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美好的现实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编辑:杨洁 2015-01-28 10:03:00
时刻新闻
—分享—

  <<<2014,

  湖南蛮拼的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的决策部署,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有针对性地出台实施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基本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大平台”

  发展平台实现新突破。以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标志,初步构筑“三大平台、四大板块”(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等四大区域发展板块)的发展格局。

  结构优化

  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1.646.242.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

  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各类种植基地8300万亩,联结农户950万户。

  园区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首次超过50%。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省4.2个、11.6个、2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

  分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城镇化率提高1.32个百分点,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

  创新驱动

  “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超级杂交稻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

  高性能计算、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获国家批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74个。

  国内首条、世界第二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生产线投产,长沙超算中心投入使用。

  改革攻坚

  省级部门预算和 “三公”经费公开实现全覆盖,省级专项压减率超过50%。

  取消和下放68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公布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和全部涉企收费目录。

  27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剥离转企改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

  主动参与国家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承接产业转移、湘品出湘、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对接合作。

  绿色湖南

  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 “一号重点工程” 完成年度目标,湘江流域水质整体为优。

  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启动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和生态红线划定试点,28个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民生清单

  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原民办代课教师及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和老工伤人员社保等政策。

  全省低保标准由平均线调整为保底线,实施农村月人均165元和城镇330元的最低标准。

  发放社保待遇支出971.4亿元,增长9.8%;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

  全面完成15项2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城镇就业82.7万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解决368.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减少贫困人口100万,全面完成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

  实施扶贫攻坚项目1672个,完成投资1100亿元。

  重点贫困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民主监督

  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244件、省政协委员提案658件。

  完成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

  依法行政

  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定工作加快。

  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挂牌运行。

  在全国率先分类实施依法行政考核。

  “数”说2014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万亿元,增长9.5%。

  ■投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

  ■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03万亿元、2.08万亿元。

  ■高技术产业增长27.8%,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实现进出口总额310.3亿美元,增长23.1%;实际利用外资102.7亿美元,增长17.9%。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570元、10060元,分别增长9.1%、11.4%。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296公里、5493公里,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5位。

  ■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800多万人次,居中部首位。

  ■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3314.8亿元,占总支出的66%。

  >>>2015,

  湖南新表情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把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省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支撑,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一带一部”战略定位,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促进“三量齐升”、“四化两型”,分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更加突出改革攻坚,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注重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

  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实施50个重大工程,推进1000个重大项目,不断完善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建设、信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煤炭储备基地和输煤输电通道,继续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及储备基地建设。

  稳定住房消费,巩固汽车等大件商品消费,培育移动互联网、文化旅游、数字家庭、节能环保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发掘做大产业新增长点,构筑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引导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实施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

  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600亿斤左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业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全社会发展活力

  加快新一轮国企改革。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组建、企业重组整合、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等试点工作。推进政企、政资分开,基本完成党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脱钩。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和资源税改革,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透明预算制度,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省级财政专项压缩到100项以内,开展县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试点。

  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建立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规范预算内投资管理,加快民营银行、省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规范发展小额信贷公司,完善大宗和特色农产品保险制度。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有序引导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和担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融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实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向县级以上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延伸,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

  大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进水、路、空、铁四网联动,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港澳台,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联系,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稳定扩大外贸规模,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外拓展。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面启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加强关键技术的集成攻关,促进互联网技术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渗透和向管理、营销环节延伸,加快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成新的增长点。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体系,建设技术服务、成果交易、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孵化等服务载体,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鼓励全民创新创业。完善人才评价、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落实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沿江环湖产业,努力构建和谐人水新关系、现代产业新格局、统筹城乡新福地、合作发展新平台,努力把洞庭湖区建设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地位,申报建设湘江新区;建设湖南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发挥大湘西地区生态资源和沪昆高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和特色产业。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力度,织好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义务教育“四张网”,推动各种扶贫资源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村聚集。建立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机制。

  强化城市边界和生态红线的刚性控制。开展长沙、株洲和资兴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开展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改革试点,所有城镇原则上全部放开落户限制。

  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全面完成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长株潭等重点地区的雾霾治理,提高城市污染物扩散和消纳能力,继续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剂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严格执行节能节地节水和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培育环保产业集群。

  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

  切实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推进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改革,研究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以及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补贴制度。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和五险合一征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和个人缴费水平。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出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中部地区工业创意中心和全国性互联网文化产业基地。加快华声在线和体坛传媒上市。

  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医生培训。实施GDP统一核算等统计制度改革。

  健全基础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做好第九次社区委员会换届选举。

  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建立群众诉求依法有序表达、及时就地解决的机制。加强虚拟社会管理,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全面公开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省直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在省直部门率先开展行政许可裁量权基准制订工作。

  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

  严格执行招投标、项目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处置等规定,坚决杜绝违法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建设等行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