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邝奕轩:精准农业是洞庭湖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来源:红网 作者:邝奕轩 编辑:司马清 2015-12-24 12:38:07
时刻新闻
—分享—

  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供给基地,湖区农业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深入探索洞庭湖区精准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精准农业:洞庭湖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洞庭湖区农业资源丰富、生产历史悠久,是湖南乃至全国的“鱼米之乡”,当前,如何实现洞庭湖区农业生产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跨越发展是洞庭湖区亟待解决的难题。
  
  现阶段,洞庭湖区农业正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转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精准农业对于保障洞庭湖区、省域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洞庭湖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一是精准农业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精准农业技术的大量应用,可以实现农业产业化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将提高农业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比重,并降低农业产业化的劳动密集型比重,从而改造传统的高能耗、高物耗、低效能的农业生产结构方式。
  
  二是精准农业改变农民知识结构。基于精准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农民务必提高新型农业生产技能,从而优化了农民的传统农业知识结构,科技素质底下的农民将被淘汰。在这个知识结构改变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被优化,将减少密集型农业生产劳动。
  
  三是精准农业可以大幅提升经济效益。精准农业以物联网为基础,依据农田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资源条件,精准的调整各类土壤与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优化利用各项农业投入,进而获取单位面积上的最佳农业产量和经济效益。四是精准农业可实现社会发展的“两型”目标。精准农业把科技贯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经济增长对人造资本投入的依赖将逐渐降低,而日益依赖人力资本的投入,这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增长模式带来的环境损害,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洞庭湖区精准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设施农业是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实现依附于自然的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工厂化农业和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转型,并实现农产品的反季生产和销售,满足了市场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设施农业较为接近精准农业。2012年统计数据表明,益阳设施农业用地面积5.6万亩,产值达1.6亿元。总体上,洞庭湖区精准农业依然处于引进、试验和示范阶段,“精准”程度并不高。
  
  一是设施简陋,操作很难达到精准。洞庭湖区以塑料暖棚为主体的设施农业规模并不大,以益阳市为例,该市设施农业处于发展初期,农业用地面积仅占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的8‰,农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5‰,设施农业对农业总量的影响力是相当低的,此外,农业设施技术含量不高,光温调控能力差,尤其是计算机管理配套严重缺乏,严格的说,还不是精准耕作。
  
  二是专用肥料开发之后。洞庭湖区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但肥料品种主要是大田生产肥料,高品位的有机肥、复合肥少,影响配方施肥的精确度。
  
  三是管理水平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宜于洞庭湖区农业生产的3S技术服务体系尚未有效建立,计算机管理配套非常少,远远达不到精准农业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技术要求。
  
  只有看清这些现状,并有效解决发展精准农业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加快洞庭湖区农业的传统增长模式向知识密集型转型,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信息化、规模化、品牌化,最终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简介:邝奕轩,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农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本文转编自湖南智库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