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万可义)“国之梁柱,必当以育人为根本,论其教育、武术创新,需继承传统之精华,弘扬武术之国粹,共铸民族之未来。”近日,青年武术家王天明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在论及中国传统武术与教育的关系时,做出了如此点评。
“武痴”小子弃文从武
76年出生的王天明已习武三十余年,教龄更长达20多年,并在两年前荣获“长拳七段”称号。据记者了解,“武术七段”在中国武术中段位中属高段位级别,更高的“八段”要求年龄52岁以上,最高段位“九段”则要求年龄60岁以上。
青年武术家、“幼儿武术第一人”、“京城武教头”……自幼习武的王天明将这些荣誉归功于自己的家庭:“我爷爷以前开档口,他年轻时候走南闯北练就了一身武术。就是在这种耳濡目染之下,开启了我对武术的认知。”家庭环境的优势让王天明打小就对武术萌生了特殊情怀。
王天明回忆称,电影《少林寺》曾在80年代的年轻人中掀起了一阵“学武狂潮”,“我哥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痴’。”王天明跟记者分享说,他们哥俩经常在搜罗“武术秘籍”后,一起练习切磋。
中学时期的王天明课程越来越紧张,爷爷反对他练武,“武术再好,也没有枪快。”可王天明对武术的热爱却丝毫没有减弱,“那时经常利用晚自习后的一段时间,叫上三两好友,一同到室外打拳。”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王天明发现了自己练武的天赋。
中专毕业后,王天明偶然发现家乡开办了一家武校,一直心怀“武术梦”的他决定放弃高考的机会,“弃文从武”。这下家人不干了,坚决反对他的做法。但王天明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当时并没有考虑过练武是否会有出路”,王天明坦诚说道:“主要是想通过进武校接受更系统专业的武术训练,实现自己的武术梦,功夫梦。”
2014年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上的王天明 图片由本人提供
求学京城 以推广少儿武术为已任
在湖南老家武校习武时,王天明有一次去外地一个影视基地拍戏,作为武术教练的他自认功底深厚,就与当地的武术演员切磋了一下,“结果发现自己的水平甚至还不如他们的学员!”一向心高气傲的王天明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天外有天”。
失落的王天明心里盘算着,“要想习得更高深的武术,必须走出去”。就这样,他辞掉了在家乡武校的教职,孤身一人来北京求学,广拜名师,并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上世纪90年代末,“北漂”一词不如现在这般流行,22岁的青年王天明为习武踏上了“北漂”的早班车。
在北京体育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偶然一个机会,王天明决定投身于幼儿武术这项事业。“一次,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到学校希望学习武术,但当时大学里面的老师之前都没教过那么小的小孩子,教学效果都不是很好”,王天明在家乡授课的经验被领导记起,“于是就让我试了试,没想到大获成功。”王天明这次成功的教学经历得到了幼儿家长的认可,久而久之,随着幼儿教学需求的增加,不少家长建议他直接去幼儿园授课。
正是此时,王天明对中国幼儿武术教学方面的空白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之前幼儿武术在我国虽然也有少量招生,但基本上也算空白。”王天明补充说:“虽然体、智、德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对幼儿教育一贯坚定的教育方针,但长期以来幼儿教育谈智、谈德的较多,谈体的则聊聊无几。”
王天明认为,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受环境、条件等方面影响,许多家长健身意识也不健全,导致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室内、院内等狭小空间进行少量活动,“这远远满足不了其健康成长的需求”,王天明因此产生了推广幼儿(少儿)武术的想法。
王天明信心满满,却不料一上来就遇到了不小阻力,尤其是来自家长方面的。“很多家长虽然知道练武能强身健体,但是仍然担心练武危险、辛苦,害怕小孩子将来不长个。”王天明了解了家长的担心,反复对家长耐心解释:“个头高矮,首先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其次才是后天发育。我们通常所说的个子长不高的现象多存在于专业武术训练,尤其是为了比赛和美度的考虑。”王天明强调说,“幼儿武术训练的强度和目的都不同于专业武术训练,所以不存在此类问题,通过适当的运动反而会促进幼儿发育。”
在消除家长担忧的同时,王天明经过长时间摸索,还自编了适合幼儿的组合拳、人物拳术、配合音乐的武术操等,并制作武术图片和教学光盘。今年4月份,由其主编的全国首套面向3至6岁幼儿的武术系列教程《中华幼儿武术》正式发布,“这套教程凝聚了我多年来的心血,希望能够用它帮助小朋友们在系统的训练中学到知识,并感受到中国传统武术的趣味性。”
王天明指导学生进行“推掌” 图片由本人提供
习武的孩子越来越多,王天明深感欣慰。而彼时国家出台的鼓励政策更是让他欣喜不已。2006年至今,借助北京市教委阳光体育活动的倡导,王天明的幼儿武术理念逐渐向全市推广。北京市十八个区(县)1500余所幼儿园近3000名幼儿教师,连续五年开展了武术基本功和幼儿武术操的普及推广,这些老师,基本上都由王天明进行义务教学和培训。
目前,校园武术在全国各地已实现普及推广,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幼儿武术操甚至已成为幼儿体育课程不可缺少的内容。这其中,王天明做了多大努力,费了多少心思,只有他自己记得。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少年强则国强
“幼儿时期正处在身体、知识、德性和智慧发展的关键期。从幼儿时期习练武术,不仅可以健身强体,还能培养勇气与自信,”王天明谈起习武的益处时很是激动, “练武时的‘嘿哈’声可以扬正气,促和谐。每当幼儿园课间武术操响起时,幼儿的激情就会高涨。”
王天明曾参与做过一个调查,有武术课的日子,幼儿出勤率比其他时间要高,幼儿的安全事故发生机率就小。“这是为什么?根据武术特性和易经学说,武术属阳,‘嘿哈声’可以助阳,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
王天明指导学员练习“仆步亮剑” 本人供图
当谈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时,他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而中国传统武术作为民族国粹,可谓是优势中的精华。”王天明认为推广传统武术,就是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武术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习武推崇‘习武先习德’的尚武精神,通过师幼间的互尊、互敬和互让的行为与仪式方式,让幼儿理解‘礼’的含义和‘礼’的行为表现,让他们学会尊师重道,培养团结、友善及互助的精神与情怀。”在王天明看来,对幼儿从武德渗透到德育教育,就从思想上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少年强,则中国强”,他一直坚信这一点。
热心公益 侠肝义胆的习武人
作为一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孩子,王天明始终没有忘记取得今天成就的来之不易;身为习武之人,更让他对公益有了特别的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作为习武之人更应该拥有一颗侠肝义胆。”多年来,王天明除了一直坚持针对武术教学师资队伍的公益性质培训外,还会专门抽时间去打工子弟学校开展免费的武术教学。
“有一些外地来京学员,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很差,但是看到小孩子特别喜欢武术而且条件也非常好,我都会免收他们学费,并赠送他们练功服。碰到一个好苗子实在太难了!”看到这些孩子,他总能想起当年的自己。
“习武之人讲究的是忘我和奋斗,名利钱财乃身外之物。我只希望能够挖掘到更多‘千里马’,为弘扬中华武术尽自己的一份力。”王天明字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