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记者 张泉森 通讯员 葛志荣 摄影 何沧桑
大红的灯笼高高悬挂,喜庆的中国结随风摇曳,在外的游子如候鸟般迁徙,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老家的主妇们也开始忙碌地做各种年糕了。在儿时的记忆中,过年是美好的、是欢乐的,也有好吃的……
农历腊月二十七,走进湖南省资兴市滁口镇长垅村,到退休教师曹诗文家里。84岁的曹诗文忙得不亦乐乎,每年到这个时候,曹诗文和亲戚们一起做年糕。曹老师说:“东江湖移民搬迁30年来,家里一直保持着做年糕的习俗。”
滁口镇位于湖南省资兴市南端,在美丽的东江湖腹地,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小镇,是资兴市、汝城县和宜章县3个县市的交汇处。资兴当地人也将滁口、清江、黄草等地叫“南乡”。有关过年的习俗,资兴“南乡”片的大同小异,就是资兴的“北乡”与“东乡”也差不多。知道我们要回来,曹老师家的亲戚朋友就忙碌起来,穿梭在长垅村村子里,不仅感受了时光里的年味,更是体验了“舌尖上”的资兴美味。
而今年,我们要体验的是“舌尖上”的资兴年味,做“告仔”“团馓”“糕皮”。
记得小时候,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至除夕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做年货。印象最深的有“团馓”“告仔”“糕皮”,和高利鱼、肉圆子等,到了“过油锅”的时间,我们就喜欢在厨房烤火,整个厨房都弥漫着浓郁的茶油香及各种糕点小吃的香气,随着袅袅炊烟飘荡在广袤的原野。
围着灶台,看看大人们忙碌着,眼巴巴地瞅着油锅中的翻滚的各种小吃,使劲吞咽着口水,一旦出锅,便不顾烫手烫嘴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那香甜的滋味一直留在记忆中挥之不散。
这样的情景,我们的父辈们再熟悉不过,而对于我们这些80后,特别是在农村出生的人应该都是记忆犹新的。在我们的记忆里,过年,是一年之中最热闹、最丰厚、最奢侈、最快乐,也是最温暖的时光。
大多数资兴人口中的“告仔”,有的地方也叫“套花”“桃环”“涛花”,是用糯米、粳米和白糖按照10:3:3的比例配制而成,讲究的人家还撒上些芝麻,用山茶油一炸,更加香脆可口。
曹老师说,做“告仔”的第一道工序,先将糯米和粳米均匀混合,洗净,滤干,磨成粉,在锅中翻炒,炒热的糯米粉拌入白糖,然后做成黏黏的糕团。第二步就是将揉好的糕团揪成一个个小剂子,再搓成细细长长的小圆条,最后,弯弯绕绕中,做成一个首尾相连特别漂亮的七环图案。七个大环亲密地簇拥着七个小环,环环相扣,寄寓着团团圆圆,象征着幸福美满,散发着浓浓的家乡年味,像一颗颗磁石吸引着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游子返家,团圆。
不过,在资兴的东乡片,还有一种做法,就是第二步有另外的工序,将糕团擀成一个个长方形,再用刀切手指粗细的六七条,顶端不切断。做的时候两只手以顶端为中心,依次将两边的长条往上翻,按压在顶端,做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有四耳,梅花,牡丹,兔子等,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资兴农村的“告仔”造型最美,我在滁口生活的时候,何姓同学她奶奶是做“告仔”的顶尖高手,谁家办喜事那盖面“告仔”都出自她手。还有一个朋友的奶奶还会做小燕子等各种好看的造型,遗憾的是,随着老人的逝去,那些精美的手工制作也慢慢失传了。
准备年糕期间,一家人,甚至一个家族的妇女围坐在一起,边做边聊,小孩也来凑个热闹,曹老师的外甥女在资兴市区当老师,走出库区的她告诉记者:“虽然做的样式不咋地,但也有成就感。”不一会,做好的“告仔”堆叠在簸箕里成了一座小山,接下来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油炸了。
曹老师家里人多,分工很明细。姨妹子先将锅烧热,外甥女再倒入茶油,等油快冒烟时,将“告仔”一个个放进去,最多一次炸七八个,等炸至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用筷子夹出来,串在小竹条上滤掉多余的油,大约二十分钟后,香喷喷的“告仔”就新鲜出炉啦,拿一个“告仔”细细咀嚼,在酥脆可口的味道中,记忆中的年味也扑面而来。
除了“告仔”,“团馓”也是资兴农村过年摆盘的必备“年味”。
曹老师说,选取上好的糯米,淘洗,滤干,用饭甑上大锅蒸熟后,盛进竹制的圆圆团馓框里,做成一个个圆圆的糯米饼,放在簸箕里,或棉布上,然后摊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晒上几天,再用红色染料,点上几个梅花印,画上红红的囍字,等水份完全晒干就可以准备油炸了。
烧好油,将糯米饼一个一个放进油锅,立刻发出“哧哧哧哧”的声音,干干的糯米饼在油锅中立马精气神,一颗颗糯米魔术般的鼓起来,密密匝匝,挨挨挤挤,好不活泼热闹。
传统的过年摆盘,有瓜子花生,各种饼干糖果,告仔油爪糕皮,东乡片还有“本渠”,像炸好的油豆腐,香甜松脆,高高在上的,就是大大的糖馓了,它匍匐正中,俯瞰一切,尽显威严。
而“糕皮”的做法虽然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耗时比较长,主要是晾晒这道程序,一般到了农历十二月初几,就会开始准备,做好切好晒干后才能油炸。
最简单易做的糕皮是将红薯蒸熟,揉进糯米粉中,做成条形状,切片,晾晒,油炸。还有复杂点的,就是有各种颜色、图案、甚至还有福寿字,这些都是民间高手才能做出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小时候记忆中浓浓的年味,到现在却越来越淡了。那种“大人忙过年,小孩盼过年”的情景慢慢淡化。现在人们置办年货大多是买买买,鲜少有人自己动手做了,每到过年,乡下农村那“舌尖上”的美味,那温馨而喜悦的场面只能在满满的回忆里。当然在生活丰裕到一定程度后,大家又会努力寻找传统的年味。
其实,回家“过年”是每一个在外漂泊、打拼的人血液里永远的基因,是对根的追寻,是对家的热爱,也是家对游子爱的呼唤,更是儿女对家无比的眷恋和依赖。犹如曹老师说的,现在条件好了,时间多了,组织大家做年糕,就是为了传承老的习俗,寻找时光里的年味。
记者还走访了资兴市的清江、滁口、黄草等地,发现这里的年味越来越浓,东江库区移民搬迁30年来,库区老百姓通过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从“富口袋”向“富脑袋”转变。一些家庭、一些村庄逐步重视传统文化,重新找回了年味,强烈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的节庆愉悦和过大年的喜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