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抗战老兵卢庆贻:拍出衡阳保卫战“最后一电”

来源:红网 作者:谢岳峰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吴若兰 2015-07-08 11:46:3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雨湖站7月8日讯(分站记者 谢岳峰)在雨湖区姜畲镇建中村,记者见到了8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卢庆贻,现在的他儿孙满堂,和自己的老伴过着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虽然卢老的耳朵已经不太好使,但身子骨依然非常硬朗。71年前的战火纷飞早已远去,但曾经炮火轰鸣的岁月以及侵华日军犯下的罪行,却跟着卢老走过了一辈子,始终不能忘怀。
  
  国家危亡之际,14岁的他毅然投身抗战
  
  1941年春季,驻守在长沙的泰山军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正在面向社会招收报务员,当时年仅14岁的卢庆贻投军报国,抗击日寇。由于报务员要求初中学历,卢庆贻并不符合要求,但他以前经常去电台找朋友玩耍,熟识无线电收发等基础知识,破格进入了第十军驻长沙的无线电速成班,成为备取生开始学习无线电报收发、密码以及故障修理等知识。半年后,卢庆贻被分配至第十军军部通讯营无线电班,担任少尉报务员。1944年6月,衡阳会战爆发,日军以5个军团12余万的兵力向衡阳发起了三次总攻。
  
  日军围城衡阳,城外战事告急
  
  “日军有12余万军队,还有飞机、大炮,我们守城的第十军只有近1.7万人。”卢庆贻说,在6月20日左右10倍于守城军队的敌军已把衡阳城团团围住,而防御战事在23日正式打响,从开始一直到保卫战结束的47天里,日军总共对守军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总攻,此外每日拂晓与傍晚,日军的飞机与大炮还会不断进行狂轰滥炸。“当时的衡阳城内整日火光冲天,建筑物都被炸成了废墟。”
  
  日军的3个军团在6月底至7月初发动第一次总攻后,并未占到上风;第二次总攻日军调集了大量火炮,并派遣飞机向城内投掷燃烧弹、炸弹,使城内成了一片火海,但因守军顽强抵抗,付出了惨痛代价的日军依然没有前进一步,为了尽快攻破衡阳城,日军违反国际公约,向衡阳城投放毒气。“我们守卫据点的一个连队战士全部都中毒身亡,守军在城内搜索各种防毒面具,不够用就用湿毛巾捂着口鼻。”
  
  经过连日的激战,近1.7万人的守军减员严重,由于存粮被燃烧弹烧焦,他们靠糊米饭和盐水度日,更为严重的是,因外援被阻击,守城官兵的弹药已出现短缺。无奈之下,第十军只得收缩阵地,军长方先觉要求士兵做到“三不打”,即看不见不打、不进入阵地不打、打不死不打。而在此时,日军又从长沙增调来了2个军团,开始对衡阳城发动了第三次总攻。
  
  弹尽粮绝,他拍发“最后一电”
  
  1944年8月3日开始,日军炮火开始向守城军各主要阵地狂轰猛炸,而后又以重兵向阵地猛攻冲杀。“衡阳的战事结束后,大家都耻笑第十军,我听到过很多非议,说我们投降了。”说起这一段,卢老情绪异常激动,“怎么可能是投降,我被俘时,从城里走过,一面白旗都没看到。”后来,第十军的功绩终被认可,阵亡的抗日将士忠骸被安葬到了烈士公墓。
  
  时间回到1944年8月5日,衡阳城内只有2000多人,另外还有有六千伤员和一万余名老百姓,可以讲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城外的友军倒是有一万七,但是日军有十几万,他们一直打不进来。此时,军长方先觉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与日军谈判停战,二是突围。但突围便意味着,方先觉和主力部队出去了,伤员和老百姓则会被留下来遭到日军的屠杀。“方军长当机立断决定,即使背负骂名,也要保全伤员与老百姓。”卢老说:“我这条命就是那个停战协议里出来的。”
  
  8月6日,衡阳会战中的最后一封电报,经过卢庆贻的手发往了重庆统帅部。卢庆贻在电报发出三天后,在重庆出版的《大公报》上读到了方军长的“最后一电”:“重庆台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钧鉴,敌人今晨由北城突入,城内展开巷战,我军官兵伤亡殆尽,已无并可资堵击,我等誓以一死报国,勉尽军人天职,绝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美意,此电空系最后一电,来生再见,我方先觉率师长周庆祥、葛先才、容有略、饶少伟、参谋长孙明玉同叩。鱼,午。”
  
  8月8日,日军第十一军派遣人员前往第十军部接洽停战。至此,历时47天的衡阳保卫战就此结束,第十军与日军激战47天,以死伤1.6万人的代价毙伤日军6.8万人。这也是中国抗战历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一场攻防战。
  
  打死两个日本兵,他逃出敌营回到老家
  
  停战以后,卢庆贻与其他许多人员一起成了俘虏。“几十天日晒夜露的血战以后,他们身上的衣服很脏,看上去也很狼狈。”卢庆贻说,他们马上被带到一座衡阳的天主教教堂关起来,全城还有好几个俘虏营。在教堂只待了几天后,当时正好是收谷的时候,卢庆贻他们被日本军强征为苦力,被带到城外收稻谷,这期间,大家开始暗地里商量怎样逃出去。
  
  机会终于在等待中来临,在日军押着他们朝永州零陵方向走时,卢庆贻他们十多名被俘人员利用日军上山抢劫的机会,杀掉了两个看押的日本兵,一转身便逃进了深山老林里。当时山区有中国的游击队,日本人怕被伏击,不敢离开大路,也就没有追上来。虎口脱险后,卢庆贻等人晓行夜宿,一路打听一路追寻部队,在武冈县城被国名革命军第74军收留。休整过后,他们再次出发,经过几个月的跋涉,回到了第十军设在贵阳的办事处。战争结束后,卢庆贻回到了姜畲镇的老家。
  
  现在卢老住在紧挨着大儿子的一间平房里,出了家门,便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在夏天,这儿满眼都是绿色。历史应当被铭记,70多年前,卢庆贻与战友们扛起了一个苦难民族挺拔而不屈的脊梁,如今四世同堂的他在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战争带来的伤痛一直未曾磨灭。不时,卢老会站立在家门口的田边遥望远方,一眼望过去满眼都是参加衡阳保卫战时自己与战友们的影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