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彭放 谭琳静 徐媛 卜劲文 颜家文
昨日,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很多市民通过掌上长沙、星辰在线和广播电视,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大会开幕式直播盛况,部分社区专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
经过5年的务实奋进,长沙的综合竞争力、城市美誉度、干部精气神、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随着医疗、教育、卫生、文化、养老、住房、公共交通等现代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市民对未来5年充满信心。
党代会开幕令人振奋
天心区裕南街街道南站社区居民、退休党员佘保生早早来到社区活动室。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下,50位党员和居民代表一起收看党代会开幕式。“5年一届的党代会是长沙的一件大事,谋划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未来5年的幸福生活,大家都非常关注。”佘保生说。
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汤渝玲,正在西安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昨天上午的活动间歇,她通过掌上长沙收看了党代会开幕式直播。“我关注到易炼红同志的报告中,对长沙未来五年的整体规划,尤其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心情很激动。”汤渝玲说。
天闻数媒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谟毫在车上通过广播收听了党代会开幕式的直播。“作为新长沙人,我特别关注易炼红同志的报告中关于‘在创新环境优化上求突破’和‘在创新人才聚集上求突破’的内容。”李谟毫说。
收看了党代会开幕式的市民纷纷表示,大会让人精神振奋,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感到生活很有奔头,对未来5年长沙的发展充满信心。
家门口变化日新月异
“长沙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我家门口就是一年一个样。”佘保生在裕南街街道南站社区住了20多年了,当初这里是“南煤栈”,白衬衣穿上一天就成了灰色的。最近几年,楼房高了,马路宽了,违章建筑拆了,建成了林荫大道、社区公园,出门散步都觉得心情舒畅多了。街道社区定期组织大扫除,社区居民人人争当志愿者,都想让居住环境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干净。
汤渝玲说,过去5年,长沙的医疗卫生事业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城市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到达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看病就医变得更方便。
“过去5年,长沙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楼更高了,路更宽了,夜更亮了,老百姓的笑容更灿烂了。”长沙学院党委书记韦成龙说,长沙学院作为市属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今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长沙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都明显提升。
李谟毫在深圳工作多年后,来到长沙发展,切身感受到长沙的巨大变化,“我很看好长沙未来的发展,这里将成为科技人才安居立业的乐土,成为海内外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天堂。”
望城区茶亭镇东城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姚罗华感受最深的是,过去5年,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工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定位准、投入大、成效显著。东城社区抓住发展机遇,交通、产业发展很快,生态辣椒、红薯粉、有机米等农产品都打响了知名度,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未来拥有更多获得感
新蓝图有新期待。
听说家门口即将新建一个绿化公园和电影乐园,佘保生满怀期待。他退休以后最大的心愿就是身体健康,吃得放心,精神充实,心情舒畅,将来在家门口养老,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未来5年,东城社区将继续聚焦产业发展,打造电商平台,持续让老百姓增产增收。”姚罗华说,东城社区还将把乡贤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让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我们现在建设健康长沙,目的是让老百姓少生病,不生病,生了病能治好病。”汤渝玲说,希望未来长沙的医院不仅能治病,还要倡导健康生活,提供康复保健服务,为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照护。
韦成龙说,长沙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特色名校”的发展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办学综合实力,提升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为长沙建成能量更大、实力更强、城乡更美、民生更爽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更好更优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