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转身之间

来源:新华网 作者:包蓓蓓 编辑:李子璇 2016-04-11 10:04:10
时刻新闻
—分享—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 30岁后去留学》,范海涛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4月版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 30岁后去留学》,范海涛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4月版

  第一次见到海涛,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SIPA)图书馆的地下一层。这层图书馆的学习室没有窗户,规矩摆放的黑灰色办公椅与老旧的浅色木桌构成一副乏味的景象,并且能超长待机地开放至凌晨4点,是我认为全哥大校园最能令人心无旁骛读书的地方。
  
  海涛几乎是撞进了我的视线。她怀里捧着一大摞阅读材料,肩上挎个包,愁眉深锁地走进学习室,找了一个半封闭的工作隔间,正准备坐下。后来翻读她的回忆,那应该是她在学习重压之下,最感到生活质量一落千丈的日子。我当时已经在微博上认识了她:那个在大多数人眼中都已经颇有成就的传记作者,敞心敞怀地在公共空间里记述她刚到纽约的沮丧与挣扎。我佩服她的勇气与记录的诚意。走上前去和她打招呼,介绍自己,敲定了一顿午饭。
  
  我和海涛是同一年进入哥大念研究生的。因为相识于刚录入常青藤文科学院、身心正遭“全面碾压”的时期,我们因此结下了患难情谊——在她此书所记叙的大部分事件里,我都是一线的经历者与吐槽对象。
  
  诚实来讲,海涛是我在哥大同届大陆校友里工龄最深的之一。大多数从国内出来的研究生并无本科后的工作经验,这和其他国家、包括日韩等东亚国家的生源结构颇有差异。我们的聊天离不开从职场出来再念书带给人的冲击。
  
  海涛在书里回忆了她所身处的互联网行业在国内腾飞时,她那激流勇退的决定背后的纠结与痛苦。一方面,通过采访开复与和留洋的朋友交谈,她明确地意识到束缚她心底潜在的能量爆发的瓶颈,渴望漂洋过海到美利坚呼吸另一个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她切身理解“三十而立”在中国的语境下带给一位女性的压力:她的爱人在北京,她的妈妈需要(甚至是依赖)她的照顾,而国内快速的技术迭代可能会给她计划中的某一天重返职场带来重重障碍。
  
  她在书里回忆:“人们忍不住深深思索,在而立之年做出这样一个重大决策,这一切是否还来得及。”她用“人们”代指了内心反反复复的自己。
  
  在这个机会搭载着资本和技术喷薄而出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面临的崭新机会和可以选择的余地太多了。但是能够真正屏蔽外界嘈杂,践行自己内心愿望的人,实在太少。海涛在书里写道和她一起在新东方水清教室里奋战GRE的同班,竟然有大于三分之二的人最终选择的都是放弃。考试的险峻,生活现状的温水煮青蛙,内心对于投入产出比的小摇摆,将大多数已经启程的人摁在了半路。
  
  但是一个决定,只要写在了愿望清单上,就应该尽力去完成,不让年龄和其他外在的因素给这个决定能够为自己带来的价值和内心的快乐打折扣。“青春是不可退还的货币”,她在书里写,怎么去用,全看自己。
  
  而用青春和时光能够买来最好的东西便是教育,这是对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回报丰厚的种子投资。16年的寒窗苦读,能够对人职场的起点产生巨大影响。而从职场出来再教育,是对人生再一次校准的机会。当教育的魅力不再搭载在成绩、而是在灵魂的满足感上,这种在信息洪流中的宝贵片刻喘息、反思、再充电的时光,会给人下一阶段的腾飞加上超能的装备。
  
  海涛在哥大攻读的是口述史专业。这个需要大量和活生生的人、和档案资料打交道的专业,需要人在校园之外许多的积淀和思考。你必须思考,将自己的头脑浸泡在海量的信息和第一手的陈述里,精炼出一个不带自己主观判断的故事框架,展现出一个对时代有价值的个人经历横截。所有的这一切,没有解题的格式,没有标准的对错,没有量化的成绩——换一句话说,这和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所传递的价值观截然相反。你需要打破自己,重塑头脑,直面自己知识的不足与人生经历的浅薄,谦卑汲取,痛苦打磨,厚积薄发。
  
  许多接受再教育的人(不仅限于文科和商科教育)都会感受到这个重塑自己的过程,重新感受教育带给人由内而外的焕然一新,或者用海涛的话说,“一场绚丽突围”。但要知道,没有突围前的紧密部署,谨慎执行,这样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公众眼前的学霸也好,女神也好,如果真是能承得起这样的一顶头衔,必是在众人目光之后付出了超常的努力。
  
  还记得我们常在期中和期末前后互发邮件和短信鼓励彼此,并在所有的截止日期都结束后相聚酣畅。在结束之前?那是几乎不可能的。彼此灰头土脸在相遇的街道路口打个招呼,聊两句近况,已是摩肩接踵的留学生活里稀有的休闲。现在回想起海涛在书里描述的各种令人满脸黑线的情形,总是捧腹。但放在当时,一边要完成和全无语言压力的本土学生一样的学业和工作,一边要独立料理生活,一边还要在一个异域环境里摸索全新的体制规则、并时时争取和捍卫自己的权益,真是将生活过成了拼盘:只要七荤八素地能完成,就是胜利。
  
  身处陌生国度,教育的价值当然不仅在校园之中。记得有一个学期,海涛主要跑在美长期生活华裔的故事,从绿卡婚姻写到边缘艺术,我则主要跑曼哈顿北岛一个西班牙裔社区的报道,从甜甜圈店之间的竞争采访到家庭暴力。我们一个摸索华人生活命运的变迁,一个记录和中国毫不相干的族群里发生的琐碎与戏剧,经常在一起感叹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生活圈子的狭窄:外面还有那么多我们所不了解、因此曾经认为不存在的人和事,当你接触到他们、坐下来打开面对他们的时候,才会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肤浅和短见。
  
  当个体的局限与生命无限的宽度和深度相撞,人会变得谦卑,会学会尊重许多自己未知的东西,会更加谨慎地判断,以及更加批判地思考。这些是哥大作为一所学校和纽约作为一所城市所教给我们的东西——而能够教授人这些东西的绝不仅限于某一所学校或者城市——即便离开了也还是在头脑和骨子里,它们是人生下一阶段腾飞的超能装备。
  
  在海涛的书里,我读到了一个即便不时徘徊、也总是一往直前的女性,一个不被挑战不成活的充沛的灵魂。我能读出她爱现在这个比过去强大的自己,也能读出她希望自己再次晋级——也许在此书出版过后不久,她就要告别所有喧嚣,再次去攀登另外一座山峰。如她在书中的感慨,衰老就是放弃所有的努力,不再期待转身过后更好的自己。
  
  文/包蓓蓓(创新工场硅谷团队投资经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