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大规模针对青少年药物滥用的调查,为建立全国范围的青少年药物滥用监测系统提供了科学的调查方法、充分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项目成果得到了来自国家总局,广东、辽宁、山东、山西、湖南、贵州、重庆等7省(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负责人以及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专家的一致肯定。
该项目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地理位置、人均GDP等因素进行三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7省(市)共抽取了42个市(县),于2014年10月至12月完成了来自504所高中、职中、初中学校共15.7万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本次研究结果显示:7省(市)中学生均存在不同程度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现象,但对于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危害及其他相关知识均缺乏正确认识。
此外,调查发现,中学生首次非医疗目的用药的时间主要是在小学六年级或更早,其药物的来源主要是药店和家庭,使用的场所主要是家庭和学校,且中学生吸烟、饮酒与非医疗目的用药行为存在密切的联系。这提示,对中学生药物滥用的行为干预需要学校、家庭以及药品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从低年级学生开始,从预防和控制中学生过早吸烟饮酒开始,积极宣传合理用药及相关安全用药知识,对青少年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进行一级预防。
同时,由于各省(市)的用药习惯、药物获得难易程度、药物滥用宣教情况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种类精神活性物质在各省(市)的使用率不同。因此,各省(市)还需根据当地调查的实际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宣传,并且联合多方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共同为全国青少年创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健康环境。
据悉,近年来,广东省局主动创新药物滥用监测机制,发挥监测效能,药物滥用监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自2003年开始开展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每年完成《广东省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书》。2007年以来,广东省局创新药物滥用监测模式,率先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药物滥用调查及干预,打破了过去只从吸毒人群开展监测的被动模式,建立起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主动监测模式,使禁毒工作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邓剑雄指出:“深入、全面地采集中学生药物滥用的监测信息,是药物滥用监测的重要部分。建立我国特有的青少年药物滥用监测网络,全面了解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药物的动态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也是药品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广东省局还针对中学生滥用药物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将对中学生的教育和干预融入调查研究当中。自2007年以来,广东省局、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联合教育部门、禁毒办和卫生部门从社会宣传、校园教育、家庭预防、药品监管等多方面着手,开展了包括“拒绝滥用药物,健康与你同行”、“杜绝药物滥用,保护安心校园”、“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等多渠道、多方式的宣教活动,不断加强青少年对药物滥用危害的认识,减少中学生因药物滥用成瘾造成的社会和家庭危害。
此外,广东省还率先将药物滥用防治工作植入学校,探索在深圳市建设“青少年阳光成长工作室”试点,预防、发现、矫治青少年药物滥用行为,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园药物滥用防治体系。
国家总局药化监管司副司长张培培表示:“中学生药物滥用调查和干预不仅是一个个专题研究项目,它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和责任。目前,在前期的工作基础上,通过社会共同努力,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青少年药物滥用监测网络指日可待。”(张雅馨邢欣黄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