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红色摇篮”育出绿色崛起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许春媚 钟端浪 编辑:redcloud 2015-09-15 09:24:45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许春媚 江西日报记者 钟端浪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是毛泽东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写下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和这诗句一样,近年来江西的旅游发展也“风景独好”。到江西去重走一段长征路,品尝一瓢红井水,织就一双红军草鞋,接受一次红色洗礼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红色旅游成为江西叫响全国的品牌,助推着江西向旅游强省前进。

  海南,拥有着独特的“红色精神”,革命规模虽不算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却造就了孤岛奋战23年红旗不倒的奇迹。但是,长期以来海南的红色旅游资源虽然很丰富,却存在着景区分散、规模偏小,景点文化和内涵提炼、整理不够,硬件设施不全等问题。全岛齐头并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进程中,如何发展红色旅游打造海南另一独特旅游名片,并将其运作成红色经济,让当地老百姓在旅游发展中谋到实惠,江西的丰富经验有着有益的借鉴意义。

  从顶层设计着手布好红色旅游发展蓝图

  2014年11月,虽寒意逼人,但在江西井冈山、庐山、三清山等各大景区景点内到处都能见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我们来这里就是想看一看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来自北京的齐键虽然已经步入古稀之年,但依然健步如飞地走在井冈山著名的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上。

  记者从江西省旅游委获悉,2004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江西的红色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累计接待游客量达到4.16亿人次。

  江西,就如同一个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八一起义总指挥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黄洋界哨口工事遗址等红色革命旧址星罗棋布,点缀于江西的秀美山水之间。

  据有关部门统计,江西全省登记在册的革命旧址、旧居和战斗遗址共有2000多处。

  虽然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井冈山、瑞金、安源等革命圣地一直被视为革命传统教育阵地,作为一种潜在的旅游资源而存在,前来参观的人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游客。

  如何利用好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走出一条独特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江西选择了从“顶层设计”着手。

  1999年,江西在全国率先提出“红色旅游”概念,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将革命圣地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战略性研究开发。2004年1月,由江西省发起,联合北京、上海等地发布了《七省市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接着,江西又率先组织编制《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启动全省发展红色旅游工作机制。

  江西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么多,面面俱到不现实,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李瑞峰说,因此纲要中确定了以龙头带动全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思路,重点打造井冈山旅游区,同时建设南昌等旅游集散地。

  如今,江西已经形成了以井冈山红色旅游区为龙头,南昌、瑞金、萍乡、上饶红色旅游区为基点,南昌、赣州为集散中心,中国红色旅游概念线路、江西红色文化旅游金牌线路、赣湘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赣闽粤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赣浙沪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赣鄂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为产品的红色旅游精品体系,在全国唱响了“红色摇篮”的品牌,红色旅游成为江西省的旅游支柱经济。

  红色旅游产品化

  让历史“活”起来

  一栋房子,一根棍子,一个话筒子,这是许多游客传统印象中的红色旅游,说教味浓、枯燥无味。然而,在江西,记者体验到的红色旅游却是鲜活生动的。

  11月中旬,井冈山市拿山乡茶坪村,晚上8时,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开始了。以茶坪村最原始的山水为舞台背景,以井冈山当地的农民为演员,一段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活生生的历史在眼前铺开。

  “为了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红色教育,我们倾力把红色旅游产品化。”李瑞峰说,江西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非常注重把当年的故事开发出来,“把故事产品化,游客就很容易接受,也就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种体验性强的红色旅游产品在江西比比皆是。在井冈山,“吃一顿红米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红军墓”的“六个一”活动,将红色旅游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游。在瑞金,一段约为10公里的当年工农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路,被打造成“长征体验游”旅游产品,沿途恢复当年苏区时期的历史风貌,并发动当地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让游客们在“情景再现”中“亲历”难忘岁月。

  跳出“红色”

  发展“红色”

  “红色吸引人,特色留住人。”李瑞峰说,江西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之路上,不仅仅把眼光放在了“红色”上,井冈山旅游的发展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井冈山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他的每一次推介都有一句重要的推介词,“井冈山不仅是红色的,更是绿色的,它是一座成功之山、财富之山、生态之山。”据介绍,目前井冈山已经开发出了红色朝圣之旅、绿色观光之旅、蓝色休闲之旅、金色成功之旅、古色民俗之旅等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大大扩展了井冈山的游客面。

  “井冈山的转型发展之路也是目前江西红色旅游的转型发展之路。”李瑞峰说,江西跳出了“红色”发展“红色”,将红色之魂、绿色之美、古色之特相融合,产生出旅游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江西红色旅游得以领跑全国的“法宝”之一。

  如今,井冈山、瑞金、上饶等重点红色旅游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构成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井冈山相继投资改造了挹翠湖,开发了龙潭、笔架山、大峡谷等生态旅游景区;萍乡、瑞金、兴国等地,在做好“寻访红色故都”、“重走长征之路”的同时,还开发了客家民俗风情游、高山草甸生态游等多种复合型旅游产品;上饶市一些县区利用龟峰、三清山等风景名胜游,带动当年赣东北根据地的红色旅游。

  老区百姓

  成发展旅游业的“主角”

  一提起老区,许多人脑海中浮起的第一个词是“贫穷”。“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我们不仅改变了老区的面貌,还让老百姓的钱袋子真真正正鼓起来。”李瑞峰告诉记者,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成为江西老区经济的有效增长点,使老区经济方式实现了由“救济型”向“开发型”的转变,红色旅游成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从泰井高速路口转入井冈山红色旅游区时,一座屹立在路边的“井冈红旗”钢塑给记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它红得耀眼,飘得潇洒,提示着进山的人们:前方是井冈山核心景区。顺着“井冈红旗”舞动的方向望去,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村寨,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民居整齐漂亮,火红的牌匾、灯笼、旗帜透着喜庆。这就是有“井冈第一村”之称的厦坪镇菖蒲古村。

  近年来,井冈山形成了以草坪村、菖蒲古村、白银湖为代表的三大“农家乐”饭店聚集地,上百家“农家乐”饭店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目前,江西全省的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55万人,300万人间接因红色旅游而实现就业。在井冈山、瑞金等地,许多老百姓自发地加入到旅游产业的队伍中,曾经的“泥腿子”上岸做起了导游、组建了旅游车队,开起了旅行社和旅游商品专卖店,自觉地成为当地旅游业的推动者。而这种来自民间的力量,将成为当地旅游发展最长久的动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