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解析李克强总理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关键词

来源:新华网 作者:郝亚琳、杨依军、伍岳 编辑:redcloud 2015-11-17 23:01:30
时刻新闻
—分享—

  深化合作、重振势头、聚焦发展

  ——解析李克强总理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关键词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郝亚琳、杨依军、伍岳)今年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将于近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会议。

  当前,地区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面临挑战,东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此次会议又正值东盟和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备受关注。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与东盟合作,重振东亚合作势头,聚焦推动地区发展取得新成果。

  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

  “东盟自身发展和中国东盟关系发展都面临一个关键节点。”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说,“双方应该保持良好合作势头,为未来五年深化合作作出新的规划。”

  今年年底,东盟即将建成共同体,这是亚洲地区第一个次区域共同体。中国和东盟已经实质性完成自贸区升级谈判。明年,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将迎来25周年。

  “东盟共同体建成后,将更加强调统一和团结,可以更有效地在东盟十国间配置资源、规划项目。这将有利于中国与东盟更好地开展合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宋均营说。

  在17日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介绍,在出席第18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期间,李克强总理将重点阐述中方对东盟政策,继续推动落实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等倡议,重点推进产能、互联互通等合作,不断提升中国-东盟关系水平。

  重振东亚合作势头

  本月初,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中断三年后在韩国首尔重启。李克强与韩国总统朴槿惠、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会议。

  “东盟与中日韩(10+3)是东亚合作主渠道。此前,日本同邻国关系恶化导致中日韩合作低迷,势必对东亚合作产生消极影响。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的恢复,将有利于重振东亚合作的势头。”江瑞平说。

  据刘振民介绍,在今年10+3领导人会议上,中方将推动各方落实好《2013-2017年10+3合作工作计划》和《第二东亚展望小组报告》,深化财政金融、粮食安全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互联互通、国际产能、海洋、扶贫、能源、救灾等新领域合作,推动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共同努力实现2020年建成东亚经济共同体目标。

  “东亚是全球最具潜力和前景的地区之一,东亚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对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宋均营说。

  聚焦发展议题

  2005年12月14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6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吉隆坡举行首届东亚峰会,也被称为“10+6”峰会。2011年11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六届东亚峰会上,美国和俄罗斯首次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国,东亚峰会机制也由此扩大到“10+8”。

  “东亚峰会的合作进展很快,不过由于这一机制参与国家的复杂性,个别国家试图在这一场合讨论其他话题。应该保持东亚峰会作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的性质和定位,强调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全‘双轮驱动’,不能有所偏废。”江瑞平说。

  刘振民在吹风会上说,东亚峰会成员国总人口和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50%以上,是连接东亚合作和亚太合作的重要平台,各方均十分关注峰会未来发展方向。他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各国经济增长面临结构调整和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峰会应重点关注发展问题。为此,中方将打造东亚稳定增长极作为与会总体目标。

  此前,外交部已明确表示,东亚峰会及有关会议不是讨论南海问题的适当场合。

  “南海问题不是中国和东盟整体间的矛盾,东盟国家也不愿意被这个问题所绑架而牺牲同中国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友好。”宋均营说。

  他表示,中国-东盟合作给相关国家带来了切实的利益,特别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倡议为地区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东盟国家希望从中获取发展助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