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花垣县让烈村:高寒山区来“远亲” 悬崖上的苗寨焕生机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编辑:陈佳婕 2016-09-05 09:01:59
时刻新闻
—分享—

早上八点半,赶集归来的苗家阿婆们身着苗服,背着沉甸甸的小背篓,唱着苗歌,行走在蜿蜒的水泥路上。

青瓦青砖、木质花格窗,悬空的吊脚楼……在让烈村岩门寨,一栋栋经过改造的特色民居或群聚、或独栋地伫立在稻田旁,远处山峦叠嶂,绿树翠竹相映。

村民们喜笑颜开卖烟叶。

让烈村产业发展布局。

让烈村地处高山峡谷,四面环山。航拍/王矾

 

  红网专题:新长征路上——红网大型网络扶贫系列活动全媒体报道

  相关链接:放羊路上不再“牛屎”相伴
       扶贫队长宋敏:苗族乡亲们认下了这个“兄弟”
       扶贫日记:科研工作与农民致富应紧密结合
       花垣县:强力推进“十项工程” 打造精准脱贫“升级版”

  视频:[新长征路上]花垣县双龙镇让烈村

  评论:一条水泥路为让烈村按下致富快进键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敏 湘西花垣报道

  盛夏的清晨,蚩尤大峡谷还在一片晨雾中沉迷昏睡。峡谷深处,让烈村苗寨的上空,炊烟,开始袅袅升起。

  八点半,赶集归来的苗家阿婆们身着苗服,背着沉甸甸的小背篓,唱着苗歌,行走在蜿蜒的水泥路上。道路两旁,苗族风情的特色民居美丽如画,广袤的水稻田里绿浪翻腾,展翅而过的燕子好似跳动的音符,在人间烟火这首主题曲里歌唱着苗家人越来越好的生活。

  花垣县双龙镇让烈村,这颗“藏身”于吉首、花垣、保靖三县市交界之处,被万壑群山封印住的“明珠”,如今,在湖南省委组织部的驻村帮扶下,如夏日晨景,处处萌动着活力与生机。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让烈村成为‘脱贫致富示范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为苗寨山乡脱贫致富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这是2015年7月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郭开朗在让烈村“一进二访”时提出的脱贫目标。

  向峡谷要财富,大力发展高山经济!“悬崖上的苗寨”——让烈村,化劣势为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山产业,高山上建起了农业产业园,高山烟叶、高山中药材、高山蔬菜水果、高山牧场等脱贫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造血。

  “去年,3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今年年底,村上仅剩的41户贫困户也将脱贫。2016年,我们让烈村率先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2017年,我们让烈村便能成功实现贫困村摘帽!”湖南省委组织部驻让烈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宋敏早已习惯性地称呼“我们让烈村”。

  筑基底:路修好了 产业发展就有了

  让烈村岩门寨,一条2.5公里长的水泥路,挂在悬崖峭壁间。

  路不宽,刚够一辆小汽车通过。车子低速盘旋而上,车窗右边是“壁立千仞”,往外探头一看,正是万丈深渊。车行至半山腰,一块平整的土地才出现在眼前,上面种着的,是近600亩的烟叶。

  “让烈村可利用的优质土地资源十分紧张,但是,我们刚来时,这么大的一块地方都是荒废的。”初抵让烈村,宋敏曾十分不解,但是他很快就明白了原因。

  “过去,山陡路远,村民上山下山全凭‘脚力’,有了这条路,山上村民种的烟叶、辣椒、药材,送出山就不用愁了。”村支书龙远云告诉记者,如今,让烈村家家户户都有了三轮摩托车,各个山头上都“见缝插针”地种上了农作物、经济作物,就连直陡陡的断崖坎,巴掌大的三角地都不放过。

  路,曾是苗寨的痼疾,即使有路也是晴通雨阻的“牛屎路”。

  湖南省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来让烈村以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新建或改建村组道路11条20公里,在全村3个苗寨形成了一条安全舒畅的交通环线;全村229户村民家家户户门口通上了青石板路……

  “路修好了,产业发展就有了。”在宋敏看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筑牢脱贫攻坚的基底。

  换新颜:特色民居改造打造“最炫苗族风”

  青瓦青砖、木质花格窗,悬空的吊脚楼……在让烈村岩门寨,一栋栋经过改造的特色民居或群聚、或独栋地伫立在稻田旁,远处山峦叠嶂,绿树翠竹相映。

  “我们住上了全镇最好的房子!”贫困户石贵发世世代代住在岩门寨,说起刚住上的新居,他笑得一脸灿烂,憨厚的脸上泛起涟漪。他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邻村、邻乡的人都会到他家来看看,学习和仿照着建民居。

  在让烈村,木板房,是最常见的,竹制的房,也有不少。竹制的透光透风,就用泥糊在墙面上。历经岁月的洗礼,每一栋房屋,都长着“老年斑”。木板的,晒成了乌黑。石头的,长出了青苔。

  “我家房屋建了好多年了,旧了破了,下雨在家吃个饭都得戴斗篷,一不留神,雨水就掉进碗里。”想起过往的岁月,石贵发笑言还有点想念,但是,要他再住回那样的房子,他是坚决不愿意了。

  除了民居以外,村里新建的综合服务中心也带着浓浓的苗寨特色。

  “卫生室、图书室、超市、电子商务室应有尽有,党务、村务、事务、医务、商务‘五位一体’整合打包给村民送去便利。”宋敏说,它是真正的便民服务中心,而不是一个“衙门”。

  过去,让烈村无商铺,村民们买包盐都要走上四五公里,如今,散个步便能购尽所需,这副“民生牌”打在了苗家人的心坎上。

  目前,让烈村33栋特色民居改造、126栋危房改造已全部完成,全村229户都通上了石板路、自来水接到家、新电网实现全覆盖。

  兴产业:高山峡谷种出“黄金叶”结出“黄金果”

  时下正是烟叶成熟的季节,也是烟农们最繁忙的时节。

  在让烈村,每天都能见到开着三轮摩托运送烟叶的烟农,他们将烟叶送到烤房后,再进行编烟、上烤,经过一周时间的烘烤,将烟叶下架,最后按照品质等级对烤好的“黄金叶”进行分拣分级,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夏天雨水特别多,收成不太好,但收入也还是可观,挣个九、十万不成问题。”贫困户龙明宋早几年便种过烤烟,因为技术瓶颈与山路艰险,他选择了携妻子外出打工。去年底回家过年时,听说村里来了“一群搞扶贫的”,嗅准时机,就回了家。

  今年上半年,龙明宋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种上了30亩烟叶,如今,正是变现的时候。

  路修好了,车能直接开上去,工作队还请来了烟草公司的技术员,从育苗、整地施肥到移栽,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进行指导与亲身示范。“比搞别的产业好的是,不愁销路,烟草公司自己来收,钱就直接打我卡里。”龙明宋咧开嘴笑,露出了大白牙。

  让烈村有烟叶、辣椒种植及山羊养殖大户20余人,他们是让烈村先富起来的能人。工作队把能人作为产业扶贫的主力军之一,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由能人牵头,组建了烟叶、中药材、高山蔬菜水果、山羊养殖4个专业合作社,建设2000亩的高山牧场、800亩的烟叶基地、500亩的蔬菜基地、200亩的水果基地和10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先后引进开源集团、步步高等6家非公企业对农产品实行订单收购。

  “2014年,(让烈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900元,现在已达到2600元,年底突破3000元我很有信心。”村支书龙远云坦言,工作队没来之前,他这个村支书干得很是“窝囊”,以往不敢说出口的承诺,不敢表明的态度,现在有了支柱,便有了底气,“以前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村里想办点事都办不了。工作队来了后,帮我们建立了一个采石场,成立了4个合作社,现在村集体经济达到了20万元。宋队长说还要在村里建一个光伏发电站,到明年村集体经济至少有30万元。”

  关爱弱势群体夯实“一人一策”

  龙明宋,有劳动能力,有一技之长,扶产业再好不过,但是,那些劳动能力不强且缺乏技术的贫困户该怎么办?因病致贫,完全无劳动能力的又该怎么办?

  贫困户张金凤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高二,小女儿还在读小学四年级。张金凤自己已是花甲之年,身患半边瘫,妻子又间歇性神志不清,家里没有经济来源。

  “对这种无劳动能力,或者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政策予以兜底。”宋敏介绍,进村工作组了解情况后,除了每人每月220元的低保兜底以外,还对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给予资助,按照小学每学年一千、中学每学年两千、高中每学年三千、大学每学年五千,发放助学金。

  让烈村362名贫困人口中,除部分享受低保政策的外,还有24名年老体弱、因病致残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人口。

  工作队拿出烟叶基地中的400亩土地,由党员大户和致富能人种植并牵头成立特殊弱势群体帮扶合作社,帮助他们增收脱贫。弱势群体以土地和扶贫资金入股,帮扶合作社将烟叶种植所得利润的20%作为弱势群体的年终分红。按照烟叶3000元/亩的利润计算,弱势群体每年可得24万元的利润分红。委托帮扶的24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万元。

  “每人至少落实一项帮扶措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具体到人。”工作队对村民的承诺是,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莽莽武陵山,蜿蜒而过,这些绿色勾勒出的线条,起起伏伏,仿佛一条封锁线,将贫困牢牢地扣在让烈这片土地上。与贫困赤身搏斗,是让烈人夙夜辗转的日常。

  冲出大山,挣脱锁链,工作队的到来,像开路人,又像领头羊,让让烈人找回了希望与生机,无惧山峰峡谷,深渊丛林,条条脱贫路百花齐放,一派欣欣向荣。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