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望城区书堂山脚下的书堂小镇,由麻石、青砖铺砌的街道蜿蜒延伸,淡黄色调的古式建筑群错落其间,唐风书韵风情小镇初具规模,游人流连忘返。 长沙晚报记者 余志雄 摄
都正街内古韵悠长,各类民俗小吃、特色手艺组成的庙会让小巷人气爆棚。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昨日,在长沙火车南站出口,记者看到前来接客的的士都井然有序。 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湘江风光带上,天心区率先启用的环卫工人休息室为辛劳工作的环卫工人们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长沙晚报记者 朱敏
刚刚过去的2014年,代表委员依法履职,市委、市政府心系百姓、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一个个事关发展大局、民本民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共收到议案378件,市政协收到提案576件,立案522件,均已全部办复。下面的镜头是从一个个侧面对实事惠民的写照。
镜头1
书堂山之变
省市政协联合督办,欧阳询文化园开园迎客
【提案聚焦】
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张明刚、梁伟、熊多棋联名提交了《重点推进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建设,打造长沙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的提案,建议将其列入市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重点项目,市财政在资金上重点支持。而在随后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文史委提交的集体提案也聚焦欧阳询文化园。
【办理效果】
2014年5月,省、市政协首次采用提案联合督办的形式,在望城现场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议。在省市政协委员的积极呼吁和大力奔走下,项目顺利解决了规划、土地、基础建设配套和建设资金等难题。
2014年11月28日,欧阳询文化园正式开园迎客。
回访委员
张明刚(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欧阳询文化园如今被打造成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得益于省、市、区、乡镇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省、市政协联合督办、现场协商的重要成果,作为政协委员,我深受鼓舞、非常感动。
百姓声音
“以前这里破破烂烂,两排房子毫无特色,徒具楷圣故里之名。”48岁的农民谢春宏颇有感慨。如今,每天出门看到的就是一片园林式的建筑,心里乐滋滋。
梁英24年前嫁到此地,她做梦都没想到书堂山有今天的变化。
镜头2
都正街之变
都正街一期开街,“老长沙”名片重回老街
【建议聚焦】
2014年1月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刘斌提交了《关于请求在都正街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恢复定湘王城隍庙的建议》,建议修复片区的古城风貌,并形成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特色餐饮、传统商业、手工艺品等业态的情景消费街区和长沙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
【办理效果】
2014年9月,芙蓉区正式启动都正街重建计划。12月30日,随着都正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建成,老长沙名片重回老街。而今,长沙人可在这条180米的街巷中体验人文穿越和商业跨界。
据悉,一期工程建成开街后,都正街的二期改造将深入到与主街相连的七条支巷内,除让詹王宫、定湘王庙、斗姆阁等历史建筑一一重现外,还将打造城隍庙民俗区、詹王宫美食区、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区和艺术文化创意区等特色街区。
回访代表
刘斌(市人大代表、长沙成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我的建议深受省市区领导重视,改造内容涵盖拆除占地违章、打通微循环,路、电、水、气、消防、安防、绿化、亮化、下水管、停车位等基础设施改造。按照“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不破坏居民生态、不破坏建筑风貌”的原则,既保护了历史文化古迹,又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百姓
声音
忆及都正街庙会重现的情景,曹清明回味无穷。2014年12月30日,已经搬离老街的他一大早就带着儿孙赶庙会。曹清明老伴也连连感慨:“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镜头3
长沙火车南站之变
高铁“金十字”绘就,出行真的好舒心
【建议聚焦】
2014年1月9日,市人大代表李忠根在做客本报“两会新闻会客室”时表示,地铁和城际铁路给百姓带来了很多便利,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也有很大作用。“但我感觉自从北京到广州的高铁开通以后,长沙火车南站很拥堵。沪昆高铁开通后,压力只怕会更大。”他建议,长沙火车南站要认真思考,早作准备,规划好“高铁后时代”问题。
【办理效果】
2014年底,京广高铁、沪昆高铁组成的“金十字”在长沙绘就,长沙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枢纽城市。
今年春运,长沙火车南站预计日均进出站客流量将突破18万人次,现有的1900余地下车位不够用,目前正在湘秀路与花侯路交会处东南角和西北角加快建设应急停车场,三处应急停车场将新增2000车位,再造一个“临时东广场”,力争2月4日春运前投入使用,实现交通快进快出,车畅人欢。
回访代表
李忠根(市人大代表、市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长沙在高铁新城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等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确实成效显著。建议加大投入,付出更多的努力。
百姓声音
市民刘安经常要到全国各地出差,去得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和西安。刘安告诉记者,如今高铁在长沙火车南站形成“金十字”后,出行真的很舒心,站容站貌和秩序确实好多了。
镜头4
环卫小屋
50座环卫小屋全部建成,万名环卫工系上“保险绳”
【提案聚焦】
“环卫工人的工作之艰、生存之难和维权之苦,应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2014年1月7日,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时,市政协委员刘岳律师呼吁有关部门能够为他们“工作减负”、“钱包增厚”、“法律亮剑”,并且系上“保险绳”。
【办理效果】
2014年初,长沙专门设立救助基金,今后长沙市环卫职工若因公伤亡,其本人或者家属可申请一定额度救助金,新规定从2月28日开始执行。5月1日前,市内五区环卫局10543名环卫工人参加社会保险,系上“保险绳”。
2014年9月18日,长沙首座环卫工人休息室正式启用。目前,长沙50座“环卫小屋”全部落成,为周边主次干道上的环卫工人们提供工间休息、加热饭菜、补充饮用水的场所。据悉,像这样的环卫工人休息室长沙今年计划建设、调剂150座。
回访委员
刘岳(市政协委员、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环卫小屋的建立、救助基金的设置、社保问题的解决……一桩桩、一件件都体现了市委、政府对百姓的真切关爱,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反映。
百姓声音
在解放西路与湘江中路交界处的风光带上,天心区环卫工人羿长娇有了一个新的好去处。来自湖北监利的她告诉记者,原来自己总是每天带一大瓶水出门,“喝完就算了,也没有地方接。”而现在,她和附近湘江中路、五一大道、解放路的40余名环卫工人在工作间隙都可轮流到“环卫小屋”歇歇脚,里面还配备有冰箱、微波炉等生活电器,“冬天可以吃口热饭,夏天也可以喝瓶冰水了。”羿长娇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