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一号工程”凸显重中之“重”

来源:红网 作者:李佳 编辑:宋飞 2015-01-27 10:39:29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江之疾,主症在“重”——上游山区重金属富集,沿江工矿企业无序排放,重金属排放量一度占到湖南的70%,全国的18.7%。治理重金属污染,成为当务之急。2013年以来,湖南把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计划用9年时间,再现一江清水。(1月26日《人民日报》)
  
  被誉为湖南“母亲河”的湘江,它千百年来奔腾不息,曾一度被人们称为“东方莱茵河”。在这一曾经“秀木茂盛,江澄如练”,引来游人如织的“东方莱茵河”沿岸,共集中了湖南八个重点城市,有近4000万人口从湘江取水。但遗憾的是,由于污染存量较多,历史包袱较重,再加上长期以来沿岸工业的大规模开发,一些企业将工业污水直排入江,这些又导致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
  
  痛定思痛,为使潇湘儿女的“母亲河”恢复本色,湖南很早就将保护和治理湘江提上了日程,省政府还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列为“一号重点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湖南省长杜家毫就曾强调,省政府决定实施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就是要把这一工程作为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头等大事,希望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清水。
  
  毋庸讳言,湘江污染主要就是重金属污染。有数据表明,湘江上游山区重金属富集,沿江工矿企业无序排放,重金属排放量一度占到湖南的70%,全国的18.7%。事实上,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世界已发现的160多种矿藏中湖南就有140多种,其中钨、锑、铋、锌、铅、锡等储量均在全国前列,开采历史长达2700多年,治理起来难度相当大。但不管怎样,治理重金属污染已成当务之急,也是“一号工程”核心。
  
  可想而知,要治理重金属污染,其由于涉及经济利益,从规划到真正落实都面临着重重困难。为确保治理目标实现,湖南就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展开了涉重企业整治,对沿岸涉重金属企业依法取缔关闭、淘汰退出和改造升级,在此基础上还重点开展污染源控制项目,力争从源头上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2011年以来湘江流域共淘汰关闭涉重企业981家,仅去年一年就关停103家。如此动真格,也确保了湖南治“重”见实效。
  
  先前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实施方案》中,湖南曾表示到2015年湘江涉重金属企业数量要比2008年减少50%,重金属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重金属污染风险降低,重金属污染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而今根据环保部门监测,湘江干流水质中汞、镉、铅、砷、铬的污染浓度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33.3%、22.2%、42.9%、58.3%和28.6%,今年以来5项重金属指标均在Ⅱ类标准限值以下,可见效果的确显著。
  
  毫无疑问,环境问题既然是在发展中产生,也就必须在发展中予以解决。若是环境问题解决不好,不但会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对民生造成重大损害,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在“母亲河”湘江治理过程中,湖南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于“一号工程”中凸显重中之“重”,并出重拳用重典,不仅逐步提高了湘江的水质,让人民喝上了安全的水,也无形中在建成湘江沿线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经济带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文/李佳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