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邝奕轩:洞庭湖区精准农业发展的六大对策

来源:红网 作者:邝奕轩 编辑:司马清 2015-12-25 11:50:06
时刻新闻
—分享—

  当前,环洞庭湖区应敏锐把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双重”历史发展机遇,抓住关键点,加快推动精准农业发展,将洞庭湖区的农业发展优势转化经济强势,以推进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精准把握洞庭湖区精致农业发展态势,分段推进精准农业扩展
  
  洞庭湖区精致农业发展将极大提升区域农业发展质量。但鉴于洞庭湖区小农经济占主导成分的农业发展现状,洞庭湖区精准农业发展应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引进、试验和示范阶段。总体来看,现阶段洞庭湖区精准农业处于发展初期,仍需要着力培育、推广,应选择农业生产技术、金融等资源禀赋较好的农业生产者为鼓励、引导对象,支持其引进必要的装备和技术,建立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示范点试验示范点,如不同地域特色农业精准种植、特色精准养殖、精确加工示范基地和样本,开展优势产业带优质特色农产品精确种养技术体系的研究、集成和示范,研究开发可以用于生产的优质农作物精确种养信息处理技术系统。第二阶段,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选择洞庭湖区水土资源丰富的区域,将试验示范工作向小型农户、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推广。在洞庭湖区,单个的农户依然处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以益阳市为例,承租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1.37万户,其种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30%,还有70%的是小农生产。基于此,一方面要总结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精准农业的做法和经验,另一方面要着重探索小型农户发展精准农业的方法和支持措施。第三阶段,在前期试验示范基础上,以试验示范经营主体为核心,在部分地区形成实用化和产业化,逐渐形成有湖区特色的“精准农业模式”。
  
  二、利用洞庭湖区“两型”洼地优势,推动农业先进科技要素集聚
  
  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均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域内高端农业园区发展形势好。武汉城市圈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充分采用板块和集群发展模式,着力发展生物育种、动物疫苗、生物饲料添加剂与微生态制剂产业,提高生物农业企业集群的聚集效应。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隆平高科技园由原来单一的传统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成为以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兼顾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园区。环洞庭湖区三市是长株潭“3+5”城市群的组成部分,湖北荆州市对接武汉城市圈,洞庭湖区是桥接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联系纽带,可以实现两大城市群农业高端要素最大程度的交汇。因此,洞庭湖区要积极开展内联外引,在省内,积极引入隆平高科技园的技术和产品,为湖区精准农业发展注入“营养”,实现隆平高科技园技术优势、总部经济优势和洞庭湖区资源优势无缝对接;在省外,结合内联成果,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引入生物疫苗、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等精品技术和产品。
  
  三、选准洞庭湖区精准农业项目,为全面实施精准农业提供科学基础
  
  农业发达的国家的农田灌溉用水的效率达到50%-70%,化肥利用率接近60%。[12]洞庭湖区的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和化肥利用率分别为45%和3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3]因此,洞庭湖区应更多的开展节水、节肥、节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根据田间土壤养分的结构和变异,精准施水、施肥、施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强化洞庭湖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农业信息要素向生产环节集聚
  
  充分利用洞庭湖区已有的规划资料、农田水利规划资料、湖区林业规划资料、土地普查资料、地块航拍资料、卫星遥感数据、农作物病虫害资料、农产品种养资料、农机田间作业资料和湖区卫星资料等数据,建立以农业地理信息为平台的洞庭湖区农业生产管理数据库。重点强化适合洞庭湖区的变量喷药机、变量施肥播种机、变量灌溉设备等软件系统的研制和建设,推动精准农业信息技术的“着陆”发展。
  
  五、强化洞庭湖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为精准农业发展增添润滑剂
  
  精准农业,具外部性、弱质性的特点。因此,洞庭湖区应着重从以下三个层面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湖区的精准农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科技指导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精准农业发展机制,实现湖区资源优势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依靠科技“裂变”,化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强势。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洞庭湖区应尽快形成以精准农业发展为导向的、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机制完善、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体系、检测检验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打造品牌农业,发展农业品牌。三是加快建设精准农业人才培养体系。精准农业的理论和实践在我省也是才起步,掌握操作精准农业技术设备和相关知识的人才依然缺乏,因此,洞庭湖区发展精致农业就要重视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打造农村适用人才培养载体,整合阳光工程等农村适用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资源,优化精准农业人才教育培训方式,培养掌握精准农业生产技术的乡土专家、生产经营型人才和懂市场、会经营的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为精准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六、强化洞庭湖区精准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精准农业
  
  洞庭湖区精准农业发展既面临着长期劳动密集型农业发展模式带来的发展困境,也面临着农业实现现代化所提出的资本+知识密集型发展路径依赖需求。精准农业是涉及生物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复合农业系统,其农业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由于变动成本中的数据获取、处理费用以及固定成本中GPS装置、计算机及软件等硬件设施费用高昂,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培育、发展精准农业的支持力度,制度就是推进洞庭湖区精准农业建设的关键抓手。一是要建立、健全精准农业发展导向的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税收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二是建立精准农业产品有限准入制度,电网对于精准农业生产的电力给予一定时期、一定幅度的价格优惠优先收购,政府对精准农业产出产品的项目实行立项优先、财政补贴优先好、投资倾斜等优惠政策,政府建立采购清单,优先采购精准农业产品;三是围绕精准农业产业发展,建立利于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部门以及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的政策体系。

(作者简介:邝奕轩,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农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本文转编自湖南智库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