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王贤)习近平总书记5日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太一生水、水辅太一。”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横贯我国东中西部,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现在长江流域生活着4亿多各族儿女。这里有郁郁葱葱、壮美绝伦的峡谷风光;各具特色、张力十足的山水人文;同时具有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无数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整航道修锚地建港口,搞园区引企业办工厂,圈地皮大拆建造城镇……在沿江地区长江经济带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一些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饥不择食拉项目,让高污染的矿产、钢铁、水泥、化工企业密集布局在长江边;部分企业无视长江水环境,污水直排、偷排问题突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森林、农田变成了城市,昔日的湖泊、溪流变成了工厂……
近些年,长江生态系统警钟不时敲响:长江水质不断恶化,沿线水污染事件多发,威胁用水安全;白鳍豚、白鲟多年不见踪迹,长江江豚仅余千头,顶级物种纷纷告急……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发展与保护的终极命题上,这一重要指示给出了明确答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就是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心全意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行示范带,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长江经济带不仅是一条有巨大潜力的经济发展带,更是关系子孙祸福的生态屏障带。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从严从紧的前提下,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关系。只有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强化长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切实顺应自然保育生态,中华民族母亲河才能永葆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