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北京3月22日电 当爆炸声在“欧洲之都”布鲁塞尔的机场和地铁站响起时,人们心中一直不愿说出的真相以一种血淋淋的方式呈现了:恐怖主义在欧洲已成气候。欧洲,已不再是安全的天堂,世外的桃源。
布鲁塞尔大爆炸的可怕之处在于两点:一是地点,一是时间。
从地点来看,两次爆炸分别发生在人流最密集、最为安全部门看重又最难以防范的机场和地铁站。
从时间上看,爆炸发生在巴黎恐袭案主嫌在布鲁塞尔落网的第四天,发生在比利时警方全城大搜捕之后。
这充分表明,恐怖分子有能力在比利时,这个集北约和欧盟总部于一城的国家,“随时”“随地”发动恐怖袭击!
发生在家乡的恐怖袭击,对欧洲人已不再陌生。马德里、伦敦、巴黎,布鲁塞尔……不敢想像,还会有哪座欧洲城市,要进入这个“恐怖名单”。
尽管尚无任何恐怖组织来“认领”布鲁塞尔爆炸案,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对警方抓捕巴黎恐袭主嫌的报复之举。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此次爆炸案会震动欧洲,影响欧洲各国的反恐战略,让更多欧洲人对恐怖主义的蔓延和渗透进行深深的思考。
近些年来,周边不稳,邻居不宁,一直是欧洲大陆难以摆脱的痛。西亚的战火,北非的动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冲击着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中东乱局,有着美国的剧本,欧洲的影子。
放眼看欧洲,因希腊债务导致的欧元危机稍有停息;英国退欧又威胁着欧盟的完整;更不用说,上百万为躲避战火与动荡的难民或已涌入,或正在等待涌入。欧洲,已不堪重负。
如果说,欧洲内外环境的不稳,可能给了恐怖分子更多的机会,但关闭大门,绝不是应对恐怖主义的治本之道。欧洲的文明之火,不会轻易被恐怖主义浇灭。
布鲁塞尔的爆炸,再次敲响了欧洲防恐反恐的警钟。(作者江南冰,编辑蒋骢骁,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