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黄能
昨日是小满,小满未满,这是一种积蓄,一如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当日,潇湘诗会之24节气小满·积蓄主题诗会举行,这是潇湘诗会31年来首次举办的未成年专场诗会。在传承诗歌艺术的道路上,潇湘诗会的“诗歌义工”们正在努力把诗歌推向民间,推向未成年人。
首办未成年专场迎“六一”
作为未成年专场,此次诗会意在为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献礼,这当然少不了孩子们的身影。他们带来的朗读、咏叹调等精彩表演平添了一份童趣。而整个诗会也是围绕着艺术氛围营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展开。
活动嘉宾、长沙市妇联副主席、长沙市家庭教育协会会长赵景利告诉记者,在24节气中,小满与未成年人联系最为紧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读诗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如果艺术能够贯穿在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会对孩子完整人格的塑造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
“能来参加诗会的人一定是有诗意的人,有诗意的人适合谈论教育问题。”在活动嘉宾、长沙市枫树山大桥小学校长邹硕看来,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没有什么诗意,因为人们更多的关注是考试的分数、排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用一些更加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式重新回归教育的本真。诗歌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它能触及心灵,直抵内心。“这主要体现在审美上。我们的教育最终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对生活有着审美追求的人。”
“我们都是‘诗歌义工’”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在潇湘诗会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整场诗会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我们本身都是诗歌爱好者,过来为诗会尽点微薄之力。”现场工作人员赵青告诉记者,诗会所有工作人员都是自发的义务劳动,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负责策划、场地布置、音响设备调试等。
“我们都是‘诗歌义工’。”此次诗会总策划、诗人胡述斌的这一提法让记者感到颇为新鲜。他解释道,他们不是当作一项工作来做,而是完全出于兴趣,“一种诗情在我们血液中涌动”,大家不拿一分钱,抽出自己的闲暇时间为诗会出力,并且乐在其中。
服务诗会只是“诗歌义工”服务工作的一个层面。胡述斌告诉记者,他们服务的更是整个诗歌艺术的传承。潇湘诗会已经成立了31年,一开始举办单位都是在政府层面,后来举办单位下移,就是为了不断接地气,走向民间,成为一种民间行动。让他感到欣喜的是,他们每搞一次活动,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现在整个团队已经有上百人。
更好地传承“诗意长沙”
“长沙市本来就是一个诗意的城市,你看湘江边就有杜甫江阁这样与诗结缘的景点。我们应该把‘诗意长沙’更好地传承下去。”儿童文学作家、长沙市文联原主席、潇湘诗会创始人之一李少白告诉记者。
这样的传承一是走向民间,如胡述斌所言。二是走向未成年人。“孩子们现在的样子,就是我们这座城市将来的模样。”李少白说,“诗意长沙”的传承离不开孩子,这次未成年人专场诗会很有意义。可喜的是,现在的小孩爱好诗歌的越来越多,朗诵水平也越来越高。
据介绍,潇湘诗会于1986年5月创办。时至今日,在“潇湘诗会”旗帜下举办的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诗会超过百场次。今年2月,由胡述斌、彭国梁等诗人发起组织潇湘诗会24节气诗会。
昨日,潇湘诗会发布了属于自己的标识。这个标识由著名汉字艺术家、设计策划专家宋旦设计,波光粼粼下小蝌蚪正在唱着音符,寓意着畅游诗歌的海洋,奏响诗歌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