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大学生小张在西安市雁翔路附近一家银行看到的一幕让他动容:一农民工在进入银行前,脱掉鞋子,然后跪着去ATM机前进行操作。农民工说,他的鞋太脏了,会弄脏地面,不想给保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10月27日《华商报》)
事实上,还有一则新闻与农民工跪地取钱相似,那便是农民工有座不坐。为何会如此呢?理由也很简单,怕弄脏公共设施,给他人带来不便。留意舆论反应不难发现,不少人都将农民工的这种行为置于道德的高地,但当看到类似新闻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往往只是心酸和同情,实在不敢认同这种赞美的态度。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先容我讲一个类似的亲身经历吧——每天早晨,当我吃完早餐回宿舍的时候,楼栋的保洁阿姨都在拖地,但每当我看到拖过的干净楼梯,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踩上去。原因在于,一者,我当然会担心弄脏地面,但不如此我也过不去;再者,保洁也是阿姨的本职工作,我不能为了给阿姨省事就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
但话又说回来,假如我把鞋子脱了,甚至是像新闻中的这位农民工一样,跪着经过这些干净的地面,别说我从来没有过这种念头,即便是我这样做了,得到旁观同学的评价,一定认为我“有病”,肯定不会像新闻中的这位农民工一样去赞美我。两相对比,不管是个人反应,还是评价的立场和态度,都可谓是大相径庭,那么这背后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从行为选择的层面来看,农民工有一种身份上的自卑感。是的,别看当事人说自己没想那么多,甚至说是一种本能反应,但自己与城市格格不入的身份,在不断地强化着这种认知。进一步来讲,这种自卑感更是源自于权利的羸弱,这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在有座不坐、跪地取钱等问题上,他们自然会显示出一种过分的谦卑。就像我的经历一样,我为何就没有类似的念头呢?不是因为我没有公德心,不尊严普通劳动者,而更像是一种权利意识的自我强化。
从舆论评价的层面来看,其实在人们在深层次的认知中,仍旧摆脱不了对农民工的歧视。这并非危言耸听,我也当然愿意相信舆论的赞扬并无恶意,但试问既然我们提倡礼让,或者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价值取向的话,农民工的表现只不过是尽到了本分而已,又何至于被抬得那么高呢?如果不是先天地认为他们处于道德洼地的话,为何现在会去赞美他们呢?就像我的经历一样,为何假如我做出同样的行为,却不会收到赞美,反而会觉得我不正常呢?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平等的视角,保洁阿姨虽是基层劳动者,但我们并无尊卑的地位差别。
所以,对于农民工跪地取钱的行为,我不会去赞美,因为他们并不因为是底层劳动者,就低人一等,他们也是这个城市的一员。对此,我们当然要怀着一种平等的视角,去认知和审视这一群体,但亦需要指出的是,要想让公众如此视之,也让农民工这一群体本身不觉低人一等,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平权”,让他们在城市中有归属感,让他们享受到城市发展与社会改革的红利。倘若如此,他们还会跪地取钱、有座不坐吗?
文/张松超(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