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践行“三严三实”的好干部】谭敦龙:上访群众的“专家门诊”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编辑:刘飞越 2015-07-14 10:56:42
时刻新闻
—分享—

(谭敦龙工作照)

(谭敦龙工作照)

  红网见习记者 王敏 长沙报道
  
  “接待上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要安抚上访群众,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找到合法合规的维权途径。”这是湖南省信访局副巡视员谭敦龙对自己工作的描述。
  
  在湖南省信访局工作的九年来,谭敦龙共接待人民来访1.02万批7.5万人次,牵头协调各类重大纠纷446起。他对工作永远倾注全力,他将吃苦、奉献当作党员应尽的“义务”,他说“我就是农民出身,我理解老百姓这么远来上访多不容易”。
  
  上访群众“慕名而来”,专找他治“疑难杂症”
  
  接待上访群众,整天面对的是一张张求助、哭诉、愤怒的脸,听到的是哭声、骂声、埋怨声,做的是一些难事、苦事、烦心事。
  
  谭敦龙自2006年7月调入省信访局工作就迅速调整心态进入角色,“来人必接,逢访必谈”是他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他接待上访群众坚持做到“五个一”:一腔笑脸相迎,一声问候暖心,一杯热茶相敬,一心一意服务,一句祝福相送。他说:“这样做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群众的心里容易接受些。”
  
  为了方便群众,他坚持每天早上七点半前上班、中午开门接访、群众不走不下班;对行走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利用下班时间或安排专人将上访人送到回家的车上;群众没有车费或没有吃饭的,他经常设法帮助解决;他承诺凡工作人员接谈后不满意的由他负责再接待。
  
  没有时间,他便利用午休、节假日等休息时间逐一接待。这样的做法,打破了常规,也给他带来了辛苦和麻烦,可他却有不同的看法,“老百姓大老远过来,外出办事不容易,加之带有情绪,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替群众着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热心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2012年元旦前夕,长沙市天心区张某某两姐弟(均六十岁以上)跪坐省政府,反映其父亲因公殉职却迟迟得不到所在单位的赔偿。当时,他们的父亲已经死亡有三年多了,因尸体未处理而产生的冷藏费多达二十余万元。
  
  姐弟俩从2008年11月起上百次进京上访,两人甚至因为父亲死亡后未能入土为安渐渐患上了精神偏执症,经常扬言要采取极端行为。期间,相关单位曾多次组织过协调,但由于多种原因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谭敦龙接访后,放弃了原定元旦放假期间陪妻子回老家看望父母、岳父的计划,利用元旦假期与张世姐弟进行了详细的沟通,走访了相关单位,并多次召开座谈会。通过多次走访协调,这起长达三年的停尸纠纷,终于在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其父亲尸体火化完的第二天,姐弟俩就带着家人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并长跪不起,说“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处理好,我父亲能入土为安,我们一家人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您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很多上访群众的问题在他这里得到解决,经过口口相传,更多的群众便慕名而来,点名要找他帮忙处理问题。同事笑称谭敦龙这里是专家门诊,专治疑难杂症。
  
  家人说他的脾气不好,在家里“懒”得很
  
  “我妻子说我脾气不好,回家也不做家务。”谭敦龙坦言,接待工作很繁琐,也很累人,回到家里一般都不想动了,遇到家里的问题也是会借机疏解一下情绪。
  
  他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妻子在祁东县计生局工作,户口随迁至长沙已近7年,但至今未调动工作,祁东县的领导考虑到他夫妻分居两地的实际情况,曾多次提出将其妻子调入县驻长办从事接访劝返工作,但都被他婉言拒绝。
  
  同时,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相当高。“信访部门虽是清水衙门,但信访部门不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信访干部时刻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九年来,他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上百起,从未收受过群众钱物,暂时推不掉的土特产,也付给了相应的钱或物,拒收钱物达数十万元;帮助基层和部门开展信访工作,从未为难过基层和部门,更未出现过“索拿卡要”的现象。
  
  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谭敦龙同志始终秉承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的自我要求,在工作和生活中从未有过任何不良反响。
  
  在这次“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中,谭敦龙同志的心得体会中有这么一段话:“我是一名农家子弟,组织上把我从一名普通的退伍兵培养成副厅级领导干部,给予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离不开同志们的关心与协助,更离不开组织的关怀与鼓励。对照这次三严三实活动,我应认真反思,时刻保持自警自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老实知恩图报,对工作高度负责知难而进,对自己保持平常心,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他就这样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