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浏阳:建设“两个中心” 进军全国十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文隆 林湘国 罗定坤 杨志前 编辑:陈佳婕 2016-08-16 10:10:20
时刻新闻
—分享—

  “湖湘宝地,美丽浏阳”

  浏阳:建设“两个中心” 进军全国十强

蓝天白云下,浏阳宛如一座大公园、大花园。

浏阳城。

浏阳经开区蓝思科技一二期鸟瞰图。

官渡,狂野水世界。

花炮大道。

生活在一个个美丽幸福屋场,当地居民乐在其中。

浏阳西北环线的通车使城区扩大了一倍。

璀璨的浏阳烟花盛开在橘子洲夜空中。

经过近5年的发展,浏阳的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里程达227公里,所有乡镇均可在2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被誉为湖南“最美乡村公路”的荷文公路。

  8月16日,浏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该市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浏阳新五年的目标: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

  建设“两个中心”,就是打造省会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浏阳争创开放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抉择,已经在全市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并且得到了省、市的高度认可、大力支持。

  进军全国十强,是综合考量自身发展的纵向对比、县域竞争的横向对比,经过深入研究、科学研判所确立的争先进位目标,就是要始终走在中西部县域发展最前沿,确保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排名年年有突破,力争到2020年跻身全国前十。

  县域发展一年一大步。浏阳地区生产总值由556.7亿元增至1112.8亿元,年均增长1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7.9亿元增至85.9亿元,年均增长25.2%;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2366.6亿元、580.9亿元、859亿元、242.7亿元,年均增长21.3%、19.6%、24.4%、14.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四年稳居省市前列。

  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排名从全国百强第65位跃升至第28位,五年进位37个名次,提前两年实现“挺进三十强”目标,圆了浏阳人民期盼多年的赶超梦。

  王文隆 林湘国 罗定坤 杨志前

  回 眸

  发展引擎加快升级

  浏阳大力实施“产业兴城”战略,产业素质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4:70.2:21.4。

  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经开区跨入千亿级园区行列,综合竞争力跃居全省园区第3位;制造产业基地成功获批省级高新区,经济实力比肩全省中等县(市);大围山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收入连续四年实现翻番;两型产业园、花炮产业集中区、浏阳河文化产业园、浏阳河生态经济示范区竞相发展。

  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电子信息跻身全省信息产业领先地位,生物医药占据全省医药产业半壁江山,智能制造成为全省先进制造业重要力量,鞭炮烟花扛起全球花炮产业转型发展大旗,全域旅游蓬勃兴起,健康食品、文化创意、商贸服务方兴未艾。县域创新能力浏阳位居全国县级城市第48名,成为湖南唯一进入前50强的县(市)。

  规模企业大幅增加。坚持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累计引进和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76个,其中十亿元以上的35个、五十亿元以上的4个;全市规模企业达825家,十亿元企业由3家增至17家,百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改革创新纵深突破

  省直管县、农房抵押贷款、集体林权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不动产统一登记、“国地财”合署办公、综合行政执法等重点改革,浏阳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率先举办首届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会,引领周边县市在重点领域密切协作,并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纳入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创造性实施“园镇合一”“镇馆合一”“一园带四镇”等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强镇扩权改革,创新市乡、市园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了基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去年财政收入过亿元的乡镇(街道)达到7个。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核准类)可在68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备案类)可在56个工作日内办结。

  交通区位极大提升

  强力推进“交通融城”战略,通过交通区位大提升,带动发展格局大优化。

  “十二五”期间,浏阳市完成交通建设投资301.7亿元,新改建干线公路501.6公里、农村公路3040.2公里。力促大浏、浏醴、长浏三条高速全面竣工通车,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27公里,位居全省县(市)第一。

  成功争取蒙华铁路经浏设站并开工建设,推动浏阳加快迈进“轨道时代”。

  全面推进金阳大道建设,全力打造深度融入长沙半小时经济圈的无费快速干道,极大改变了浏阳的融城发展前景。

  开元大道东延线、荷文、园永、社大等公路建成通车,浏东、浏跃、浏大、大文、张小等公路提质改造全面完成。大围山旅游干线公路全线贯通,南横线、北横线启动建设,“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交通格局已经形成。

  城乡建管统筹实施

  着力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强力推进城乡建设,大幅提升城乡品质,主城区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58.2%。

  高标准提质中心城区。西北环线建成通车,成为一条彰显浏阳形象、富有现代气息的生态景观大道。全面实施城区主次干道新建改造、断头路拉通、背街小巷提质等工程;着力塑造城区入城口、花炮大道、长兴湖片区等城市精美窗口。规划建设“多馆合一”项目,启动实施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加快推进天然气入浏工程,掀开了建设现代都市的崭新一页。

  高起点建设美丽乡村。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创建,大瑶、永安、镇头、沿溪、大围山等重点城镇建设日新月异,10条精品旅游线路人气兴旺,华山屋场、松山屋场、富家湾屋场、亚洲湖村等典型样板亮点纷呈。

  高效能实施城乡管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造绿复绿、拆违控违等行动,扎实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最严格、最精细、最到位的城乡管理成为常态。

  “生态美城”战略成效显著。浏阳大地处处洋溢着清爽、绿色、文明的气息,“湖湘宝地,美丽浏阳”的城市品牌更加响亮。

  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坚持七成财力投向民生领域,累计支出达214.9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8倍。

  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631元、25191元,是2010年的1.7倍和1.9倍。

  大力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文体等各项事业,新建学校25所,改造薄弱学校213所,新增城区学位9077个,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18所、村卫生室216个;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14个。全面夯实水利基础,疏通城区积水堵点198处,完成水库除险加固178座、山塘清淤3000口、河渠疏浚3.3万公里。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五大保险”扩面征缴累计增加102.4万人次,发放各类低保、救助资金共计11.98亿元。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十大工程”,6245户18914人脱离贫困线、踏上小康路。严格执行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做实做细群众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综治民调长沙九区(县、市)第1名,获评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

  追 梦

  今后五年,

  浏阳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高度聚焦“湖湘宝地、美丽浏阳”城市定位,紧紧围绕“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奋斗目标,不断优化“一轴三带”“两城七园”“三河三山”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交通融城、产业兴城、人才活城、生态美城”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区域带动、项目拉动、城乡联动”发展路径,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打造更加富饶开放美丽幸福的新浏阳而努力奋斗。

  昨日成就是序曲,发展没有休止符。旧梦才圆,新梦又筑——“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的宏伟目标令人振奋。

  “建设‘两个中心’,就是要打造省会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既是目标,也是进军全国十强的路径。‘省会副中心’主要体现在融入大长沙,致力打造省会功能配套中心、新兴产业发展中心、都市休闲度假中心、绿色产品供应中心;‘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体现在辐射湘赣边,致力打造湘赣边交通物流中心、创新创业中心、金融贸易中心、休闲旅游中心、科教文卫中心。”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浏阳建设省会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期,是实现基本现代化阶段性目标的攻坚期。审视浏阳,今后五年发展机遇更好、基础更实、动力更强,美好未来令人期待。

  四个更加

  未来五年,具体而言,浏阳要做到:

  ——县域更加富饶。经济发展规模和效益全面提升,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45亿元。现代化、智能化、高端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更加彰显,“浏阳智造”走向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以上。旅游产业、现代服务、文化创意等蓬勃发展,消费需求更加旺盛。

  ——格局更加开放。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客运铁路等为骨架的现代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全面融入全国高速网和铁路网,成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经贸、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领域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开放度大幅提升,吸纳力、辐射力、带动力极大增强,迈入城区人口70万的中等城市行列。

  ——城乡更加美丽。城市空间布局深度优化,建设水准显著提高,管理服务精细到位,“骨骼强、血脉畅、气质美、活力足”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形成;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大气之美、山水之美、环境之美充分展示,浏阳特点、地域特色、文化特质充分彰显,一座现代化生态花园城市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三湘大地。

  ——人民更加幸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62万元和4万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更加到位,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顺心等,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智慧化;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文明风尚日益浓厚;依法治市取得重大进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

  五大战略举措

  今后五年,浏阳将依靠五大战略举措,向“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的目标推进。

  战略举措之一

  ——突出改革攻坚的重点领域,打造县域改革的模范先行城市

  在创新管理机制上求突破。全面理顺园镇体制、逐步扩大基层权限,推动园区、乡镇管理效能最大化、发展能力再增强。

  在转变政府职能上求突破。加快打造服务型政府,逐步实现重点领域“一枚公章管审批”,真正将浏阳打造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成本最低的县(市)。

  在激发要素活力上求突破。以改革撬动金融、土地、科技、人才等资源,着力提高要素流通率、利用率。推动农村资源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用地市场、技术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服务改善、管理优化,促进“沉睡”的资源转化为“流动”的资本。

  战略举措之二

  ——把握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打造能级更大的创新发展城市

  推动园区板块向现代化迈进。以最大决心、最大力度,把园区打造成为浏阳的人才特区、资本特区和科技特区。发挥园区的平台优势、环境优势,大力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和两型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

  推动产业层次向高端化攀升。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鞭炮烟花、健康食品、生态旅游、现代服务、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不断完善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推动创新创业向产业链集聚。坚持创新围绕需求和产业转,推动科研成果、创新创意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点产品,着力壮大浏阳品牌经济;加强与沿海城市对接,大力引进创新创业团队,以专业型、骨干型人才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热潮。

  战略举措之三

  ——找准开放合作的科学路径,打造融城聚力的内陆开放城市

  始终坚持“交通融城”战略,以新一轮交通大建设为先导,坚持“借力‘中三角’、融入长株潭、辐射湘赣边”协调发力,打造广纳要素、广聚人气的开放高地。

  战略举措之四

  ——围绕美丽浏阳的形象定位,打造国内知名的现代花园城市

  倍加珍惜浏阳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人文禀赋,深化“生态美城”战略,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和城市建设经验,创新思路、完善规划、明确标准,推动城乡融合再优品质、再提水平,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的现代化生态花园城市,进一步擦亮“湖湘宝地、美丽浏阳”的城市名片。

  战略举措之五

  ——践行民生至上的根本宗旨,打造普惠共享的和谐幸福城市

  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把民之所盼作为施政所向,从广大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从惠及群众最直接的实事着手,从社会治理最薄弱的环节抓起,将浏阳打造成为最具幸福感、安全感、公平感、获得感的城市。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激发引领发展的昂扬锐气;加强班子队伍建设,铸造推动发展的优秀团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服务发展的坚强堡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锤炼保障发展的过硬作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凝聚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提供坚强保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