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级卫生室,没有特色医疗专科,没有先进医疗设备,却创造了中国村级医疗机构的传奇——每天接诊病人不下40人次,高峰期达百人次,有的乡镇卫生院与之相比也望尘莫及;患者来自方圆数百里的群众,有的跨乡镇、跨区县舍近求远而来,还有的跨出市门,从益阳南县等地长途奔波而来。
2月21日,记者驱车百余里慕名来到这个村级卫生室——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虾子湖村卫生室,所见所闻,分明感到,奠基这传奇的,是曹宁静这位普通村医的大仁大德!一曹宁静的身世很悲苦。其父亲是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手下的一名骑兵团团长,在抗战中英勇战死,母亲是部队的一名卫生员,在战乱中下落不明。那年,是抗战胜利前夕。那时,曹宁静年仅1岁多,是爷爷把他从东北接回到老家十美堂。他靠吃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慢慢长大。“我有无数个亲娘,是她们一口奶、一口饭把我喂养大。从我懂事起,我就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好好报答父老乡亲。”今年66岁高龄的曹宁静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曹宁静的爷爷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中医。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曹宁静从十五六岁开始,走上了行医之道,想用救死扶伤来报答社会。光有救死扶伤的美好心愿还远远不够,一定要有救死扶伤的真本领。曹宁静深黯此理,从医50年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工作多么忙碌,从没有放松对医术的勤学苦研。去年3月12日,曹宁静不幸遭遇车祸,导致胸腔出血、肺部破裂、8根肋骨断裂,他从死里逃生。4月上旬,鼎城区卫生局组织乡村卫技人员培训,不顾妻子的反对,只能靠拐杖勉强走路的曹宁静强忍伤痛参加了培训,卫生室请医生坐诊。10多天的培训中,曹宁静行动不便,每天穿衣服都是由培训班的学员帮忙。把患者的生命当成自己的生命。
曹宁静行医50年,从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曹宁静追求医术,更讲求医德。时光回溯到1991年夏。黄珠洲乡上河村的一位陈姓村民骑自行车赶了10多里路,请曹宁静给患重病的儿子治疗。当时,孩子高烧41度多,出现抽搐症状。曹医生诊断,孩子患上乙脑。经过简单处理后,曹宁静要求孩子父母赶紧将小孩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孩子父母一时急得直落泪,他们手头实在没钱,就是回去东借西凑,一时半会儿也难凑到。曹宁静看出了夫妻俩的难处,从家中仅有的1000多元流动资金中拿出500元塞给他们,连他们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都没有问一声。在那时,500元钱相当于几千斤谷子。“如果能用500元救回一条人命,那也特别值了。”当时,曹宁静的想法是那么朴实。像这样的事,在曹宁静身上不知发生了多少回,他也记不清发生了多少回,可父老乡亲们却怎么也忘不了。
黄珠洲乡介富村一位78岁高龄的孤寡老人罗奶奶没有忘记:去年端午节前夕,她被毒蛇咬伤,村里请蛇医为其治疗,对方开口索要400元费用。无奈之下,村里负责人把曹宁静接了过去。曹宁静治好了罗奶奶的蛇伤,分文未收。端午节那天,罗奶奶备了些礼品,步履蹒跚从大老远赶到曹宁静家。不枉老人的一片心意,曹宁静这一回破了例,平生第一次收下了患者的馈赠。罗奶奶临走时,曹宁静塞给她100元钱,罗奶奶执意不受。“老人家,您就把我当您的儿子,给您拜节了。”听了曹宁静掏心掏肺的话,罗奶奶再也不好拒绝了。
在50年的漫长岁月中,许多事情可以从人们的记忆深处渐渐淡忘,可对于曹宁静的仁与爱,善与德,人们却刻骨铭心——从医至今,曹宁静对前来就诊的五保户、特困户患者实行医疗费全免,对困难群众、残疾人减免部分医疗费用。三年前,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后,他才终止这一做法;行医几十年,不管路途遥远,不管夜黑风高,不管雨雪交加,曹宁静都会随叫随到,及时出诊,从不收取出诊费。乡亲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再三留他吃顿饭、喝杯酒。至今,曹宁静从没有在患者家中吃过一顿饭。他谢绝的理由很简单:“卫生室还有许多患者,我实在抽不开身。”几十年如一日,曹宁静卖给患者的药品全部按批发价,几乎为零利润。介富村的一位徐姓村民农药中毒,打了一天一夜的吊针,曹宁静仅收费54元钱。这位村民简直不敢相信收费如此低廉,坚持要给100元。
……一个条件简陋的卫生室变成了爱的海洋,曹医生的大仁大德被乡亲们广为传唱,一传十、十传百,引得远近他乡的患者纷至沓来,他们到曹医生这里看病,图的是放心、省心。实在忙不过来,15年前,曹宁静把从卫校毕业的外甥聘请过来当帮手。十美堂镇党委书记欧阳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虽然曹宁静卫生室的生意这么好,但他每年的纯收入才六七万元钱,如果按医院正常的标准收费,他每年的纯收入至少在30万元以上。几十年下来,他让利于患者不少于500万元。二一米六五的个头,双鬓染白发,曹宁静没有高大的身躯,略显苍老。在曹宁静瘦弱的躯体内,蕴藏的光与热却没完没了,他的仁与爱远没止于救死扶伤。虾子湖,这是个并不富裕的湖区小村。这些年来,村里先后走出了10多个大学生。孩子们亮翅高飞,背后大都有曹宁静的鼎力相助。村民刘纪荣一家6口,一对儿女刘德军和刘晓兰品学兼优。初中毕业后,兄妹俩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1995年,曹宁静主动以自己的名义从信用社贷款2万元借给刘纪荣。2万元贷款,每年付息近2000元,曹宁静没让刘纪荣捡一分一厘。1997年,曹宁静为减轻利息负担,自己掏出2万元还了贷款。7年后,刘纪荣才将这2万元还给曹宁。不负曹宁静的深情厚谊,兄妹俩特别发奋,哥哥大专毕业后到深圳办起了工厂,妹妹从湖南师大研究生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村民戴文波的一双儿女难奈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产生了放弃学业的念头,想给日夜操劳的父母减压。曹宁静一心想要帮助这两个懂事的孩子。他想到,借钱,只能解决他们家一时的困难,只有让其家脱贫,才是长久之计。1998年,曹宁静借给戴文波5000元,扶持他养鸭、办猪场。第二年,曹宁静出面担保,戴文波到信用社贷了6000元扩大养殖规模。养鸭喂猪,如今,戴文波家一年下来能赚上5万多元,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也有出息:一个在广州教书,一个在广州从事建筑业。对贫困学子,曹宁静情牵梦绕,对特困家庭,曹宁静同样竭尽所能。村民何志强是一位吃苦耐劳的年轻人,苦于致富无门,上有老、下有小的他陷入了困顿。1997年,曹宁静主动借给何志强2.3万元,支持他办起了一家打米厂,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跑运输。1999年,何志强患上脑结核,病情危急。想到家里债台高筑,何志强的父母无奈决定放弃治疗。不忍心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早早结束,何志强的父亲在曹宁静的再三劝说下,双手颤抖地接过了曹宁静的1万元借款。何志强在长沙一家医院医治五六天后,不幸离开了人世。何志强的父母坚持用打米厂的机器设备和手拖给曹宁静抵债,曹宁静想到一家老小日后生活无依无靠,毅然决定:何家欠他的3.3万元,他一分钱不要他们还。情系乡亲,爱洒湖乡,曹宁静把大写的爱久久烙印在乡亲们的心坎——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路泥,曹宁静看到村里的主干道破烂不堪,先后掏出6万元,捐给村里修筑致富路;缓解村里因田地紧张引发的矛盾纠纷,3年前,曹宁静把自家承包的8亩多田地无偿让给劳多地少的家庭耕种。8亩多田地,每年获国家补贴费就有1000多元;凭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乡亲的信任,近10年来,曹宁静先后促成40多对男女红线两系、结成伴侣。他乐搭鹊桥,乐当红娘:“人生的幸福,家庭幸福美满是基础。”;连续7年来,每年春节前夕,曹宁静都要悄悄塞给村党支部书记1000元,叫他以组织的名义慰问五保户、困难户、残疾户;前年,听说镇里修敬老院,曹宁静第一个捐款3000元;去年底,曹宁静高票评上鼎城区首届“十佳善德公民”,区委、区政府奖励他1万元钱,获奖当天,他就将全部奖金捐给村里修路和改善水利条件;……曹宁静无私奉献的背后,站着一位通情达理、全力支持他的妻子刘喜云。
不久前,刘喜云在卫生室捡到1000元钱,她在前来就诊的络绎不绝的患者中寻找失主,将钱完璧归赵。三曹宁静广施仁德,可乡亲们很清楚,他并不富有,挣的每一分钱都凝聚着艰辛。三年以前,曹宁静家一直耕种着承包的8亩多田。曹宁静白天坐诊,晚上要忙犁田播种、打药治虫。2007年“双抢”期间,中暑中毒的人特多,曹宁静白天围着患者转,晚上抢收抢插,有两天两夜他没有上过床,实在撑不住了,就靠在椅子上打个盹。一位患者看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担心不已:“曹医生,你不会累死吧?”对于辛勤挣来的每一分钱,曹宁静掰着指头用,抠了又抠。几十年间,曹宁静家最大的一笔开支是1994年花3万元修了一栋小楼房。建房,曹宁静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而是看到原来设在村部的卫生室太简陋。把更多的空间留给患者,曹宁静的卧室里挤着三张床。几十年来,曹宁静家没添置一件像样的家具,电器设备仅仅添置了一台,那是去年家电下乡时他以旧换新花1900元购买的一台彩电,那也许是他家最值钱的东西了。曹宁静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曹阳从湖北一所大学毕业后,现在浙江省舟山市从教,小儿子曹立新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在湘雅医院从医。大儿子远在他乡,至今没有买房,去年回老家结婚,设婚宴、布新房,全部花费仅3万元。小儿子在长沙买房,父母仅资助6万元,其余的通过15年按揭偿还。尽管这样,两个儿子对父母没有半点怨言。“你们现在的条件比我当初强十倍百倍,你们要学会自立自强,生活向低水平看齐,工作向高水平看齐。我和你娘不需要你们孝敬,你们善待患者、善待学生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父亲的话时常在两个儿子耳边回响。深受父亲感染,两个孩子也特别懂事。大儿子去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师,拿到奖金后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小儿子现在是中南大学医学专业的在职研究生。
“这一生,我惟一愧对的是我的老娘。”向记者说出这句话后,曹宁静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50年前,凭着膝盖上的一块胎记,曹宁静在河南与失散多年的母亲相认。50年来,曹宁静每年只给母亲寄去1000元钱,母亲来看过他三次,他却只看望母亲两次。今年春节前夕,90岁高龄的母亲打电话想叫他去河南一趟,他也没有如母亲的愿。“我何尝不想亲娘,卫生室成天有数十上百的病人,我实在离不开身啊。”曹宁静泪眼双流,那泪水里分明盈着对母亲的无尽思念,也盈着数十年来的种种无奈。再忙再累也要去看看老娘,如今,这已成为曹宁静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