遇过这个情况,手续不知道咋办”。在此蹲点的农民日报社记者吴晋斌立即和山西省林业厅相关部门联系,帮忙解决特种养殖手续办理问题。
记者们表示,见证110个村庄贫困群众的奋斗,深切感受到基层困难群众的艰辛。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决战,为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付出更多努力、作出更大贡献。
感同身受,融入群众聆听大地心跳——赋予中国故事更蓬勃生动的传播力
5月1日,车子驶抵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打开车门的瞬间,清新冷冽的雪花扑面而来,经济日报社记者吉蕾蕾感觉自己从夏天一下子穿越到冬季。
这里平均海拔3100米。吃农家饭,睡大土炕,村民们把吉蕾蕾当“亲戚”。
蹲点采访条件艰苦,很多记者都遇到大风大雪、无网缺水、山高路远、语言不通等困难。“屋内停电窗外飘雪”“入村第一天遭遇停电”,蹲点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自己的经历。
各地驻村记者大多吃住在村民家,村民们也把奋斗的苦恼、无奈与这些记者“亲戚”交流分享。
人民日报社总编室编辑曹怡晴在前往重庆市开州区满月乡双坪村驻点时,经过了一段胆战心惊的“天路”,近乎垂直的崖壁上,外侧是万丈深渊。听听当时筑路人的故事,走走曾经的“没路可走时的路”让她深感震撼。曹怡晴说,不论报道的形式如何变化,“好新闻需要用双脚去探索,用一颗真心去触碰另一颗真心。”
现代快报社记者王冬艳来到四川绵阳平武县南坝镇洪溪村蹲点的第一天,就去蜂园采访蜂农的脱贫故事,为了近距离拍摄蜂箱里的蜜蜂,被蜇了满手的包。这满手被蜇的包,换来了她报道的“村支书的脱贫经”。
记者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聆听大地心跳,为人民抒写,推出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用生动的笔触、鲜活的镜头全方位呈现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
澎湃新闻记者邵克和张呈君在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体味着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真正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写出优秀感人的作品”;新华社记者王作葵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写下了与村民一起劳作的所见所思,“村民的朴素和热情让我们格外感动”;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记者刘鹏,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长岩村深入挖掘当地把茶产业和旅游业融为一体的发展特色,将昔日“空壳村”村民变身“上班族”的生动故事讲述给世人……
在田间地头、广袤乡野,驻村调研记者笔下的中国故事有了更加蓬勃生动的传播力。
宁夏盐池冯记沟乡马儿庄村是革命老区。生态治理前,风沙肆虐,沙堆一晚上就能盖过村院2米左右的围墙。如今,经过防沙治理、退耕还林等,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美丽的村庄。
“想让更多人看到自己曾经看不到的世界,想让更多人理解自己曾经不理解的事情。”看到村里巨大的变化,通过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部助理翻译吕谋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在重庆奉节阳坝村蹲点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石云松,连续几个星期都跟着当地的工作队翻山头找泉水,为村民解决吃水难问题,最终找到泉水,修建了200立方米的蓄水池。当地一名干部说:“我们现在这么做,实际上是在还以前欠老百姓的债。”一句话,让石云松对基层干部朴素实干的作风刻骨难忘。
蹲点记者真正融入群众生活中,在贫瘠的乡村,翻高山走乱石路,与基层干部共同奔走。新华社记者在贵州与“挂”在山坡上的村民一起劳作,陪孩子踩着乱石路上学,撰写的报道《在石头上飞舞的人》,感动了无数网民……
面对来蹲点的中国国际电视台新媒体记者周金玺和金子雄,湖南省宜章县黄沙镇一位干部说:“这种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调研方式非常好,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了解基层的扶贫工作是怎样开展的。”
多家中央媒体负责人表示,此次驻村调研形成的作品有分量、接地气、有故事、很精彩。这次采访既挖到新闻富矿,又锻炼记者队伍,是“走转改”的深化和拓展。
催人奋进,吹响脱贫攻坚总攻号角——激荡起中华儿女投身反贫困伟业的正能量
130名驻村调研记者,记录下脱贫攻坚一线最真实、最鲜活的样本;记录下过去五年来,贫困地区驻村帮扶干部的奉献、贫困群众的奋斗、致富“能人”的发展历程……他们的乐观、对脱贫致富的渴望,他们身上的那股冲劲,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从白富美到黑富美——驻村第一书记是这样炼成的》,是中国妇女报社记者徐旭和同事合作的新媒体报道。她在广西南宁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蹲点,报道中驻村第一书记杨修凯的经历,得到大量转发评论,网友纷纷为“黑富美”书记点赞。
“真实才能获得读者共鸣,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徐旭认为,“用脚还原,用笔记录,使这篇报道成为同类题材中的‘爆款’。”
自5月18日起,各媒体统一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连续推出系列重点报道,掀起热潮,形成声势,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开好局、起好头。
很多网友被基层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激励。一位广东深圳网友说:“村民们面朝大山,生活依然充满希望,为他们加油。”
人民日报评论版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手记”栏目,所有驻村记者都可以投稿讲述身边的故事;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发《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让所有驻村记者反映所驻村的需求和呼声。
许多人看到报道后,积极参与直播活动、互动讨论。脱贫的成功经验被报道后,得以广泛传播;困难家庭的故事打动人心,政府和企业等表示要想办法帮扶资助……
一名基层干部看到报道后表示,中央媒体记者们的妙笔,让很多默默无闻的贫困地区受到关注,更让这些地方奋力脱贫的干事创业精神和干部群众面貌得到了极大的展示,让有些地区找到了出路,有些人觅得了商机。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回龙镇塘山村山大沟深石头多,当地干部、村民为脱贫付出的努力,深深震撼了蹲点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袁贻辰,他的《追赶时代的折返跑》等报道,记录“脱贫攻坚战里最鼓舞人的力量,和脱贫攻坚时代命题下最鲜活的注脚”。
“希望通过报道为村里带来一次小小的发展机遇。”袁贻辰由衷地说,“想留住这些故事,作为未来的一面镜子、时代的一个横截面,让这些火花四溢的瞬间被新闻纸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