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新化将举行高规格傩文化研讨会 梅山傩戏揭神秘面纱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潘锦 肖轲 编辑:盛学运 2016-07-05 11:33:46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化维山乡曾家坛傩戏《莳田郎君》表演。

新化维山乡曾家坛傩戏《莳田郎君》表演。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潘锦 肖轲 娄底新化报道
  
  7月11日至12日,中国湖南新化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新化县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傩文化研究专学和学者将参加会议。届时,除神奇的梅山龙宫,秀美的紫鹊界梯田等自然风光外,新化县古老的梅山傩戏将向世人展示它的神秘风采。
  
  驱邪祈福、祭祖亲宗的古老巫傩
  
  梅山巫傩文化起源于蚩尤九黎时期,主要内容为山民向以蚩尤为首的历代祖先表述自己的诉求。自战国至唐代,梅山地区古傩盛行。梅山古傩保存相对独立完整,是带有表演性的祭祀仪式,宋人记述为“木鬼戏面”。特别是到明代以后,它吸纳中原和华东傩文化元素,流变为有独立剧目的傩戏,同时,傩仪、傩歌、傩舞、傩艺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后来,由于战争的影响,梅山蛮夷在明、清两朝大量向两广、云贵和四川迁徙,梅山傩文化同样影响到新迁地址,甚至辐射东南亚和欧美各国。现在贵州的屯堡戏,即由梅山傩戏随军落地演变而成,在广西的恭城、金秀等地发现的“梅山图”中也有许多关于傩堂戏的表演内容。在法国发现的“梅山36硐念”中,移民法国的梅山师公死了,其灵魂也要回归梅山法院。
  
  梅山傩的秉性为巫傩,功能主要是驱邪祈福、祭祖亲宗,载体是梅山巫师(俗称师公),属于师教或元皇教、巫教。有些傩坛兼学道教、佛教,因此有纯师教、师道合一、师道佛合一坛之分。新化县北面的傩戏,受外来佛教影响较多,县南面的受外来道教影响较多。传承大致分家传与师传两类,以家传为主,来源有本土派、武冈派、淮南派等,其中以武冈启教为多。
  
  新化县现存巫傩事相,主要有傩面、傩仪、傩祭、傩歌、傩舞、傩技、傩戏等项,主要保存在大宫和会(俗称和娘娘)、送天曹、抛牌过度、和梅山、和坛、还都猖愿、接娘娘等大型傩事活动中。傩面为木雕,角色有12类:土地公、土地婆、开山小鬼、挖路郎君、修路郎君、报福郎君、锯匠、架桥郎君、大法师公、萧师公、和尚、判官。
  
  傩神分三类:傩公,又称东山圣公,或救生、救难;傩母,又称南山小妹,或救生夫人、救难夫人、小妹娘娘;韩王,即韩信,又称金甲将军,主要用于还都猖愿。下坛供奉倒立张五郎、孟公、打猎梅山的全身木雕小像。
  
  傩歌,贯穿于所有巫傩法事和傩戏节目的始终,乐器用大鼓、大锣和牛角,锣、鼓在句与句或段落之间演奏,牛角则只在每个单元的开头和结尾吹奏。
  
  傩戏剧目基本保存在大宫和会,在三天三晚的大型傩事活动中,白天举行傩仪,晚上表演傩戏。另外,在还都猖愿、抛牌过度中也保存一些傩戏表演。
  
  据现在已经调查的资料可知,新化县现存的傩戏剧目至少有25个剧目:《起猖》《报信》《开硐》《开山》《挖路》《砍路》《引路》《修路》《焚路》《扫路》《伐木架桥》《和尚》《上五台山》《大法师公》《萧师公》《邓师公》《耕田种地》《土地》《接仙娘成坛变硐》《判官》《养育》《竹筶二郎君》《先锋》《三峒梅山》《应兆郎君》。
  
  梅山傩戏大放光彩
  
  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梅山傩文化的保护开发,通过挖掘整理、组织展演、开展交流活动等措施,使梅山傩文化艺术这一瑰宝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
  
  新化县委、县政府将傩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新化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成立了新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非遗保护中心,具体负责傩戏研究、保护和开发工作。
  
  梅山傩戏经文化部同意作为中国傩戏子项目已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其列入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正在积极申报市、省级遗产,与梅山傩戏相关的新化山歌、梅山武术已成功申报为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十年来,梅山傩戏参加国内各类博览会上百次。2006年7月,中法合作项目《湘中宗教与乡土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新化县水车镇设置分会场,参加人员有中、法、美等地学者40余人。会上表演了梅山傩戏《搬开山》《傩头狮子舞》等节目,其原生态受到了与会学者的肯定。
  
  2007年8月,由中国民协、湖南省文联和新化县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新化县举行,200余人观看了《还都猖愿》《傩头狮子舞》等节目。日本的广田律子等13名学者来新化县专题考察了梅山傩文化,在新化水车镇、洋溪镇、维山乡等地观看了《搬开山》《扫路》《架桥》《挖路》《还都猖》《搬六娘》《翻杆》《傩舞》《上刀山》等节目,并制作了专题片在日本放映。
  
  2014年8月30日,在中国广东旅游博览会新化县旅游推介会上,张光巨等4位傩艺师表演了傩戏《卖车线》;10月,新化县琅塘镇傩艺师刘国华等人应邀赴香港表演傩仪《接天霄》等剧目,让这一民间艺术大放光彩、惊艳于世,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新化县成立了文化资源挖掘整理组,举办了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培训班,专门邀请专家指导傩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为全面了解梅山傩文化,2014年3月,新化县13个乡镇19个傩坛的150余名傩艺师表演傩戏,共演出傩事剧目73个,其中傩戏43个、傩仪23个、傩技7个。
  
  2014年5月至8月,新化县组织工作人员走访摸底了17个乡镇62个傩坛的100余名巫傩师,挖掘和搜集有价值的民间傩文化资料,并及时归纳整理,研究成果《上梅广阐宫傩事》《蚩尤故里——古梅山文化遗产精萃》《梅山蚩尤——南楚根脉、湖湘精魂》《大梅山研究》(上下卷)等书籍相继出版。
  
  探索梅山傩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双赢途径
  
  目前,新化县在大熊山景区建设“蚩尤屋场”大型傩文化园,占地10万平方米,核心处将建一直径39米的大傩坛,主要用于表演傩仪和举行祭祖仪式及大型文艺活动。同时,在紫鹊界景区建设“梅山源”大型傩文化园,主要用于表演傩戏、傩歌、傩舞。有关影视和动漫产业也正在筹划之中。
  
  即将举办的中国湖南新化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举办大型傩文化艺术展演、踩街表演、田野采风、研讨会等系列主体活动。湖南省内外的傩文化专家、学者将进行傩文化开发与保护座谈,推动傩文化在新化的传承、保护、交流、研究和开发产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