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郭齐勇:两湖学人的精神家园

来源:红网 作者:郭齐勇 编辑:刘艳秋 实习生 柳金明 2015-08-05 10:48:54
时刻新闻
—分享—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 郭齐勇)

  刘人熙先生创办的《船山学报》迄今已近百年了!百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变,《船山学刊》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这种变化。《学刊》作为一家思想文化学术期刊,倡扬湖湘文化,在儒、释、道及中国优秀传统学术的研究上,别开生面,硕果累累,是我们两湖学人的精神家园。
  
  在历史上,湖湘学是两湖学者共有的精神资源。胡安国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进士及第后,任荆南教授,又从荆南入为太学博士,后又提举湖北、湖南、成都学事。胡安国在湖北任官时,对身分、地位比他低的程门高弟谢良佐(时任应城知县)持后学之礼,人们颇感惊讶。安国与程门中坚谢良佐、杨时、游酢等“义兼师友”,倡扬洛学。杨时曾任荆州教授,是安国子胡寅、胡宏兄弟的老师。南宋时张栻曾知荆南府,兴礼重教,振起学风。湖湘学创始人胡安国与程门谢良佐等,正是在湖北交游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火花的,胡宏通过杨时、侯师圣、吕大临而与洛学、关学发生密切联系,最终成为湖湘学的一代宗师与“性本论”者;朱熹曾从学于胡宪,与安国父子侄之学有关,而湖湘学与闽学因五峰朱子之间的文字因缘而相遇,又因张栻与朱子之间的频频交往相互论道而日益密切起来。宋元明清时期,两湖之间的学人、书院的联系十分密切。
  
  清末以降,两湖学术文化亦是一个整体。近百多年来,以船山学为纽带,两省健康互动,成果颇丰。在这里,有几位前辈不可忘记。他们是:张之洞、熊十力、李达、萧萐父。
  
  1889年7月,张之洞先生刚到湖广总督任上,便视察武汉的经心书院、江汉书院,看到书院破败,又被大水冲垮部分校舍,当即议定重修一座书院。1890年,在张之洞主持下建起了两湖书院,每年从湖南、湖北各招收100名学生,由各省学政调取保送。两湖书院建在武昌都司湖与菱湖之间,建有祭祀包括王船山在内的湖南、湖北两省先贤的楚学祠。张之洞高度重视两湖书院工作,每逢开学,他亲率文武百官到院参加开学仪式,每学期末大考他也亲临主持。在张之洞的关心下,书院吸引了各方名流来任教。他聘请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原广雅书院院长梁鼎芬为首任院长,继任者有蒯光典、王同愈、黄绍箕等。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书法家杨守敬、数学家和翻译家华蘅芳、音韵学家沈勇植、史学家姚晋圻、冶金专家李维格等名流都曾任教该院。书院在短短12年里发展迅速,影响极大。书院根据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以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为目的,以开放的心态弘扬国学、接纳西学、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传播了进步思想,维新派代表人物、自立军领导人唐才常,辛亥革命领袖黄兴,大学者章士钊等都曾是两湖书院的学生。
  
  黄冈熊十力先生服膺、弘大王船山学术。熊先生认为,辛亥革命运动与两湖学人崇尚王船山学有关。青年时代,他写《船山学自记》,说自己“种种疑虑,莫获正解,以是身心无主,不得安稳。乃忽读《王船山遗书》,得悟道器一元、幽明一物。全道全器,原一诚而无幻;即幽即明,本一贯而何断?天在人,不遗人以同天;道在我,赖有我以凝道。斯乃衡阳之宝筏、洙泗之薪传也。”中年时代,十力先生将船山哲学概括为“尊生以箴寂灭,明有以反空无,主动以起颓废,率性以一情欲”,认为此“足为近代思想开一路向”。又以类似的语言概括自己的哲学:“吾平生之学,穷探大乘,而通之于《易》。尊生而不可溺寂,彰有而不可耽空,健动而不可颓废,率性而无事绝欲。此《新唯识论》所以有作,而实根柢《大易》以出也。(上来所述,尊生、彰有、健动、率性,此四义者,于中西哲学思想,无不包通,非独矫佛氏之偏失而已。王船山《易外传》颇得此旨,然其言散见,学者或不知综其纲要。)魏晋人祖尚虚无,承柱下之流风,变而益厉,遂以导入佛法。宋儒受佛氏禅宗影响,守静之意深,而健动之力,似疏于培养;寡欲之功密,而致用之道,终有所未宏。”熊先生晚年曾作一联:“衰年心事如雪窖,姜斋千载是同参。”姜斋就是“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王船山先生。熊先生实践了船山的孤往精神。
  
  敝校前校长李达先生亲自推动了湖南、湖北两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62年11月在长沙举办的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全国学术界的一次盛会。会议由李达、谢华倡导并主持,出席者有冯友兰、嵇文甫等大家。李达在开幕词中强调了王船山哲学的积极意义,也谈到应加强两湖学者与全国学者的联系,欢迎湖南学者来湖北参加社联领导下的各学会的活动等。
  
  恩师萧萐父、唐明邦先生等参加了上述会议的筹办工作,他们当时是青年学者,他们提交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如萧先生的《王夫之哲学思想初探》和《浅论王夫之的历史哲学》,唐先生的《〈周易外传〉的若干辩证法思想》和《王船山史迹访问记》等。这次会议使萧先生、唐先生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并开始以王夫之研究专家名世。
  
  尔后,萧萐父先生与两湖学者、同仁一道,积极参与了1982年、1992年在衡阳等地举行的纪念王船山逝世290周年、30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筹划、组织工作。萧先生生前特别支持《船山学刊》,投注了他的真情。萧先生是船山学大家,一生寄情船山,他也特别关心、提携两湖青年学者。
  
  1982年秋,萧先生帶着他的学生去衡阳出席船山会,我也忝列其中。萧公诗兴大发,有《湘西草堂题咏》三首。其一曰:
  
  芳情不悔说船山,弹指湘波二十年。
  
  今日漧溪忆风貌,芷香芜绿梦初圆
  
  1992年船山逝世300周年,萧公为湘西草堂题诗:
  
  雪儿红豆少年诗,梦断章江月落时。
  
  天地有情容祓禊,雷风相薄孕新思。
  
  在萧公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武汉大学中国哲学这一国家重点学科,一直把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想,特别是王船山学术的研究作为重点,今天还有不少中青年学者在此园地耕耘。衷心祝愿船山学研究更加深入,祝愿两湖学者的互动更加密切,祝愿《船山学刊》越办越好!
  
  (本文原载于《船山学刊》2014年第2期,《广天下以新天下——<船山学刊>创刊百年专题》“刊庆专栏文稿”精选文章。)
  
  (作者简介:郭齐勇,1947年生,男,湖北武汉人,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