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年轻人与土地疏离,我对此一点都不意外。我曾经跟教过的几个学生聊天,说到高考报志愿,几个农村孩子竟然没一个愿意报农业院校,有一个虽然报了一所农业院校,但很不情愿,而且所报专业也与农业没多大关系。
作为一个农村教师,对农村学生的选择是有些感受的。事实上,由于当代教育的导向问题,农村很多一心想鲤鱼跃龙门的“好”学生几乎都对现实的乡村生活有所排斥,既没有什么乡村社会实践也没积累多少乡村生活经验,只读教科书而不读生活,上学读书只是为了考大学,为了过上安逸幸福的生活,但究竟要过怎样的生活,并不认真去想,“理想”模糊得浓雾一般。
不少学生瞧不起父母的农民生活,一心向往出人头地。一旦考学失利,就好像天塌了自己也完蛋了一样,要么就是复读。我认识好多这样的学生,初中复读二三年或者高中复读二三年,不考上决不罢休。即使没有考上大学,无望通过考学逃离乡村,也往往毕业就出门打工,根本不想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学校的教育也越来越远离农村的需要,要想找几个关心“三农”的学生恐怕更不容易,说的更严重一点,农村学校教育事实上已经走入死胡同。
很多农村学生对常见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稀里糊涂,因为一方面学校的课业负担较重,以期提高学生们的成绩,另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也一直停留在自己当年上学时的水平,以为孩子只有把作业写好才算作“好学生”,尽量不让孩子参与农业活动,很多孩子跟土地的接触越来越少,以至于学生作文内容普遍远离农村生活,模仿甚至抄袭所谓的“范文”,根本不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也不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在教师的诱导下小心翼翼地迎合时政。尤其是教师和家长一再给孩子们灌输到城市才有好日子的意识,社会的现实更使很多农村孩子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而对家乡对农村愈加冷漠,当学生意识不到需要观察现实生活的时候,对身边的事物就会熟视无睹,哪还会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又怎么会想起关心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
我记得曾有报道,西部某省一贫困县的高考成绩在该省很有名气,考出不少“状元”。要说这是好事,可谓人才济济。只是那么多的人才都是“孔雀东南飞”,极少有回到家乡工作的,也没有几个为家乡做点什么贡献,家乡国家级贫困县的面貌一点都没改变。这样的教育“成果”也许很令当地人自豪,可背后的苦涩酸辛难道不更值得深究一番?
文/马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