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常德:政府投入千万撬动社会资本上亿元投入养老业

来源:红网 作者:廖洁 朱宽海 编辑:何冰 2015-11-10 23:15:5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常德11月1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廖洁 通讯员 朱宽海)黄光辉老人按下手中“老人机”的呼叫键,常德武陵区新村完美社区服务中心的呼叫平台上即显示出他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并根据黄老的诉求派遣工作人员为其上门理发。
  
  像这样将养老服务平台系统纳入到智慧城市建设范围,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支持民营养老机构研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即时通讯,将各种养老服务随时送到老年人家中,是常德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助推民营养老“走得远”的重要举措之一。
  
  常德市人口628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15万,占总人口18.5%,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是全省率先进入高度老龄化的城市。在常德市民政局副局长戴平看来,养老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一个民生工程。政府部门可以改变过去单兵突进的方法,应该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大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
  
  武陵区新村完美社区服务中心就是如此。该中心是政府部门以奖代投和民营资本进入建设的一家养老服务中心,也是湖南省民政厅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该中心配备有日间休息室、沐浴床、餐厅、医疗卫生站、康复训练室等设施。其设立的呼叫平台还让养老服务实现了延伸:平台存储了武陵区当地2917名低保老人的个人信息,只要老人拨打中心呼叫平台电话,服务中心就能马上派人上门提供服务。
  
  在黄光辉老人要求上门剪头发的当天,当地一名叫李明的老人家里需要保洁,也打电话给呼叫平台。这名老人由政府定额为他购买了养老服务,服务中心在为他完成服务后就可以到政府部门结算服务费用。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既有公办的好设施,又有民办的好服务,受益的是全市老人。”常德市民政局副局长戴平说,“十二五”期间常德市在城区投入1000万元推动民营养老机构发展,撬动社会资本上亿元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为确保民营养老机构生存空间,戴平介绍,早在2010年,常德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意见》。2015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构建起了一个包括机构补贴、人员津贴和投融资、土地供应、税收优惠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在内的多元政策支持体系。
  
  比如,常德对民营养老机构按自建每个床位补贴9000元、租赁每个床位补贴3000元的标准提供机构补贴;对每接收一名老年人按照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分别给予养老服务机构每月100元、200元、400元的运营补贴,每接收安置一名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按照全护理、半护理、自理分别给予养老服务机构每月1000元、600元、200元补贴。
  
  此外,对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国家养老护理资格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等级证书,并从事养老护理岗位的从业人员,给予每人每月100元、150元、200元、250元的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对服务达标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年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各项补贴力度之大、优惠范围之广走在了全省前列。
  
  民营养老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是一个全新的角色。新角色如何在新领域站稳脚跟、发挥新作用,成为一个现实课题。对此,常德市县两级政府民政部门坚持手拉手地帮,手把手地教,每个区县市建立一所高标准的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从建设标准、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为民营养老机构提供可学可比的参照标准,并提供政策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较好地发挥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同时,先后出台了民营养老机构建设和管理标准,社区居家养老建设标准、农村幸福院建设标准等一系列建设规范,为民营养老机构的营建提供了操作性强的蓝本。
  
  截至目前,常德市在主城区投入1000万元,用于民营养老机构发展,共发展民营养老机构47家,拥有养老床位5027张,有效弥补了原有以公办机构为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不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