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曹艳霞同志在吸毒人员家中走访
“德不近于仙不为医。”我国“外科第一刀”裘法祖先生说。其实,每一种职业都需要崇高的道德。在南方社区居民的身边,有一位基层的民警,以她的善良、以她的大爱,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把居民当朋友当亲人,实心实意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无论她走到社区的那个地方,都会有百姓拥上来,亲切地跟她打招呼、拉家常。百姓都说:她是我们的贴心人啊。她,就是湖南省耒阳市公安局蔡子池派出所南方社区社区民警曹艳霞。
曹艳霞,女,1982年6月出生,毕业于湖南警官学院侦查系。2003年7月参加工作,曾在耒阳市公安局预审大队担任过预审员,2006年9月主动要求到南方社区担任社区民警至今。2006年获耒阳市公安局嘉奖,2007年、2008年、2009年所管辖的南方社区综治工作在全市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2008年、2009年综治检查南方社区禁毒评分列耒阳市第一名,2009年南方社区被湖南省禁毒总队定为湖南省社区戒毒示范点。2009年她还在耒阳市公安局《公安机关警务正规化指南》知识竞赛中荣获第一名,并代表耒阳市公安局参加衡阳市公安局《公安机关警务正规化指南》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也就在2009年,这个没休过一天婚假、产假也未休满的忘我工作的人,受到了领导高度的好评,受到了百姓热烈的赞扬,被评为“耒阳市十大女职工标兵”、“耒阳市优秀公务员”,“耒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耒阳市公安局“创满意先进个人”。因曹艳霞工作勇于创新,开创社区戒毒工作新思路,以贴心工作法管理吸毒人员,形成了耒阳社区戒毒的良好模式,2010年5月10日湖南省禁毒工作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现场会在耒阳召开,南方社区作为社区戒毒(康复)示范参观点,曹艳霞作为唯一的民警做典型发言。曹艳霞的发言,打动了现场所有的人。湖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李江对曹艳霞的发言进行了高度评价,并要求将曹艳霞事迹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
好姐姐 一则短信拿起曹艳霞的手机,里面有太多感人落泪的短信。“我的好姐姐,我的亲姐姐,我已经在南下深圳的火车上了,我要到深圳找工作,我不想再连累您了,你为我已经做得太多,感谢您对我的帮助,我以后一定会听您的话,不再吸毒,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的人。”这是一个叫小辉的戒毒人员发来的。就在前天,小辉还带来了他的两个也是吸毒人员的朋友,说是要跟曹警官曹姐姐谈谈心,这两个吸毒人员并不是曹警官辖区内的,他们大老远的主动找慕名找来,因为他们都知道耒阳南方社区的曹警官是吸毒人员的贴心人。阿亮本不是南方社区的人,因听到同是吸毒人员的朋友说南方社区的曹警官对待吸毒人员宛如对待自己的亲人,于是阿亮主动找到曹警官,要求将自己的户口迁到南方社区,愿意接受曹警官的管理。曹艳霞立马将阿亮的户口迁到自己的辖区,并为阿亮在一家物业公司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吸毒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般的百姓甚至民警心中,感觉他们象瘟疫一样,没人愿接近他们,碰到他们也是“敬而远之”,唯恐躲之不及。于是,他们越来越孤立,越来越封闭,拒绝与外界沟通,拒绝与民警配合。有的人就更加消极堕落,放纵自己甚至危害社会。曹艳霞在平常的工作中,目睹了太多这样的灾难和悲剧,她感到深深的痛惜,她的善良、她的勇敢、她的责任,让她觉得作为一个公安民警,应该走近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化解他们的危难,化解社会的危难。于是,她试着慢慢接受他们、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努力打开他们尘封的心门。一次次的家访,一次次的约谈、,一次次的QQ留言,留下或关心或称赞或鞭策的话语。在她的内心深处,不是把他们当成吸毒人员,而是把他们当朋友当亲人。无论是在辖区,还是在大街小巷,她一见到他们就会热情地同他们打招呼,微笑着主动同他们握手,还会要求自己的孩子管他们叫“舅舅”,全然没有顾及他们因长期吸毒可能会导致的各种疾病,宛如一个相处甚好的老友。终于,真诚所致,金石为开。曹艳霞真情的话语,温暖的微笑融化了这些吸毒人员冰封的心,他们不再躲避她了,而是主动找她交谈。曹艳霞,这个基层的民警,这个善良的女子,每次,只要吸毒人员到她的办公室找她,她就像见到亲人一样,立马为他们倒上热腾腾的茶,热情地请他们坐,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倾诉。她是那样的平易近人,那样的和蔼可亲,那样的细心真诚。她跟他们谈心的时候特别注重方式方法,从侧面了解有关的情况,因为太直接怕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关心一下他们近段时间在忙什么,和哪些人在一起交往;还跟他们谈工作谈生活,谈人生谈理想,甚至谈自己的困惑、烦恼、快乐、家庭,与他们共同分享快乐分解忧愁。从而拉近彼此的心距,更加赢得他们的信任。她以家为依托,为他们营造爱的世界。她平时尽量多到他们家串门,和他们的家人加强沟通,沟通当中多讲吸毒人员戒毒表现好的方面,她深深地知道吸毒人员的父母家人对这些吸毒人员是爱恨交加之极,这样,吸毒人员与父母家人更容易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所以她尽量多上门,多谈心,多沟通,一定程度上让这种冲突减弱。她还积极联系村组干部、联系吸毒人员的亲戚朋友、同学一起去帮助教育他们,让他们感到生活在幸福之中。逢年过节还买些水果之类的礼品到这些吸毒人员家里进行慰问,东西不多但心意大,吸毒人员和他们的父母更是心存感激,更支持她的工作。吸毒人员从而彻底远离毒品。
曹艳霞以她博大的爱走进吸毒人员的心理,她更懂得相对常人而言,吸毒人员有着更强的自尊心,更脆弱、更敏感的心理。他们期盼着关爱与平等,却又害怕歧视与冷落。他们渴望融入这个社会,却又不敢面对。于是,她对待吸毒人员,犹如对待不谙世事而犯了错的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友,在人格上给予尊重,在生活上关心,在精神上鼓励,在行动中帮助。她深深地知道吸毒人员就业难成为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一大难题。所以要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帮他们解决就业等实际问题。为此,她特别留心努力,多次找了所领导、禁毒大队领导,甚至局领导,还找了耒阳市义工联的负责人,联系劳动、教育、民政、司法等多家部门为他们寻找自谋生路的活。一次她和社区领导商量,让她辖区的吸毒人员参加西湖南路开发的部分拆迁工程,让他们赚些钱,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结果他们都高高兴兴地圆满完成了任务。她积极地为社区的吸毒人员争取低保,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现在,她社区吸毒人员不再忌讳自己的身份经常现身说法,当禁毒义务宣传员。原来不愿参加或不配合社区戒毒的都变得主动了,他们都说有曹警官这样的贴心人,参加社区戒毒能获得快乐,获得朋友,获得重生。曹艳霞的社区戒毒工作已实现了“五零”目标:零滋生、零复吸、零违协、零违法、零脱管。但她还是谦虚而又朴实地说:社区戒毒工作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前行的路上,我将一如既往做他们的贴心人,让他们彻底远离毒品,享受生活的快乐,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作为一个社区民警应尽的责任。
好警官 一坛咸菜5月9日,母亲节这天,曹艳霞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当她接受这份礼物的时候,她的眼圈都红了。这是她辖区内一位吸毒人员的母亲送来的,那位母亲说:“小曹啊,你真是位好警官,你为我儿子为我们家做了那么多,我没什么好谢你的,买不起什么送你,只能送碗咸菜表我的心意,这是我亲手做的,你不要嫌弃啊。”湖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李江到南方社区考察时,亲口尝了咸菜,说:“这可是老百姓对你工作最好的肯定啊!”是的,在南方社区的居民眼中,曹艳霞是他们的好警官、好闺女、知心人。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伟大壮举。她只是秉承自己的信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她坚持每月下社区20天以上,坚持每周二、四在社区警务室接待群众,虚心采纳群众的建议,竭力为民解忧愁,倾心为民办实事。在南方社区工作以来,共帮助群众处理各类事情达1000余起,群众对曹艳霞的工作满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2008年夏天,社区60多岁的居民孙元元为给老伴治病去银行取钱,因银行电脑系统出故障,导致身份证信息查询不到而取不出钱,孙老心急如焚。正在社区走访的曹艳霞听说此事后,立即跑到公安局户籍大队为孙老开具证明,并亲自买来水果,登门将证明一道送到孙老手中。孙老激动地说:“小曹是个办实事的好同志,真是人美心美工作美!” 社区居民贺玉红长年多病,没有固定工作,在与长期毒打她的丈夫离婚后,负债累累,曾经想过自尽。曹艳霞了解这一情况后,不但经常陪贺玉红聊天进行开导,而且为贺红玉争取了享受低保政策。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现在已有爱心人士愿意负担贺玉红小孩从小学到大学的一切费用。满怀欣喜的贺玉红流着眼泪说:“真没想到,曹警官不是我的亲人却胜似亲人啊!”。
近两年来,曹艳霞为社区居民办理户籍业务500多起,登门送二代身份证300多张。社区维稳是社区民警担负的重担,曹艳霞所在的南方社区由原来的煤炭基本建设第六工程处解体后移交到地方新成立的,民情社情复杂,生活贫困的下岗职工多,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特别是耒阳市西湖南路的开发涉及到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逐渐增多,维稳工作压力很大。原六处的下岗工人杨义文,因企业改制已下岗多年,家境贫寒,心怀怨气,三番五次找改制后的楚湘公司领导谈条件、要工作,并扬言不妥善解决好他的问题,要采取极端报复手段。
2009年7月8日下午6点多钟,在与楚湘公司负责人再次交涉未果后的杨义文,情绪十分激动,扬言要采取极端手段。得知这一情况后,曹艳霞顾不上怀中正在吃奶的一岁多大的儿子,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楚湘公司,对杨义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为他买来盒饭,经过苦口婆心的劝导,他终于打消了要和企业领导同归于尽的念头。后来在她多次上门与楚湘公司领导的协商下,杨义文终于谋得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如今,已经过上安稳日子的杨义文老人逢人便说:“曹警官,是我们群众的知心人,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啊!”她始终把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预防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为此,成立了社区调解中心,与居委会调解主任、办事处司法助理员、综治办干部相配合,及时调处民间纠纷、化解矛盾、防止矛盾的扩大。今年来已累计调处各类纠纷68起,群体性事件8起,保障了社区安定,促进了社区和谐。曹艳霞所在的南方社区维稳工作始终名列全市前茅。“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解开群众心结”,是曹艳霞一直苦苦琢磨的工作重心。2008年下半年以来,因与西湖南路开发商意见不一,社区部分居民多次堵路、上访,曹艳霞总是第一个火速赶往现场,一边对社区群众进行耐心劝导,一边联系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积极进行协调处理。个别不明事理的群众甚至还将所有的怨气发泄到她身上,尽管如此,曹艳霞还是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忍受所有的委屈,面带笑容,轻言细语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从而使得事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耒阳市公安局、蔡子池街道办事处领导多次表扬曹艳霞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信息准、速度快、方法得当。近两年来,曹艳霞先后疏导群众600余人次,有效防止50余起群体性事件发生。她还努力当好辖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先后发放《平安手册》等宣传材料6000多份;悬挂社区民警提示牌50多面,开展以预防青少年犯罪、交通法律法规、毒品知识等为主题的法制课20余堂,受教育的城北学校、六处学校、聂洲小学、耒阳市聋哑学校师生达8000多人;曹艳霞组织辖区青少年学生参观耒阳市禁毒教育基地1000余人次;她的法制课被衡阳市司法局作为示范课在全衡阳市推广。现在,她不但成了大人心中的好警官,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好警官,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好警花 一番感言曹艳霞的先进事迹被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政法频道、三湘都市报、衡阳电视台、衡阳晚报、《新耒阳》报、耒阳电视台、耒阳教育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也感动了很多警察同事。公安部好警信息网刊发了她在湖南省禁毒工作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现场会议上的发言以及她的感人事迹,很多同行跟帖留言。网名“兰若水”留言说:因为安保任务错过了你的精彩演讲,但我并不遗憾,因为你早以优秀的表现征服了我们这些在你身边的民警。你过人的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坦荡的品格,扎实的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了一位良好的社区民警形象。愿更多的民警以你为榜样,踏踏实实地做好基层基础工作,为我们辖区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贡献!”网名“ih目”说:曹艳霞,你的所作所实在是太令人感动了,你是社区民警的榜样!我要号召大家都向你学习:学习你一心为民的思想,将群众当亲人;学习你用爱心、诚心、耐心、细心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学习你对事业、对群众的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学习你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你所表现的“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勇于奉献”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网名“红梅花”说:曹艳霞,你是我们警察中的真正的英雄:谁不对吸毒人员敬而远之,而你却将吸毒人员当亲人,自己的孩子居然管他们叫舅舅,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兄弟,真是警察的大爱! 确实是令人敬佩和感动!也有同事开始反思,网名“兰若水”说:看了这篇文章(曹艳霞的《做吸毒人员的贴心人》,很是让我感动,相信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以心换心——这应该是教化所有曾经迷失的人的最好方法吧。因为感动,所以感恩。网名“眭桂顺”说:一个无愧于我们这身制服的好警花,如果所有社区民警都能做到向她这样,我们的基础工作会做不好吗 ?如果每个社区民警都能象她那样,尽职尽责,深入辖区,人们能不满意吗?温总理曾说过,“要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
现实生活中,老百姓可能常常没有倾诉的途径,没有求解的渠道,没有实现自我的机会,被漠视被压抑从而没有尊严的活着。而曹艳霞以她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朴实理念,以她尊重百姓、爱护百姓的实际行动,无形中给予了老百姓包括吸毒人员应有的尊严,从而化解了许多深层的社会问题,防范了许多犯罪的发生。她说过,她做预审员时,看到太多的少年犯,感到深深地痛惜,她就想:如果能够防范这些犯罪多好啊,可以挽回多少个人的家庭的国家的损失啊!她坚定:防范胜过打击。所以,她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到基层后就一直以她的爱心、诚心、耐心努力打造“平安社区”、“和谐社区”,以她女人特有的细心、用春风化细雨般的微妙音符演奏着一曲曲感人的乐章。耒阳的同行更是以她为骄傲,赠予她“全能警花”的称号,以她为楷模,向她学习。点点滴滴,洒向人间都是爱。曹艳霞正是凭着一股踏实劲,常修为警之德,深怀爱民之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工作中奏响了平安和谐的音符,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全能警花”的美称,而且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为新时期的公安基层派出所工作谱写了绚丽的篇章。