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钟云华:高校应设立大学生实训基地鼓励创业

来源:红网 作者:钟云华 编辑:许敏 2016-03-02 14:31:09
时刻新闻
—分享—

  尽管我国已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浪潮,但大学生创业比例仍然偏低。据智联招聘《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2013届、2014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只有2.3%与2.9%,尽管2015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上升到6.3%,但仍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0%-30%水平。更甚的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也很低。麦可思(编者注:一家数据咨询机构)对毕业3年后的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3年后约有7成的大学生退出了创业,创业成功率只有10%,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30%。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参与率与成功率都很低,除了有项目不成熟、资金缺少、创业环境不优等外部原因之外,还有大学生创业能力低这个更为关键的内部原因。在大众创业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社会背景中,创业是最高质量的就业,也最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故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寻找提升路径,促进大学生勇于创业并成功创业,成为大众创业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推力。
  
  本文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研究结论。
  
  结论  亲友创业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显著
  
  大学生创业能力不强。这不仅表现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各个维度之上,大学生的“资源获得与资金能力”“相关知识与经历”“机会识别与冒险能力”“管理与决策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得分都较低,满分为5的计量刻度下往往只有2分或3分,其中最低的是“创业相关知识与经历”,平均得分只有2.235分;而且表现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总分之上,样本容量为1168的样本中,总分为50分时,创业能力分数在15分以下的有12人,约占1.03%、创业能力分数在15到30分之间的有648人,占55.48%、创业能力分数在30分到45分之间的有504人,占43.15%。
  
  “性别”“家人或亲戚创业”“家庭积蓄支持”与“创业课程”是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创业能力上存在差异,男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要优于女大学生;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创业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良好创业氛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能力;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不高,创业课程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被调查样本中从未接受过创业课程培训的大学生高达51.4%,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仅占1.4%。且在接受过创业课程培训的被调查者中,课程中参与度较高的比例为只有11.6%。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时还缺乏权威、科学的教材,对课程设置、教学要求、考核标准等都还没有统一的要求。在教学体系上,创业教育的内容还不够成熟完整;在课程设置上,创业教育被边缘化,缺乏连贯性,仅作为缓解就业的“补充课堂”,依附于就业教育中,缺乏独立性。高校创业教育的专业师资力量普遍匮乏,仅靠少量校内和校外兼职教师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不仅严重制约创业教育的发展,而且大大阻碍学生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对策  建学校、政府、社会合作创业服务中心
  
  高校顺应社会潮流,营造创业氛围。高校要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新要求,建立与社会创新创业紧密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灵活地设置专业与课程。通过多种媒介和渠道宣传国家、政府鼓励创业的法律和优惠政策等,宣传大学生创业的优秀典型,尤其是杰出校友创业典型事迹,利用榜样力量激励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让高校校园成为各种创新思维和创业思想迸发的摇篮。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培养,建立创业服务中心。高校制定有效措施,加大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积极鼓励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走入企业,参与创业过程当,提升创业教育师资自身水平;也可通过外引内联等途径创建一支高水平、创业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同时在校内建立学校、政府与社会三方合作的创业服务中心,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推介、法律维权、技术指导、风险评估、市场营销等一条龙服务,并利用中心打造项目开发和推介平台,做好创业项目的开发工作。
  
  提高创业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高校结合学校的生源情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进校开始到毕业之前全程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实行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课程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兴趣所在,结合社会形势、所学的专业与个性特征制定出符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目标。第二阶段,重点放在学生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素质培养、创业知识学习、创业能力形成及创业实践项目的运作等方面。第三阶段,创业课程指导老师与时俱进,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创业政策、搜罗最新的创业信息,选择创业项目。
  
  丰富校园创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无形中提升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该是开放的,高校可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校内的学生进行交流座谈,成立创业家协会,让杰出的创业家对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进行激励、指导;通过定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演讲大赛等竞赛活动,把具有创业计划和创业冲动的大学生集中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创业者群体,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如“校内创业一条街”,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创业项目的孵化。
  
  (本文作者为钟云华、罗茜。钟云华(1980-),男,湖南邵阳人,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罗茜(1993-),女,湖南益阳人,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本科生。本文原标题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实证分析》,内容有所删减。原文系湖南省改革进行时的“思与行”暨第六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一等奖论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