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陈文胜: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湖南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陈文胜 编辑:程赛 2016-02-13 09:32:48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文胜

  【专家简介】陈文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省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省城乡一体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中国乡村发现》创办人,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主持省社科基金课题11项。著有《论大国农业转型》、《乡村债务的危机管理》、《乡镇视角下的三农》、《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难点着力点》、《粮食安全国家责任与地方目标的博弈》等11部著作。
  
  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2016年1月27日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其中,“农业现代化”连续第三次进入主题。那么,“农业现代化”连续第三次“入题”有什么深刻意义?当前农业发展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变局和难题?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到底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底要在哪些方面着力?近日,记者就此与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胜进行了对话。
  
  TOP1:推进湖南供给侧改革,农业现代化是关键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十几年一以贯之地聚焦“三农”,还第三次将农业现代化写入主题。那么,湖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推进湖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陈文胜:湖南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推进资源优化配置,以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关键就是要提高消费拉动力和消费贡献率。其中仅靠投资在一定时期会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很难持续。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理论认为,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和个人消费。因此,湖南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发展消费品产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
  
  按照经济学家霍夫曼的观点,产业的关联度有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旁侧关联、旁侧效应。霍夫曼主张,以后向关联度最大的最终产品作为支柱产业。在消费品中间,食品工业是提供最终产品的产业,它的后向关联度最大,能够带动原材料、零部件、服务、物流等产业发展,弹力面很强,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消费品工业的就业率相当高,投入100万元的固定资产,重化工业最多提高到94个劳动力就业,而消费品工业可以提高到257个劳动力就业。
  
  湖南是劳动力大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多,所以消费品产业的发展可以在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上发挥重大的作用。一来消费品产业6到7成的资源来自于农副产品,而湖南农业资源丰富;二来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200多万,如果在本地发展消费品产业,把农产品生产、加工做好,产业链延长,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能够解决湖南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湖南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消费品产业和市场,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消费品工业,这是湖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
  
  TOP2:农业发展成就超越历史,但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
  
  记者:尽管农业现代化成就辉煌,但我注意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您是怎样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的呢?
  
  陈文胜:首先要明确,在党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十二五”是中国农业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第一次实现了建国以来粮食产量“十二连增”,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科技水平、农产品加工转化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收入实现“十二连增”,增幅连续6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回顾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主要农业大国只有美国在1975-1979年、印度在1966-1970年实现过“五连增”。可以说,不论从历史的标准还是当代世界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农业发展为世界树起了“中国标杆”。
  
  但用现代农业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大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业低产业化、低市场化、低集约化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变,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效率低、科技含量低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业发展仍然依赖资源和要素投入,这是资源环境无法持续承载的“负重之路”,是农产品供给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低端之路”,是农民收入空间难以有效突破的“物本之路”。根本原因是农业发展方式滞后,是传统农业尚未根本转型。尽管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进口量、库存量同时增长,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农业,难点也是农业。农业没有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很难得到根本转型。
  
  记者:那么,我们能否“单兵突进”、“恶补”农业,把农业现代化这条短腿“加粗拉长”?
  
  陈文胜:当然不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化是建立在工业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协调推进的基础之上的。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和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要和世界经济走势联系起来考虑。因为工业化并非化工业而是化农业,城市化并非化城市而是化农村、化农民,新型工业化必然涵盖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组织化、企业化、专业化的过程,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过程。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工业化发展的成果(即工业产品)才能有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只有通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来提高对工业品的消费,新型工业化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缺乏农业、农村的基础承载力、资源保障力和消费拉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TOP3:适应新常态,农业现代化面临四重挑战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发展新常态,农业面临一些怎么样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呢?
  
  陈文胜: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步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农业蕴含的巨大潜在价值正受到社会的青睐,以科技化、市场化、生态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正逐渐成为朝阳产业、高成长产业和具有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产业,成为社会富余资金寻求投资的重要渠道,农业发展进入可以大有作为的新的机遇期。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一是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分化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呈现分化格局,大宗商品价格普遍走跌,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而全球农产品供需区域差异显著,全球跨国粮商已经形成寡头垄断,加紧向发展中国家粮食产业链全面渗透,金融资本的投机行为、气候变化引起的生产波动更加剧了农产品价格波动。这些因素多重叠加,加剧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如何防范世界市场风险传导,需要未雨绸缪。
  
  二是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与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转型。我国经济结构性逐渐减速成为常态,势必将影响到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同时,我国农产品消费已进入整体结构转型期,农产品消费增长将从侧重数量转而侧重质量、花色、品种、品牌;农产品生产和供给的对象和需求来源均呈现多元化,消费的档次化、个性化、多样性将成为常态。因此,如何通过结构性改革,创新农产品供给,激活新的市场消费需求,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是农业要素投入成本不断攀升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当前,农用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技术、土地等各种要素投入成本不断快速上涨,而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延续下跌,我国正承受着农产品成本“地板”上升与价格“天花板”下压的双重挤压;与此同时,适合现代农业要求的优质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农业缺水问题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对农业现代化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拓展农业发展空间,降本、提质、增效,成为农业现代转型的主攻方向。
  
  四是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机制滞后与城镇化对资源要素的强势争夺。相对于工业和城市,我国农村的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市场作用未有效发挥作用,制约了农村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资源要素的闲置、低效、“非农化”和城乡不平等交换的问题突出,资源要素持续流向城镇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使农业农村发展处于不利地位。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机制,是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
  
  TOP4:推进农业现代转型的重心,是推进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
  
  记者:正如您所说,农业发展牵涉的问题很多,面临的形势复杂,那么,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心到底在哪里?
  
  陈文胜:当前农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所谓供给侧是与需求侧相对应的,需求侧表现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强调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农产品总量充足,温饱型农产品已经实现供需平衡甚至产能过剩,扩大温饱型农产品消费的空间越来越小,但中高端农产品消费的市场空间很大,而当前的农业供给存在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中高端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业的多功能开发不够,难以适应市场消费结构转型的需要,导致供需错配,使得全要素生产率低,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农业市场竞争力与效益难以提升。为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中央强调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并就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显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现代转型的重心应该是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
  
  TOP5: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湖南要着重解决五大问题
  
  记者:与全国相比,湖南农业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湖南意味着什么?湖南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陈文胜:湖南大宗农产品供给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但农产品的数量地位与质量地位不对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也是不争的事实,部分农产品卖难的情况屡屡出现,在全国农产品市场上,湖南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稀缺;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上,湖南农产品能够走向世界的产品不多,并且大多是初级农产品,缺乏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农产品。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对于湖南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的关键举措。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结构性的问题。当前推进湖南农业现代转型的重点是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解决农业扶持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湖南农产品的品种很多,但没有品牌;农业的名牌企业很多,但没有王牌。实际上,湖南具有很多特色的农产品,品质非常好,如果不加以扶持就会消失了。应该说这些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不是问题,主要瓶颈是加工和销售,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因此,推进湖南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推进农业扶持政策由注重扶持农产品的规模化向注重扶持农产品的区域地标品牌化转变,立足各地资源、气候、市场供求变化,扶持发展“一地一品”作为名优特产品主攻方向,特别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和重点品牌加工和销售的扶持力度,注重对独特资源、传统工艺、农耕文化等的挖掘,促进农业结构向名特优新调整,以此彰显湖南农业个性,增强农业竞争力。
  
  二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农业服务体系滞后的问题。湖南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成长缓慢,缺乏应有的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短缺。这造成了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降低了农业的效率,成为阻碍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解决农业发展单兵推进的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从表面上看是农业本身的事情,其实质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结构问题。如果就农业发展农业,不把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和措施纳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体系中来统筹谋划,农业发展方式就难以转变。近年来,湖南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不断迈出新步伐,但农业尚没有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资源要素公平交换的市场体系,农业“单兵推进”的思维惯性和工作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农业要素的净流出格局未得到彻底扭转。
  
  四是解决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较弱的问题。农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不强、服务能力弱小,没有发挥应有的生产经营组织功能,影响了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
  
  五是解决农业管理与考核机制滞后的问题。当前,农业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没有形成面向市场的科学管理体系,特别是重数量轻质量、重种养轻营销、重规模轻效益的管理和考核体系,与当前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农业投入成本高,但整体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TOP6: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着眼于湖南客观实际精准发力
  
  记者:刚刚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目标与任务,湖南如何根据实际精准发力?
  
  陈文胜: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必须着眼于湖南的客观实际,全面优化湖南农业发展总体布局。
  
  一是优化湖南农业区域结构。环洞庭湖地区做好“湖”字文章,着重推进优质稻、优质棉麻等优势大宗农产品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大湘西地区做好“山”字文章,着重推进生态旅游、花卉苗木、特色种养业和林产品发展;大湘南地区,做好“特”字文章,着重推进优质粮油、特色禽畜、特色果蔬茶、烟草等高效经济作物发展;长株潭地区做好“城”字文章,着重推进都市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
  
  二是优化湖南农业品种结构。由注重农产品的规模化向注重农产品的特色化转变,大力开发农产品品种与地方气候、土壤、水质条件相适应的地方名优特产品,扶持发展地域标志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名优特产品的主攻方向。
  
  三是优化湖南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农产品加工度引导,形成农业产业链,培育湖南农业的“中国名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提高名优特产品的市场营销与研发、知识产权保护能力,避免“金银花事件”的再次发生。
  
  (原文刊发《湖南日报》2016年02月13日03版,原标题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对话省社科院研究员、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陈文胜》,湖南日报记者奉清清采写。)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