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0月16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夏熊飞)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已经开赛半个月,期间,红辣椒评论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等超过百所高校的参赛稿件近千篇。截至10月15日,在红辣椒评论发表的稿件数量约为100篇。
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启动,由红网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凤凰网评论等全国四十多家高校、媒体共同参与协办。大赛主旨是为了发掘更多的时评新星,培养更强的时评后备力量,让众多热爱时评写作的大学生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加强评论领域学界与业界的联动融合。
相比于首届大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的参赛学生来源更加广泛,开赛短短半个月就有来自超过一百所高校的学生参赛,哈尔滨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湖南科技学院、长江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均为首次参赛。
来自北京大学的王昱也是首次参加“评论之星”选拔赛,她的参赛作品《掉进裸贷陷阱的女大学生并不可怜》《别什么事都往网上捅,尤其是私事》等发表后,都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与争议。尤其是《掉进裸贷陷阱的女大学生并不可怜》一文,还吸引了数名作者刊文进行争鸣,该文在今日头条阅读量超过40万。
谈及首次参赛的感受时,王昱说:“同龄人甚至比我年纪还小的大学生,对时事的关注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也令我很感动。通过参加选拔赛,发现竟然还有这么多学生热爱并坚持评论写作,让我一下子有找到了战友的感觉。”至于对自己文章所引发的争论,她则认为是好事,能够引发争议甚至比本章本身的好坏更加重要,因为能给受众提供更多观察问题的视角。
评委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知名评论家马少华说:“红网大学生评论大赛自去年举办以来,确实对新闻评论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马少华认为,通过“评论之星”选拔赛,一方面,学生的作品走出了课堂,公开地展示和传播,对于学生的写作热情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更接近于自己的丰富案例,对于写作水平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大赛为像他这样的评论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生作品案例。在课堂上,马少华已经把上届大赛获奖的部分学生作品引入到自己的评论教学讲义之中了。
另一名评委,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秘书长曾润喜,也对“评论之星”选拔赛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评论大赛给了莘莘学子一个表达自己、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我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相信评论大赛会成为所有新闻学子的评论乐园。”曾润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自10月1日开赛以来,红网还积极开展“你参赛、我送书”的公益活动,共向参赛大学生赠送了由红网编辑出版的时评类专著《时评之道》1100余本。
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将持续到2016年12月31日,期间还将进行三次月赛评选,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踊跃参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