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出师东征围魏救赵 转战常德拔寨攻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文韬 编辑:康晓乔 2016-09-26 18:49:26
时刻新闻
—分享—

  桃源师范白楼。80多年前,红二、六军团首长在这里指挥作战。 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刘文韬

  上回说到,红二、六军团夺取永顺、桑植和大庸后,接到中革军委电令,令他们积极协助中央红军,前出到湘敌交通经济命脉之沅水流域。

  这一纸电令的背后,是中央红军当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1934年11月下旬,刚从江西突围出来的中央红军,转战到湖南南部,面临国民党数十万精锐部队的围追堵截,压力重重。

  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精神,红二、六军团全面分析当前形势后,决定由贺龙、关向应、萧克等率领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沅水流域发展进攻,给在湘南阻击中央红军的敌人侧背造成威胁,以吸引敌人,减轻中央红军的压力。这一战略进攻,史称“红二、六军团东征”。

  1934年12月初,红二、六军团由大庸南下,开始了进袭沅陵的行动。沅陵为湘西门户,素有沅水上游“锁钥”之称,如攻占沅陵,进可以直取湘中,退可以固守湘西。

  12月7日下午,红军进抵沅陵,入夜,攻占城外所有阵地,并突破城壕,迫使敌人龟缩进城,形成兵临城下之势。

  但由于城高墙厚,敌4个团紧缩城内,红军又缺乏攻城大炮,县城久攻未克。激战3昼夜后,获悉敌人援军即将赶来,贺龙等果断决定,改变夺取沅陵县城计划,沿沅江东下,乘虚向常德、桃源等地区进攻。

  因湘军主力正在追堵中央红军,蒋介石急调鄂军罗启疆旅前来设防。此人自恃弹药充足、装备优良,将所辖3个团在桃源县城及周围分散布防,妄图与红军“决战”于常德外围。

  利用敌人防御分散的漏洞,红军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首先突袭驻守桃源北面浯溪河之敌,然后各个击破。浯溪河是个农村小镇,三面环山,一面依水,是通往常德、桃源的交通要道。

  12月16日拂晓,天降大雨,红二、六军团先头部队分两路发起进攻,尚在睡梦中的敌军慌作一团,不知所措。红军一举攻入敌军阵地。但敌人很快发现红军后续部队未跟上,便集中兵力拼命反扑。

  紧急关头,贺龙亲率4个团赶来增援。红军军威大振,很快拿下敌人两个阵地。敌人仓皇逃窜中自相践踏,不少掉进河里淹死。红军一部进攻桃源县城,一部追击溃军。不到两个小时,防守陬市、河洑的敌第七○二团被打垮,从常德赶来督战的罗启疆见势不妙,也赶紧丢掉汽车,扯掉中将军衔领章,混在散兵中逃回常德城。驻守桃源县城的敌人不敢再战,从沅水南岸逃往常德。17日,红军占领桃源县城。

  这一战斗,红军歼敌一个整团又两个营,击溃敌1个团,攻占浯溪河、陬市、河洑和桃源县城,直逼常德,取得了湘西攻势的第二个大胜利。

  红军占领桃源后,12月18日又围攻常德。常德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非常重要,城内守军兵力有限。蒋介石深知,一旦常德不保,红军将跨过沅水,直取湘中,威胁长沙。于是,他被迫调动原本“追剿”和堵截中央红军的10余个师,回援常德。由于吸引敌人的目的已经达到,12月24日,红军主动撤围常德,移兵桃源、陬市一带休整。

  回顾这段历史,党史专家认为,红二、六军团东征,极大威胁了湘军和蒋介石嫡系中央军部队堵截中央红军作战的总后方,迫使国民党军回援湘西,并使鄂西之国民党军未能入川作战,从而在战略上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特别是极大减轻了红军西进入黔作战的压力。

  这正是:长途奔袭气如虎,兵临城下敌胆寒。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看《第九回:湘西攻势彪炳史册,红色政权奠定柱石》。

  ■手记

  一栋小楼的厚重

  刘文韬

  初秋的黄昏,漫步在桃源县城建设路上,但见一栋古朴别致的小楼,霞光洒落其身,更显庄严、厚重。

  这座小楼,名叫白楼,始建于1912年,是当年宋教仁创建的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现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桃源校区)的教学楼,已历经百年沧桑。而在80多年前,它作为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更名留青史。战火纷飞的年代,小楼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并一度成为当地群众追求光明、投身革命的重要场所。红军驻扎桃源期间,有4000余名当地群众参加了红军。

  县党史办的同志讲了一个当年的细节。红军攻打常德、桃源时,因之前受国民党当局反共宣传的影响,女师的学生们都躲往他处。红军进驻桃源县城后,看到空荡荡的校园,萧克感慨地在小楼的一块黑板上写下了“同学们不要怕,我们是红军”字句。后来,红军撤离县城,学生们返回学校,看到萧克写下的这句话,并发现自己的物品丝毫未动,教室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对红军的印象大为改观。抗战爆发后,很多学生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道路。

  今天,那块黑板虽然已经不在,但小白楼依旧留存着当年的风华,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当地政府在小白楼周围新砌了一堵围墙,墙上的一组组浮雕,再现了红军在桃源留下的光辉印迹,集中体现了他们心系人民、不畏牺牲、英勇善战的革命精神。

  看到不时有群众在浮雕前驻足观看,或拍照,或沉思,突然想起一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无论过去、现在,或是将来,这句话都将永不过时。长征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