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2008年6月,侗族芦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枝光也成为侗族芦笙制作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算上今年,杨枝光制作芦笙已经有41个年头。
芦笙制作没有图纸全靠口传记忆
7岁就会吹奏芦笙,20岁开始学习做芦笙,只用了3年时间就掌握了别人需要5年才能学会的技术,杨枝光注定这一生与芦笙为伴。
芦笙是侗族竹制吹管乐器,由笙斗、笙管、共鸣筒、簧片、箍等部件组成。芦笙制作没有设计图纸,全靠口传记忆,而且工艺复杂,需要灵巧的双手和灵敏的耳朵,精心制作,反复调试。
芦笙的定价,根据笙管的多少而定,“15根芦笙管就算很多了,要再多也可以,但越多就价钱越高。”
由于手艺出众,广西和贵州的侗族人也经常跑来请杨枝光做芦笙。“一年要做三百多把芦笙。民间用三管的多,一户一个,170元一把。一把龙头芦笙400元,一般表演用得多。”
芋头侗寨的侗家人户户都有芦笙,人人都会吹芦笙。
杨枝光说,以前侗族男女青年谈恋爱,男生吹芦笙,女生就点着茶油灯来看男生侗服好不好。“以前没电话,也不认识,吹个芦笙就认识了。”
侗族建筑三宝:风雨桥、寨门和鼓楼
芦笙对于芋头侗寨人的重要性,从杨枝光落座的鼓楼上也能看得出。这座鼓楼有9层,密檐,攢尖,芦笙顶,故名芦笙鼓楼。湖南省文博副研究馆员胡群松说,芦笙顶意味着侗人很喜欢吹芦笙。除了顶上的一把芦笙,鼓楼最上层的每个翘角上都是一把芦笙。
“侗寨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建筑。侗族建筑有三宝,分别是风雨桥、寨门和鼓楼。”胡群松说。
芋头侗寨里,现存鼓楼四座,均为纯木结构,不施一钉一铆。最具特色的鼓楼,还得属半山腰的牙上鼓楼。因平地面积有限,为了获取更宽阔的鼓楼广场,古代建筑师采用悬空贴崖而建的办法,在平地外拓展空间,底下用数十米的硬木支撑,延伸至山坡下,形成典型的“悬贴式”侗寨建筑风格。
胡群松说,鼓楼一开始是用来议事的,后来慢慢变成娱乐场所。在侗寨,鼓楼都是村民自觉自愿筹资建立,是公益性的建筑。所以大家都可以享受鼓楼提供的休闲方便。
美食
当地特产苦酒味道其实是甜的
来到侗族地区,不吃点昆虫,回家都不好意思说来过。蝗虫吃粮食,怎么消灭它们?通道人的解决办法是吃掉。一碗炸得金黄的蝗虫端上来,头、脚、翅膀仍然清晰可见。放一个在嘴里,口感酥酥脆脆。
除了蝗虫,还有葛麻藤虫。葛麻藤的藤条上会长出一个个小疙瘩,把疙瘩剥开,里面有一粒像花生米一样的小虫,两头尖,中间大,那就是葛麻藤虫。麻藤虫肚子里都是油,放在锅里炸,不用另外放油,熟了一口咬下去,又酥又香。
吃昆虫,当然要配酒,而且要配当地的特产苦酒。说是苦酒,其实尝起来是甜的,味道跟湖子酒很像。那为什么叫苦酒?传说,侗族有对新婚夫妇,女的名苦娘,结婚不久,丈夫外出谋生。苦娘在家等丈夫,每年的重阳节,都要蒸一坛水酒,等丈夫回来喝,可等到50多岁离开人世时丈夫也没回来。邻居给苦娘办后事时,发现苦娘家里有很多酒坛,几乎堆满了卧室。大家尝了苦娘酿造的水酒,入口清凉、醇正柔和、回味悠长,感叹不已。族长保留了苦娘酿酒的秘方,并把酒的名字命名为苦酒,以此来纪念贤惠的苦娘。
美景
通道转兵纪念馆
“通道转兵,中国转运。”来转兵纪念馆参观,很多人都是冲着这句话来的。1934年12月12日,红军七位高层在通道恭城书院召开政治局会议,商议行军方向。既定方针是进军湘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但当时北上线路已被蒋军层层把守,几无通途。毛泽东力主进军敌军防守薄弱的贵州,后被大多数与会者采纳。于是有了军委的“万万火急”电报,有了“通道转兵”。
通道转兵纪念馆位于通道县溪镇,占地面积3025.16平米,采用了图文、绘画、雕塑、沙盘、声光电、情景复原等手法,真实客观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通道转兵”这一辉煌历史。
通道转兵纪念馆宣教部讲解员粟秋梅介绍,为了建设好转兵纪念馆,陈列布展组先后赴贵州、广西、江西及周边地区,收集了300余件红军长征过通道时的相关资料和红军文物。
恭城书院
恭城书院位于通道县罗蒙山下,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始名“罗蒙书院”,明代改称“罗山书院”,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侗家的一些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因县溪镇至江口(乡)河段称恭城河,后人将它更名为“恭城书院”。
恭城书院为纯木结构,是我国独具特色、规模最大且保护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