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记者田钰琳)“国学热”现象近年来备受社会热议。有人认为“国学热”反映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有人反思当今“国学热”出现打着国学的旗号赚钱骗人等“假热”“虚热”问题。那么,如何看待“国学热”,如何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条路子上不走歪路?
7月21日,由贵阳孔学堂和修文县委联合举办,以“从阳明‘知行合一’看当下的国学热”为主题的第三期“孔学堂·阳明洞会讲”在修文阳明洞开讲。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舒大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国学院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谢贵安,贵州省阳明学学会会长,贵阳王阳明研究会会长王晓昕作为会讲嘉宾从阳明心学的角度反思当今国学热问题。
讲会上,三位学者从阳明心学的形成背景及核心思想、国学的基本内涵、“国学热”的现状、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舒大刚教授认为,王阳明的“知”是良知、真理之意;“行”是为了利他、利民、利国之行。今人学习国学,其目的有三:第一,要知所敬畏;第二,要有所不为;第三,要知其所为。这正是修德修身的过程,亦是王阳明所言“致良知”的过程。谢贵安教授认为“国学”广泛地理解为一国所有之学。当今“国学热”若把一国所有学问,连同糟粕一起继承和发扬,这就走了歪路。因此“国学热”是要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而如今“国学热”成为许多人牟利的工具实际上是“知”与“行”不合一的表现。王晓昕指出,王阳明12岁立下成圣成贤的志向,即使被贬至龙场仍不忘初心,他可谓不忘初心的光辉典范。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亦是在警示今人学习国学,不能停留在“知”的层面,更要重在“行”的层面。要不忘初心,从我做起。
据悉,“孔学堂·阳明洞会讲”是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与修文县共同打造的接续传统、推陈出新、弘扬儒学的文化品牌,以孔学堂入驻学者为主、汇集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会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期主题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第二期主题为“阳明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