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彭业忠 通讯员 龙艾青
3月16日9时刚过,记者来到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村口,见3台挖机挥动着巨大臂膀,正在挖岩土。
驻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吴式文与新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石登高告诉记者,十八洞村与客商签订了合作开发十八洞景区合同,开发商正在修建游客服务中心。
来到游客服务中心旁边的停车场,记者看到里面停了几台自驾游小车,挂的是外地的车牌。停车场左边,一个苗家阿雅(大姐)在打理她的小摊,旁边竖着一块牌子,上书“十八洞村苗家阿雅小吃铺”。聊天得知,她叫施兰珍,去年下半年从浙江回村,开始经营小吃铺。她有两个小孩,小的在村小读一年级,大的跟着其父在浙江读书。
记者问:“一家人这样分开过,不是很苦吗?”施兰珍说:“农村人嘛,吃点苦不算什么。”
几位穿着苗族服装的老人陆续来到停车场右边摊点上,准备卖土特产的。其中78岁的石金花老人告诉记者,她两个孙子在长沙读大学,今年夏天就毕业了。76岁的时珍莲老人认出记者曾买过她的蒿菜粑,向记者约定,10来天后,她会做新鲜蒿菜粑,叫记者来买。68岁的龙五姐背着东西来摊点时,记者见她的左脚有点问题,她伸出左脚给记者看,原来脚板已严重变形。老人说,她60岁时在山上守牛,脚被牛伤了。
记者问她们还愁不愁吃穿时,她们都说党和政府对老人们有许多好政策,她们都享受到了,吃穿早就不愁了。记者再问,何必辛苦来摆摊卖东西呢?石金花说,这不算辛苦,农村人嘛,勤爬苦做才能脱贫致富。
中午12时30分,十八洞村“幸福之家”农家乐的主人杨超文和他的媳妇龙琴妹,把中饭煮好后,擂响了门口巨大的苗鼓。鼓声告诉客人,可以吃饭了。房屋门口,挂着农家乐微信二维码;房屋板壁上,挂满了来自长沙、怀化、张家界、衡阳和吉首等地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旗帜,五颜六色。南开大学和湘潭大学学生“三下乡”旗帜,在院坝边高高飘扬。
杨超文告诉记者,他家里2014年就脱贫了,他有信心通过开农家乐致富。
杨超文也说出一句与石金花老人一样的话:勤爬苦做才能脱贫致富。
吴式文告诉记者,十八洞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很强。外力给他们提供的只是外在条件,有村民们的勤爬苦做,才有今天的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