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全新起航——湖南湘江新区上半年经济逆势上扬的启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晗 陈永刚 熊训忠 刘文 编辑:康晓乔 2016-08-02 09:55:19
时刻新闻
—分享—

  ● 梅溪湖鸟瞰图。梅溪湖投资(长沙)有限公司提供

  ● 高新区生态麓谷

  ● 渔人码头

  ● 步步高梅溪新天地

  王晗 陈永刚 熊训忠 刘文

  一组骄人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7.46亿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9%,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1%。

  一串响亮的名字:董明珠、王填、辛迪古普达、白湧、吴晓波、熊晓鸽、谌振宇、朱明跃……这些工商界、财经界、移动互联网界的大咖大佬们,纷纷把热切的目光投向这里,或战略投资,或总部迁来,激荡起创新创业的财富浪潮。

  这里,是湖南湘江新区,一片孕育创新和梦想的沃土,一片制造传奇和精彩的热土。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南湘江新区紧扣“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按照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提出的“五新”目标和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提出的发挥“四个作用”要求,以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所创造出的“新区速度”和“新区现象”,勇担改革开放排头兵、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的重大使命,展示出国家级新区的创新活力和奋进风采。其中的探索和成效,给人以深切的思考和启迪。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让湖南制造畅享世界

  7月的长沙,骄阳似火。

  在宁乡经开区格力电器综合生产基地,宽敞明亮的车间内,一台台橘黄色的全自动弯管机器人,正将流水线上的铜管一一压弯、传送、组装,一台台打着湖南制造烙印的空调机,发往全国、走向世界。

  近年来,随着武广高铁、沪昆高铁开通,长沙成为高铁时代的经济中心,加速承接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吸引了众多家电产业巨头的目光。

  6月1日,格力电器大型中央空调项目开工暨长沙格力首台家用空调下线仪式在新区举行,一座全新的格力“空调城”将拔地而起。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将成为湖南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家电生产基地,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00亿元。

  中国制造的标志性人物董明珠女士表示,此次开工建设的格力电器大型中央空调机组项目,代表着格力电器最高技术水平,是格力最为核心的科技成果。未来格力还将在新区加大后续投入,智能装备、模具、手机等高端项目,都将陆续落户。

  而随着长沙格力的投产,宁乡经开区6000亩的智能家电产业园内,已入驻相关配套企业近10家,意向入驻企业30余家。未来3至5年,格力、晶弘、海信等众多知名电器品牌将集聚园区,将实现智能家电产业突破千亿元。

  以格力为代表的智能家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湖南湘江新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

  按照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提出的“要在产业做强上发力,找准新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的要求,湖南湘江新区始终坚持抓支柱产业和重大项目,筑牢新区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工程机械行业尚未走出低谷的现实情况下,新区加速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连续6个月以高出全市平均10个点以上的速度发展,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已达60.0%;格力电器、多喜爱、哈药慈航等新项目竣工投产;中国通号、格力电器大型中央空调、中国联通、科力远、航天环宇、杉杉新材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不断刷新着新区版图。今年,湖南湘江新区共计铺排项目401个,预计完成投资906亿元。上半年,地铁3号线、长株潭城际铁路、岳宁大道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湘江欢乐城、西二环改造、滨江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进度加快。

  招商引资来势喜人。上半年,新区签约重大项目140个,合作投资总额7400亿元;成功举办“中央企业走进湖南湘江新区项目专场推介会”,与52家企业、金融机构、高校签署合作项目57个。

  井喷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大型市场集群,高端资源、高端项目、高端人才加速集聚……湖南湘江新区,正在成为湖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的澎湃引擎。

  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让创新创业引领新区

  “新”,是国家级新区的灵魂所在。“建设新区要有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战略定位和新的发展动力,这已经成为新区上下的共识。”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衡华如是说。

  新,首先体现在创新创意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湖南湘江新区成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走马湘江,创新创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

  2016年以来,新区新登记移动互联网企业1600余家,占长沙同行业新登记企业总数的41%。在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企业总数达2460家,谷歌、腾讯、阿里、百度、58到家、猪八戒网、卡友支付、亿科思奇、映客影视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相继落户,上半年移动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125亿元。

  长沙衣、食、住、行等生活服务类行业基础雄厚,随着服务业的互联网化,走出了一条“互联网+生活服务”的路子,正在打造成为“移动生活之都”。

  “贴心好服务,找保姆、找月嫂上58到家……”58到家创新传统的家政服务模式,以上门家政服务为切入点,为15万劳动者解决了就业问题,月均交易额达3亿元;远大住工的B-house远大美宅项目通过全新的互联网平台,让你在网上也能买到房子……

  目前,新区通过长沙高新区创业中心、梅溪湖创新中心、58众创等32家创客空间和众多孵化器,营造出创意为王、创新驱动的良好发展氛围。长沙高新区推出的柳枝行动孵化平台,已与28家投融资机构、众创空间达成战略合作。

  截至6月底,共有5批1300多个团队报名,入孵项目239个,并在北京、深圳、广州三地同时签订联合孵化协议。

  湖南湘江新区,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和发展的高地,助推长沙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国移动互联网创业“第五城”。

  新,也体现在站上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风口,以“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智能化改造。

  新区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合作成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院、与湖南航天管理局合作成立长沙航天新材料研究院,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固高科技机器人研究院等一批重大战略性产业的研究院落户新区。

  今年7月,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建设的长沙工业“云平台”进入上线试运营阶段。借助互联网,长沙工业“云平台”将构筑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企业“生态系统”,可实现网上企业资源的充分共享、智能制造能力的高度协同、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业务协同,以云制造和大数据分析为核心,促进智能制造创新技术转化。

  继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长沙卷烟厂、晟通科技等30家企业的智能制造项目成功入围长沙智能制造首批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后,2016年,长沙又启动了第二批200家传统企业的智能化改造试点。

  新,还体现在对全新领域和全新产业的大胆实践和探索。

  无人驾驶,作为汽车技术发展的终极状态,将成为惠及汽车产业、互联网产业、智能硬件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全新产业机遇,未来可能爆发为万亿级市场。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设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而这个领域的研究,全世界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就看谁能抢抓机遇、脱颖而出。

  “国家级新区最重要的气质就是创新。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前沿创新领域大胆探索和投入,让大家一说到新区就会想到创新创业!”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虢正贵介绍,位于岳麓科技产业园的智能驾驶汽车项目首期投资19亿元,正在加紧推进,计划在8月份开工基础设施。该项目引进国际顶尖的专家和技术为依托,一期工程预计2017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并申报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

  塑造绿色生态城市标杆,让市民共享高雅舒适

  伴随着钢琴家郎朗一曲欢快的《春节序曲》,6月25日,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的国内首家商旅文概念城市综合体——步步高梅溪新天地正式开门迎客。开业当天,客流量超过80万人次。

  随着国家级湖南湘江新区建设的提速,长沙“西拓”的进程明显加快,这里正从乡郊野外之地,蝶变为美好的国际新城。

  7座桥隧加地铁2号线贯穿河东河西,过湘江最快只需10分钟,河东河西生活圈基本无缝对接。

  过去,河西仅有的一座大型商厦通程商业广场麓山店服务市民10多年;现在,步步高广场、奥克斯广场、王府井、渔人码头等大型商业设施百花齐放,步步高梅溪新天地的盛大开业,更成为长沙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文化与旅游地标。

  步步高集团总裁陈志强介绍,作为中国首家纯商旅文综合体,步步高梅溪新天地独拥中国首家飞行体验馆、比肩迪士尼的云顶星河游乐王国、湖南首家北美赛级真冰场、中国首家O+O书店、中国最大屋顶农场、源自意大利设计的好美市集……围绕该综合体,将影响湖南3小时生活圈,瞬间升级长沙商业的国际范与现代品质感。

  随着梅溪湖国际服务区、滨江金融商务区、洋湖总部经济区、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望城滨水新城、宁乡沩东新城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湘江西岸面貌也将焕然一新。

  新建成、开工建设和引进步步高梅溪新天地、王府井、红星美凯龙、渔人码头、海昌、宜家国际、九龙仓奥特莱斯、长沙银行、洋湖国际医院、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新区新型消费业态加速布局,人流、物流、资金流快速积聚,消费市场日趋繁荣活跃。

  重点突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关键环节,打造山清水秀、高雅舒适的魅力新区。从规划源头注重细节营造,将整体风格、气质、高度、体量、色调、植被等细节有机融合,从规划源头提升城市形象;建设更注重民生的便利性,坚持注重补齐短板,交通改善、教育配套、生态景观、文化设施项目加快建设,以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让老百姓满意;管理注重规范化和普惠性,网格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正延伸覆盖到新区每一个项目、每一个角落,安全指数、文明程度和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今天,漫步新区,如一幅清新的诗意画卷: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拱桥飞架,蜿蜒曲折的堤岸上碧树环绕;造型似一朵美丽的芙蓉花的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正拔地而起;智能化的显示屏覆盖到街道、办公室和社区家庭……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让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中组织制度的创新具有“核裂变效应”,组织制度的优势在关键时候能破除产业发展的瓶颈。

  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服务提升上所做的努力从未懈怠。

  为突破各自发展的局限性,湖南湘江新区设立经济发展局,将产业布局科学化、产业聚集效应最大化。

  虢正贵介绍,新区在规划协调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统筹新区发展,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并且探索成立城市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探索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多种投融资创新,筹集基础设施长期建设资金,推出一批重大PPP项目。

  “统也好,融也好,关键是怎么给区县和园区做加法,而不是束缚大家的手脚,从而形成助力、推力和向心力。”

  为变行政藩篱为共建合力,新区先后推出了产业发展、土地制度、投融资等“十大改革”;加强战略空间规划研究,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产业政策、路网建设等十个方面,制定《关于推进新区统筹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形成区域整体合力,实现优势叠加、错位发展。同时,实施综合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五年实施方案》,促进现代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区建设等改革探索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和推介。加快出台人才政策,打造“人才特区”,同时推动自主创新示范,创新发展再添动力。

  在强化新区统筹功能的基础上,实施政务服务改革,加快实施简政放权,把能下放的权限全部下放到位,调动区县、园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理顺事权划分、财政收支、城建城管、征地拆迁等体制机制。

  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方式,落实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各区县、园区大胆改革、勇于担当,比拼赶超、竞相发展。长沙高新区率先在全省首推企业集群注册制度,其他园区在商事制度、产业模式、审批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

  大潮起湘江,乘风济沧海。朝着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的目标,湖南湘江新区正以改革为舵,创新为桨,一路乘风,踏浪前行……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范远志摄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