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搭建主体框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述评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冯蕾 王逸吟 柳霞 编辑:李柯影 2016-01-19 11:26:05
时刻新闻
—分享—

  “全面深化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争把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头3年进行了生动总结。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大改革主线系统推进,在新的历史起点奏响了全面深化改革雄浑壮阔的时代交响曲。

  夯基垒台:从思想奠基到理论引领

  巨轮扬帆远航,方向至为关键。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方向有着深刻的洞察——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同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到“方向”——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第一次学习的主题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凝聚改革共识、筑牢思想根基。

  中共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29次集体学习,涵盖推进改革开放、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多个重点领域。

  改革思想,源自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给养——从主题看,第七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聚焦“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第二十次集体学习聚焦“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聚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改革定位,是历史视野与全球视野的交汇——29次集体学习既有对“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的回顾与思考,又有对“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的洞察;既有“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也有对“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推进我军军事创新”的聚焦。

  改革探索,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既有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改革理论问题的探究,又有对“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等改革实践的深刻研判。

  理论强,则党强;理论富,则国富。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

  这源于30多年来的改革规律与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将承包经营权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中分离的“一权变两权”,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新一轮改革,实现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改革的沃土滋养着绚烂的理论之花,而改革理论又成为改革实践的指路明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先后形成。

  “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说。

  夯基垒台,筑牢根基,既是思想之基、理论之基,又是实践之基、民心之基。

  从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勾画改革的时代路径,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改革的顶层设计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

  立柱架梁:从顶层设计到重点突破

  2016年1月15日,山东济南、青岛宣布实行积分落户制度,城乡间的鸿沟正在加快弥合。

  改革,改到深处是利益。户籍、国企、土地、薪酬,每一项改革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深改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20次深改会,是改革重要的航标,是透视改革进程的一扇明窗。

  从2014年1月至今,25个月内,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召开20次,共审议109份文件——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考试招生制度等多年想改而未改的“硬骨头”终于破题,司法体制、公车制度、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等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改革得以有力推进。

  深改小组第一次会议就明确了中央深改小组下设6个专项小组名单,《中央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出炉。

  全面深化改革绝非局部领域的“小修小补”,而是敢涉险滩,敢动真格。

  抓住主要矛盾,突出推进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才能实现关键突破。

  立柱架梁,究竟立哪些“柱”?架什么“梁”?

  “要加强对各领域改革的全面评估,坚持问题导向,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优先顺序,重点推进,发挥好支撑作用。特别是要把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土地制度、对外开放、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环境保护、养老就业、医药卫生、党建纪检等领域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上”——最近一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了改革的重点。

  回顾三年,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事项大步推进。

  国企改革终于破冰——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中央深改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机制制度创新。

  牵一发动全身的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拉开大幕——中央深改组第三次会议审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存款保险条例》出台。“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

  涉及亿万农民的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

  彰显公平要义的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中央深改组迄今召开的20次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20多个事关司法改革的文件,《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等一批重大改革方案落地生根。

  关乎教育公平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习近平在会上讲话时强调。

  频发的雾霾让生态问题成为改革焦点——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制度合力打出治理重挙。

  纵观三年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成为一条重要的主线。

  行政体制改革打响“开头炮”——截至2014年底,中央政府已相继取消和下放了9批共798项行政审批事项。2015年力度不减,截至2015年11月,进一步取消和下放139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中央政府定价范围大幅缩减,具体定价项目减少80%左右。

  向既得利益开刀,公务车改革大步推进——截至2015年11月,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140个参改部门公车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参改公务人员49355人,取消车辆3868辆,压减61.8%。

  改革,释放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在国际环境云谲波诡、国内“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成功换挡,经济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增强,2015年我国服务业占比超过五成,新登记注册企业平均每天超过1万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激荡着澎湃动力。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2012年12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这一论断,揭示了改革总体布局的理论逻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涉及15大领域、33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陆续推出,风起云涌,势如破竹,一幅壮阔的改革画卷正向中国与世界展开。

  搭建主体框架:从科学规划到务实笃行

  新年伊始,世界银行发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报告,其中下调了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预估,美国经济增长2016年预计达2.7%,欧元区经济增长预估从前次的1.8%调降至1.7%。“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如何“危”中寻“机”?

  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改革要在头三年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基础上,搭建“主体框架”——全面深化改革将步入新的境界。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制胜的关键。

  2016年1月,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要牢牢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落实主体责任,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提高履责效能,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活全盘,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落地生根。”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最近一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

  “不管是落实已出台的改革,还是推出新的改革举措,都更加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更加需要勇往直前的毅力,更加需要雷厉风行的作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在部署2016年改革工作总体思路时强调,“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要排队督察”“挂账整改”“加大改革实绩考核权重”。

  唯其艰难,更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

  新年开启,一项项极富含金量的改革实举相继推出——

  2016年1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57个创始成员国共同按下标志性的启动键,承载着共同发展的梦想蓄势起航;

  医保的缴费方式即将迎来变化,最新发布的《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出台,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惠及亿万百姓;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企业登记模式全面推行,企业登记手续大大简化,社会治理能力在改革中稳步提升;

  计划生育等政策与户口登记脱钩,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司法制度改革得到全面解决……

  未来五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45%左右。从2016年开始,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转户1600多万人。

  未来五年,中国要大力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2016年开始,每年减贫1000万人。“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充满信心。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风雨无阻,勇往直前。”习近平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字字铿锵。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搭建“改革的主体框架”,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五大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改革思想在深化,改革理论在提升,改革实践在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挺立时代潮头,引航中华巨轮,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本报记者 冯蕾 王逸吟 柳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