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十八大”以来,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涵,也是总书记“人民性”思想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发展。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核,并将其深入落实,是进一步推进网信事业发展,加快网络强国建设、促进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时代主题。
“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发展是硬道理,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重视人民性也是网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方向动力。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了解人民之需,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目前我国信息化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问题,城乡之间、“脑、体”劳动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存在差距,造成了发展的阻力。推进网信事业发展,最基本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服务的普及工作,缩小差距,为最广大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信息服务。
近年,网信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补齐短板,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力度,光纤和宽带网络的有效覆盖大大提升。百姓的网络应用成本逐年降低,信息使用获得了最实在的普惠。网信事业瞄准现代化主攻方向,发挥互联网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切实消除“数字鸿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产业领域,“互联网+”促进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结构调整、机制创新,网络化、智能化助力创新创业,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升了人民生活品质。2017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提速降费的新举措,获得了代表们阵阵掌声和民意的热烈喝彩……“以人民为中心”,网信事业的快速发展,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成果的进程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NextPage]“学会通过互联网走群众路线”
当今中国,互联网作为民意表达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移动、社交、互联深入生活,目前,网民规模已达到7.31亿。人们越来越习惯了“指尖上生活”、“网络化表达”和“互动式对话”。网络也塑造了民主参与的新形式。网信政务发展如火如荼。熟悉网络知识,掌握网言网语,练好基本功,提高网络互动本领,网络参政、问政成为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的重要特色。但是,也应看到,少数党政干部还患有“技术恐惧症”,面对庞杂喧嚣的互联网,表现出回避、排斥或“水土不服”等问题,表现出妄自尊大的“家长”心态、不以为然的“路人”心态或不知所从的“鸵鸟”心态。党员干部能否适应网络、了解网络、用好网络,成为关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关系党风政风建设,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形象和威信的重要课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4·19”讲话提出“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明确了“互联网+”群众路线怎样走的关键性问题。释其要义,表现在几个方面:1.要将上网了解民意作为常态性工作,“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2.要保持以人民为师的谦逊态度,“多一些包容和耐心”。3.要有平等、真诚相待的服务意识,“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这提醒党员干部在思想意识上,要主动触网用网。在工作方式上,要将网上网下切实连通,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走网络群众路线,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格局和视野,为各级干部“网络赶考”、提升工作能力和执政水平指明了努力方向,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在新时期的丰富与发展。
[NextPage]“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顺乎民意、“以人民为中心”不是唯民是从,而是要在主动吸取民意理性的基础上,实现正能量引导、核心价值观引领,让浩然正气充沛于网络空间、普惠于民。当前中国互联网舆论场环境复杂,理性与非理性共存,正负能量博弈时现。有人利用网络鼓吹颠覆、煽动极端主义、宣扬分裂、教唆暴力,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思潮挑战主流价值观,在经济、司法、外交、思想文化等领域屡掀波澜;有人从事网络欺诈、散布色情信息、发布虚假消息、实施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引发少数民众的盲动、扰乱网络秩序。究其实质,都是对人民利益的违背和损害。发展网信事业,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要对此坚决制止和防范。坚持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打击网络暴戾之气和违法违规违纪之举,同时,也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一方面及时发声,增加信息透明度,澄清事实、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观念,一方面,大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促进提升公众辨析力,建立起强大的理性自觉,让人们尽情共享风清气朗的网络精神家园。
(孟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